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水:眾里尋她千百度(梁新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水:眾里尋她千百度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天水:眾里尋她千百度》中國當代作家梁新會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天水:眾里尋她千百度

天水,因為創作長篇小說《璇璣圖》而與我結緣的城市,我來了。

天水,這座幾乎天天被我念叨的城市,前秦的才女蘇蕙曾經來過。

蘇蕙來時,正值芳齡,容顏如花,心頭的小鹿怦怦亂跳。新婚三日作別,這小別勝新婚的滋味自然格外甜蜜。竇滔文武雙全,那時候升任了秦州刺史,少年得志,英氣勃發,應該是無數天水娃娃心中的偶像。

天水城外,西南一面為懸崖峭壁,其餘三面坡度較緩,狀若麥垛的麥積山,蘇蕙夫婦也許曾經游過。其上洞窟「密如蜂房」,棧道「凌空飛架」,遊人「匍匐若蟻」,遠觀好似佛陀頭部的勝景,也許入了蘇蕙的詩文。而我愛屋及烏,總以為洞窟內如「竊竊私語」、「東方微笑」等形神兼備、精妙絕倫、具有濃郁的世俗氣息和濃厚的生活情趣的雕像身上留有蘇蕙的影子。其實麥積山石窟始建於東晉及五胡十六國時期,大興於北魏,後經唐、五代、宋、元、明、清不斷開鑿擴建,遂成為中國著名的石窟群之一。

這樣的一對璧人,放在何時都是眾人艷羨的對象,何況在這塞外之地。他們夫婦的一舉一動,都會是民間效仿和談論的熱點。可惜,造化弄人,生於亂世,想要現世安穩猶如天方夜譚。隨着竇滔被人讒害,獲罪徙放流沙,蘇蕙的生活急轉而下……臨行前,兩人海誓山盟,依依不捨。蘇蕙一再表白:海枯石爛心不變,誓死竇家不改嫁。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她哪知竇滔到了流沙,以為報國無門,返鄉無期,便與一歌姬相好……

三年多來,我在夢裡陪着蘇蕙歡喜憂傷,陪着她思念流放到了流沙的丈夫竇濤,眼看着她靠着紡紗織錦養家糊口,度日如年,卻無能為力。慶幸的是她織的錦帕傳遍了天水的大街小巷,也傳到了苻堅的王宮裡,終於救回了朝思暮想的竇濤。若干年後,劫後餘生的竇濤,向東而行時,一掃西行的頹廢之氣,想必是意氣風發的,只不過身後多了個貌美的小妾趙陽台,讓他有些為難,不知如何向結髮妻子蘇蕙交代。

「夫婦恩深久別離,鴛鴦枕上淚雙垂。」真正的愛都是自私的。可想而知,這樣的團聚是苦澀的。竇滔出任襄陽太守時,身邊只帶着小妾。雁情專一。蘇蕙撫弄着定情之物,難以釋懷。愛一個人,便是接納他的全部。他依舊是她心中的竇郎。儘管,這愛里多了無奈,多了傷感,多了恨鐵不成鋼。她,選擇了繼續愛他。她耗盡心血織就的迴文詩,瑩心耀目,終於為她贏回了愛情。

也許,是因為傾注了太多情感的緣故,我到了天水就變得格外興奮。感謝《西安晚報》和禧福祥酒業公司給了我們這次絲路採風的機會,我才得以親近這片土地。天水作為採風第一站,令我們充滿了期待。下午,參觀麥積山石窟,聆聽講解員繪聲繪色的解說,我不禁對這大大小小的佛龕充滿了興趣。這數以千計,大的高達16米,小的僅有10多厘米,體現了千餘年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系統地反映了中國泥塑藝術發展演變過程,不愧被歷史學家范文瀾譽為「陳列塑像的大展覽館。」

晚上,甘肅著名作家王若冰,詩人葉舟,作家丁永斌與我們舉行了座談。王若冰老師滿懷深情地為我們分析了天水與長安的關係,以一條河,一座山,一族人為線索簡明扼要道出了天水的過去將來,令人受益匪淺。周舟老師補充的天水文化譜系,讓我們看到了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秦早期文化,石窟文化,三國文化對這裡的影響。

深入到天水的大街小巷裡,深入到古樸的民間,你才能真正尋找到怦然心動的詩句。這是周舟老師反覆說的一句話。其實,三年來,我一直在踐行着這句話。

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天水人精心保留的蘇蕙織錦台,竇濤故里,我雖無緣憑弔,但心嚮往之。天水人為研究蘇蕙成立協會,創辦的刊物,(隨後,熱心的丁永斌老師為我寄來了雜誌),讓我欣喜不已,也讓我感覺肩頭的擔子沉甸甸的。不幸的是,研究蘇蕙的專家龐瑞琳老師5月辭世,這也讓我們更加感覺到了保護絲路遺產的迫切性。

深入到民間尋找詩句。今天,這話被老家在陝西的周舟老師反覆提及,足見天水這座城市魅力之大,內涵之深了。

中國的老百姓都喜歡大團圓的結局,但我,總以為亂世中的愛情故事不會這麼輕易就會功德圓滿。愛情需要存活的土壤。而五胡亂華時期,兵荒馬亂,老百姓過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哪裡會有一勞永逸的幸福。我苦苦求索,終於在民間覓得了另外一種說法——蘇蕙被權貴們逼上了絕路。我相信是一種強大的能量,是一種精神力量,是一種信念,支撐着一代才女忍辱負重地守護着堅貞純潔的愛情,守護着父母家人的安危。

初稿完成後,我一直不甚滿意,總覺得缺少了什麼。冥冥之中,我來到了天水,來到了蘇蕙生活過的地方,印證了我的預感。我的耳邊響起了「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窮愁十九年」的歌聲;響起了鳩摩羅什大師羈留涼州十餘年,在蓮花山大作水陸法會時,信徒的朝拜聲;響起了茫茫大漠戈壁上,商旅往來,絡繹不絕的駝鈴聲……

一個女子,千年之後,依然打動人心的不僅僅是她的才情容貌,更多的是她的善良溫暖。

蘇蕙,一個可以與李清照並肩而立的女子,正在絲路上閃閃發光。

作為蘇蕙的娘家人,我要感謝這座城市善待了這位曠世奇女。 [1]

作者簡介

梁新會,女,陝西永壽人,筆名紅酥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