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第四中心醫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天津第四中心醫院是一所醫療機構。
醫療機構,是指依法定程序設立的從事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衛生機構的總稱。這一概念的含義:第一,醫療機構是依法成立的衛生機構。第二,醫療機構是從事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衛生機構。第三,醫療機構是從事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衛生機構的總稱[1]。我國的醫療機構是由一系列開展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衛生機構構成的。醫院、衛生院[2]是我國醫療機構的主要形式,此外,還有療養院、門診部、診所、衛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共同構成了我國的醫療機構[3]。
機構簡介
天津第四中心醫院始建於1930年,原為天津鐵路中心醫院,1999年9月,增名為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成為全面對外開放、全面參與市場競爭的市級中心醫院。2001年8月,天津市政府對全市衛生資源進行了重大調整和長遠規劃,其中,四中心醫院被確定為天津市「北部區域醫療中心」。 2004年8月23日醫院由鐵路整建制劃歸市衛生局管轄,結束了75年企業醫院的歷史。2005年12月20日醫院急救中心綜合大樓在歷經兩年的緊張施工後建成並投入使用,成為醫院發展中的一個新的里程碑。同年,經過專家論證,衛生局批准,天津市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院在四中心醫院成立,填補了本市沒有這一專科醫院的空白。
天津第四中心醫院曾先後榮獲「全國百姓放心示範醫院」、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全國院內感染管理工作先進單位「 、全國院務公開先進單位、天津市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天津市「十佳醫院」、天津市「九五」建功立業先進單位、天津市衛生行業誠信醫院、天津市基本醫療保險誠信建設單位、鐵道部十佳醫院、鐵道部優質醫院和路局示範醫院、天津市抗擊「非典」先進集體、天津市衛生行業支援四川抗震救災工作先進集體等多項稱號;先後被確定為天津市首批放射、檢驗一單通醫院、天津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天津市交通事故急救定點醫院、商業保險定點醫院;成為天津醫科大學臨床學院、中醫藥大學教學醫院、蚌埠醫學院教學醫院。
天津第四中心醫院占地面積66.68畝,建築面積79947平方米,床位880張。全院職工1260餘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100多人,副高以上醫務人員150餘人。現擁有1.5T超導磁共振機、血管造影機、16排螺旋CT機、直線加速器、彩色多普勒診斷儀、ECT、胃腸造影X光機、麻醉工作站、全自動呼吸機、腔鏡系列、全自動生化儀、人工腎、高壓氧、氬氮激光儀、氣彈碎石儀、全套精細手術設備、功能齊全的ICU、CCU病房等先進診療設備。重視人才和學科建設,打造醫院核心競爭力。
天津第四中心醫院把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做為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先後引進博士、碩士 人,選送各類有培養前途的醫務人員到國內外知名大醫院進修深造,創建了血液科、神經內科、影像科三個碩士研究生培養點,16名學科帶頭人先後成為各自專業學會的委員。與此同時,醫院不斷加強學科建設,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急救帶動專科發展的格局,除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外,醫院還着重打造心內科、神經內科、骨科等重點科室,並整合優勢科室力量,創建了創傷急救中心、心血管病治療中心和腦血管病治療中心,形成了多學科統一指揮行動快、規範化評估診斷早、專業化搶救效果好的「大急診」格局,在救助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中國醫院歷史
我國是最早設置醫院的國家之一。遠在西漢年間,黃河一帶瘟疫流行,漢武帝劉徹就在各地設置醫治場所,配備醫生、藥物、免費給百姓治病[4]。
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似如今的隔離醫院[5]。以上兩則史實,均為《漢書》所載。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孝文帝曾在洛陽設「別坊」,供百姓就醫用。隋代有「病人坊」,收容麻瘋病人。唐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設有「患坊」,布及長安、洛陽等地,還有悲日院,將理院等機構,收容貧窮的殘疾人和乞丐等。
到了宋明年代,醫院組織漸趨周密,當時,官方辦的醫院叫做「安濟坊」,私人辦的有「養濟院」、「壽安院」,慈善機構辦的「慈幼局」,分門別類招收和診療病人。南宋理宗寶佑年間(公元1253—1258年),有個叫劉震孫的人,在廣東建立過一所「壽安院」,「對辟十室」可容10人,男東女西,界限有別,「診必工,藥必良,烹煎責兩童」。此外,治好了則資助之使歸家,死亡了則予以掩埋[6]。
視頻
天津第四中心醫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中國政府門戶網站,2005-08-01
- ↑ 衛生院的真實現狀,可能和你想象的不太一樣!,醫脈通,2019-12-04
- ↑ 醫療機構的名稱有哪些?醫療機構現狀如何?,中研網,2020-02-05
- ↑ 中國醫院歷史,道客巴巴,2014-03-05
- ↑ 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大洋網,2020-04-27
- ↑ 鄭洪專欄:壽安醫院, 南都網,201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