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牛幼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牛幼蟲

形態特徵

星天牛成蟲體長19~39毫米,漆黑色,略有光澤;頭部中央有縱溝,觸角絲狀,通常11節,鞭節各節基半部灰白色。前翅鞘質堅硬,有大小不規則的白班,後翅膜質;老熟幼蟲體長45~65毫米,乳白色,頭大而扁平;前胸背板寬大,黃褐色,後半部有「凸」字形深褐色斑紋;腹部各節分節明顯;足略退化。[1]

發生規律

星天牛在南方一年發生1代,北方兩年發生1代,均以幼蟲在樹幹的木質部蟲道內越冬。幼蟲每年三月開始活動,五月上中旬開始化蛹,六七月份進入羽化盛期;初期羽化成蟲要經過數日才從羽化孔鑽出來,並以寄主的嫩梢或樹皮補充營養;隨後常常會遷飛到新的植株或其它寄主上危害。成蟲羽化後不久就會交配產卵,在大多數寄主上,成蟲產卵前通常會先在樹幹上將皮層咬成呈「T」字型產卵槽,然後再將卵產於槽內,每槽一粒卵;而在紫薇上面產卵就不同:因為紫薇樹幹光滑,樹皮會薄片狀剝落,故天牛通常是將卵產在樹幹莖基部未剝落的樹皮內或基部櫱生枝與樹幹的縫隙內。一般六七月為產卵盛期。卵期9—15天,幼蟲孵化後蛀入皮下,多於干基部、根頸處迂迴蛀食,糞屑積於隧道內,數月後方蛀入木質部,並向外蛀一個通氣排糞孔,排出糞屑堆積干基部,隧道內亦充滿糞屑,幼蟲持續為害至11-12月份,然後陸續越冬。

分布與危害

天牛的種類很多,世界已知的有二萬五千多種,我國也有2200種左右;天牛分布廣泛,為害普遍,幾乎每一種樹木,都會不同程度的受到不同種類的天牛的危害。危害紫薇的天牛主要有星天牛、光肩天牛等,下面就以紫薇上最為常見的星天牛為例作重點介紹:星天牛為鞘翅目天牛科,別名白星天牛;在全國許多地區均有分布,尤其以成都、南昌、福州、武漢、長沙、蘇州等地發生嚴重,被害紫薇通常樹勢衰弱,莖幹容易折斷,嚴重時整個植株死亡。[2]

防治方法

1園藝防治 遠離或及時伐除周邊衰老的楊、柳及榆等蟲源樹;進行合理清枝修剪,尤其是要注意徹底清除植株莖基部櫱生的小株,以防止成蟲在此產卵。 2物理防治 8~9月間,根據洞中幼蟲的蟲糞,確定洞內有無害蟲,後用尖細鐵絲從新鮮排糞孔插入隧道項端,反覆幾次可刺死幼蟲。紫薇上少見成蟲危害,對於其它易受到侵害的植物,可在6-8月,利用成蟲羽化後在樹枝上活動(危害、交尾及產卵)期間,在清晨天牛成蟲剛剛外出進食或晴天正午時人工捕殺成蟲;也可在樹幹上部繞一圈強力膠,當天牛成蟲爬過時將其粘住,然後再捕殺。 3、藥劑防治 (1)塗白。秋、冬季至成蟲產卵前,國光糊塗(樹幹塗白粉劑)與水按1:1比例混配好,加入200倍國光必治塗於樹幹基部(2米以內),防止產卵,可加入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藥劑防腐爛,做到有蟲治蟲,無蟲防病。同時,還可以起到防寒、防日灼的效果。 (2) 噴藥防治。成蟲發生期, 向樹幹噴灑40%國光必治乳油800倍液、國光依它(45%丙溴辛硫磷)800-1000倍液,或者國光Bt、國光蘇松質病毒等殺滅成蟲。 (3)蟲孔注藥。幼蟲危害期(6-8月),用小型噴霧器從蟲道注入國光防蛀液劑,也可浸藥棉塞孔,然後用粘泥或塑料袋堵注蟲孔。 (4)熏蒸防治。磷化鋁片是良好的熏蒸殺蟲劑,可用該藥堵孔,黃土封口,殺死幼蟲。每孔放1/20片(3克/片)。或薄膜封干後,往薄膜內放藥片熏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