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郭沫若詩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天狗》是中國當代作家郭沫若的詩作。
作品欣賞
我是一條天狗呀!
我把月來吞了,
我把日來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來吞了,
我把全宇宙來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
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光線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總量!
我飛奔,
我狂叫,
我燃燒。
我如烈火一樣地燃燒!
我如大海一樣地狂叫!
我如電氣一樣地飛跑!
我飛跑,
我飛跑,
我飛跑,
我剝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
我齧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經上飛跑,
我在我脊髓上飛跑,
我在我腦筋上飛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1920年2月初作
導讀
詩人運用新穎生動的比喻、大膽超凡的想象,塑造出一個具有叛逆精神和狂放個性追求的天狗形象,抒發了作者衝破舊的思想藩籬,追求個性解放的強烈願望,體現了在五四運動時期提倡科學、民主和自由的時代精神。《天狗》可稱作是最典型的適應時代之需而生的佳作。
=作品賞析
《天狗》一詩總共有四節,第一節以「吞」為關鍵詞,展示的是一條「天狗」吸納世界萬物的生命特性。這「天狗」,它把日也吞了,把月也吞了,把一切的星球也吞了,甚至把全宇宙也吞了,在吞下這一切之後,它終於化為了自己,「我便是我了」。這「天狗」其實就是郭沫若本人,他在日本這塊土地上,飽餐世界優秀的思想文化的珍饈,把歌德來「吞」了,把尼采來「吞」了,把哥白尼、達爾文來「吞」了,把斯賓諾莎也「吞」了,他形成了一個思想豐富、主體意識濃烈的現代人。這「天狗」又不止是郭沫若一個人,他包括了中國近現代史上所有尋求救國真理、追求現代知識與文化的中華兒女,他是梁啓超、王國維、魯迅、周作人、胡適、徐志摩、聞一多等。中國現代的思想與文化,就是由這一群「天狗」合力鑄就而成。
詩的第二節,吞下全宇宙的「天狗」,開始向世人展現它的能量。它在吞盡了宇宙星球之後,便放射出熠熠的光輝來,這既是宏觀上的光:「日的光」、「月的光」、「星球的光」;也是微觀上的光:「X光線的光」。總之,它代表了一切的光芒之所在,它是全宇宙能量的總和。詩的第一節寫的是能量的儲存,第二節則意在寫活力的閃現;第一節着眼於動態的描繪,第二節就是靜態的寫真。儲存與閃現,動態與靜態,編織出一個具有寬廣的胸懷與無窮的創造潛能的巨人形象來。
《天狗》講究韻律和節奏感,詩作多採用簡短的句式,並將其與疊句、排比等手法結合起來,造成一種強烈的旋律、急促有力的節奏和摧枯拉朽般逼人的氣勢。[1]
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本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除郭沫若外,還有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中國現代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 。1914年1月,赴日本留學。1915年,進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1918年,升入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1919年,組織抵日愛國社團夏社;同年,創作詩歌《抱和兒浴博多灣中》《鳳凰涅槃》等。1921年8月,詩集《女神》出版。1923年,完成歷史劇《卓文君》、詩歌戲曲散文集《星空》。1924年,完成歷史劇《王昭君》。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完成論著《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等。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歸國參加抗戰,在上海主辦《救亡日報》。1938年4月,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1941年12月,寫成五幕歷史劇《棠棣之花》。1942年,完成歷史劇《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1943年,完成歷史劇《南冠草》。1944年寫《甲申三百年祭》。1949年10月,任政務院副總理、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10月19日,任中國科學院院長。1953年,當選第二屆中國文聯主席。1958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59年,完成歷史劇《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歷史劇《武則天》;同年,當選第三屆中國文聯主席。1969年,完成論著《李白與杜甫》。1973年,論著《出土文物二三事》出版。1978年,當選第四屆文聯主席;6月1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