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空和鳥(楊小濱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空和鳥》是詩人楊小濱創作的詩歌。

作品原文


冬天的長髮行將熄滅,風中的鳥

拖得太久,僅僅在一生中燦爛得不夠

冬天的獨白空空如也

一旦說出,就在彼岸淪為落日


從鳥里看見的天空,尖刻

被鳥放大的天空

羽翼下成長的風暴


遺棄的鳥一刻也不忘記冬天


冬天是讓風糾結住的鳥

在一吻中睡姿倉促


□不住的鳥,一覽無餘

過久的延誤在熱情之後

被雪灼傷的皮膚,比雪更加蒼白


落日無語,正如冬天自己

鳥的死怎樣註定一個朝代的興亡

即使將一些牙齒粉碎,你依然獨立



同時有幾張天空,從心中飛逝

從修遠的不毛之地

從玉體橫陳的黑夜


同時有幾重城郭,從不眠的強城

從歷代的秋季被棄置不顧

真實的刑場由誰見證


瓦礫上的烏鴉比血污更慘烈

烏鴉踩碎的天空

讓頭顱擊落的天空

無窮的天空插入我們


鳥鴉捲起的不再是風暴


血在塵土中流失。找不回肉體的血

吞噬天空的必定是天空的兒女



天空到來的時候,鳥就要喧囂

叫到天空的背後撒野

紅旗招展的時候,人就要掛彩

在鳥的注視下迸裂,扔到遠處

天空永遠不會裹住


再聽一次,從盡頭驅趕而來的羊群

它們盛大的哭泣令人疑惑

一旦陷入天空,鳥也同樣失真

連羽翼凌亂的天空也退向內心的純粹

但這一次的天空比鳥更迅速

跳進愈演愈烈的鳥的懷手抱

晴天和暴雨都紛紛遠去

虛假的鳥類屹立,蛻去了天空的傷疤


無聲的鳥剩在削空的日子裡

扑打又一個節日或紀念

作者簡介

楊小濱1963年出生,台灣人,是耶魯大學文學博士,任教於密西西比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擔任客座講席。詩集《穿越陽光地帶》獲台灣現代詩社「第一本詩集」獎。另著有《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歷史與修辭》,《The Chinese Postmodern》。曾任台灣《現代詩》特約主編,《傾向》文學人文季刊特約策劃。另有詩作結集為《景色與情節》,及漢英雙語詩選《在語言的迷宮裡》。[1]

哈佛大學王德威教授曾這樣評價他,「有多重面貌,而且面面俱到,他是華語世界一位最有才情的創作者」。[2]

某種意義上,《西遊記》對楊小濱有着深遠影響。他氣質綜合,不同於大眾對學院派學者的刻板印象,楊小濱身上有種風格獨特的「混搭氣質」,他既是學者、詩人,又是藝術家。在他看來,無論是詩人,還是藝術家,做得好並不難,難的是有自己的風格。或許,正是基於如此的文化理念,楊小濱一直在「跨界」,無論是早期從東方文化,轉向西學,還是從詩歌轉向視覺藝術,楊小濱似乎一直永不「安分」。[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