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天竺黃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華思勞竹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等杆內的分泌液乾燥後的塊狀物。秋、冬二季採收。又叫竹黃、淡竹黃、竹三七、血三七、竹參、赤糰子、竹赤糰子、竹赤斑菌、淡菊花等等。 [1] [2]
形態
不規則的片塊或顆粒,大小不一。表面灰藍色、灰黃色或灰白色,有的潔白色,半透明,略帶光澤。體輕,質硬而脆,易破碎,吸濕性強。無臭,味淡。
鑑別
(1)取本品適量,熾灼灰化後,殘渣中加鹽酸與硝酸的等容混合液,濾過,濾液加鉬酸銨試液,振搖,再加硫酸亞鐵試液,即顯藍色。
(2)取濾紙 1片,加亞鐵氰化鉀試液 1滴,待干後,再加本品鹽酸溶液 1滴、水10滴與0. 1%茜紅的乙醇溶液 1滴,置氨蒸氣中熏後,濾紙上可見紫色斑中有紅色的環。
產地
雲南麻栗坡、西雙版納,廣東廣寧、陽江、四會、環集,廣西桂平。
性味
甘,寒。
歸經
功能
清熱豁痰,涼心定驚。用於熱病神昏,中風痰迷,小兒痰熱驚癇、抽搐、夜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