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雄

中文學名:天雄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科:毛茛科

屬:烏頭屬

天雄,中藥名。為毛茛科烏頭屬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形長的塊根。植物烏頭,分布於遼寧南部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北部、廣西四川貴州雲南。主要栽培於四川。陝西湖北湖南雲南等地也有栽培。具有祛風散寒,益火助陽之功效。主治風寒濕痹,歷節風痛,四肢拘攣,心腹冷痛,痃癖症瘕。

植物形態

烏頭,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塊根通常2個連生,紡錘形至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的側根(子根)甚肥大,直徑達5cm。莖直立或稍傾斜,下部光滑無毛,上部散生貼伏柔毛。葉互生,革質,有柄;葉片卵圓形,寬5-12cm,3裂幾達基部,兩側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菱狀楔形,先端再3淺裂,裂片邊緣有粗齒或缺刻。總狀圓錐花序,花序軸有貼伏的柔毛;萼片5,藍紫色,外被微柔毛,上萼片盔形,長15-18mm,寬約20mm,側萼片近圓形;花瓣2,無毛;雄蕊多數,花絲下半部擴張成寬線形的翅;心皮3-5個,離生,密被灰黃色的短絨毛。蓇葖果長圓形,具橫脈,花柱宿存,芒尖狀。花期6-7月。果期7-8月。

藥物性狀

1.性狀鑑別 塊根長圓錐形,稍彎曲,頂端常有短殘莖,中部多向一側略膨大,長2.5-7.5cm,直徑1.2-3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有小瘤狀突起的支根。質堅實,斷面類白色或淡灰黃色,形成層環多角形。氣微,味辛辣,麻舌。
2.顯微鑑別 母根橫切面:後生皮層為棕色木栓化細胞,皮層薄壁組織偶見石細胞單個散在或數個成群;內皮層不甚明顯韌皮部散有篩管群,內側偶見纖維束。形成層環狀多角形。其內外側偶有1至數個異型維管束。木質部導管多列,徑向或略呈V形排列。髓部明顯。薄壁細胞充滿澱粉粒。

藥理作用

入藥部位:形長的塊根。
性味:味辛,性熱。
歸經:入腎經。
功效:祛風散寒,益火助陽。
主治:風寒濕痹,歷節風痛,四肢拘攣,心腹冷痛,痃癖症瘕。

相關配伍

1、治風濕痹,皮肉不仁,骨髓疼痛不可忍者,天雄(炮裂,去皮、臍)、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一兩,桂(去粗皮)兩半,乾薑(炮)三兩,防風(去叉)三兩。上五味,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日三夜一。(《聖濟總錄》天雄丸)
2、治元陽素虛,寒邪外攻,手足厥冷,大、小便白渾,六脈沉微,除涸冷,扶元氣及傷寒陰毒,烏頭、附子天雄〔並炮裂,去皮、臍)等分。㕮咀。每服四錢,水二盞,姜十五片,煎八分,溫服。(《肘後方》三建湯)
3、治腎臟虛積,冷氣攻腹疼痛,少力,行步難,不思飲食,天雄(炮裂,去皮、臍)二兩,茴香子(炒)、山芋蜀椒(去目及口合者,炒出汗)各一兩。上四味,搗羅為末,用羊腎一對,切去皮膜細研,酒、面同煮成膏,候冷伴前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溫酒鹽湯任下,空心食前服。(《聖濟總錄》天雄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6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研末調敷。內服宜炮製後用。
使用注意
陰虛陽盛者及孕婦禁服。忌豉汁。
炮製
一、採集加工
於6月底7月初時挖取根部,洗淨泥土,曬乾。
二、炮製方法
1、《雷公炮炙論》:「(天雄)宜炮皴坼後去皮尖底用,不然陰制用並得。」
2、《藥性論》:「乾薑制用之。」
3、《日華子本草》:「凡丸、散炮去皮臍用,飲藥即和皮生使甚佳。」
4、《綱目》:「熟用。一法,每十兩,以酒浸七日,掘土坑,用炭半枰煅赤,去火,以醋二升沃之,候干,趁熱入天雄在內,小盆合一夜,取出,去臍用之。」[1]

栽培方法

1.氣候土壤:天雄喜溫暖、濕潤和向陽環境,宜選土層深厚肥沃、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栽種。
2.種植:根塊繁殖,選大的子根或野生烏頭作種。在冬至前6-10天栽種,行距1尺,株距5寸,種前施足底肥,開2寸深溝,使芽向上栽入溝內,覆土1-2寸,每畝用種根240-300斤,地凍前澆水,並蓋土糞一層越冬。等二年苗高1尺左右,摘除頂。一般留6-8片葉,並隨時去腋芽。
3.田間管理:生長時間,有根腐病和霜霉病害,應加強管理,注意排水通風。霜霉病發病初期可噴射波爾多液或代森銨防治。
4.採集加工:於6月底7月初時挖取根部,洗淨泥土,曬乾。[2]

相關論述

本草衍義》:烏頭、烏喙、天雄、附子側子凡五等,皆一物也,止以大小、長短、似象而名之。後世補虛寒,則須用附子,仍取其端平而圓大及半兩以上者,其力全,不僭。風家即多用天雄,亦取其大者,以其尖角多熱性,不肯就下,故取敷散也。此用烏頭、附子之大略如此。餘三等則量其材而用之。
傷寒蘊要》:附子,乃陰證要藥,凡傷寒傳變三陰及中寒夾陰,雖身大熱而脈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脈沉細,甚則唇青囊縮者,急須用之,有退陰回陽之力,起死回生之功。近世陰證傷寒,往往疑似不敢用附子,直待陰極陽竭而用之已遲矣。且夾陰傷寒,內外皆陰,陽氣頓衰,必須急用人參健脈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溫經散寒,舍此不用,將何以救之。
本草正》:附子,因其善走諸經,故曰與酒同功,能除表里沉寒,厥逆寒噤,溫中強陰,暖五臟,回陽氣,格陽喉痹,陽虛二便不通及婦人經寒不調,小兒慢驚等證。大能引火歸源,制伏虛熱,善助參、芪成功,尤贊術、地建效,無論表證里證,但脈細無神,氣虛無熱者所當急用。
神農本草經》: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破症堅積聚,血瘕,寒濕,拘攣膝痛,不能行步。
名醫別錄》:腳疼冷弱,腰脊風寒,心腹冷痛,霍亂轉筋,下痢赤白,堅肌骨,強陰,又墮胎,為百藥長。
本草拾遺》:醋浸削如小指,納耳中,去聾。去皮炮令坼,以蜜塗上炙之,令蜜入內,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
醫學啟源》:《主治秘要》雲,去臟腑沉寒;補助陽氣不足,溫熱脾胃。


參考來源

  1. 《本草崇原》_天雄_中醫世家,中醫世家 , 2020-01-03
  2. 天雄_中藥詞典T_中醫中藥網, 中醫中藥網, 20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