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天龍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天龍山有着以石窟為代表的人文景觀及獨有的自然風光。景區遊覽直接進入天龍山景區核心區域,石窟區、天龍寺等舊有景觀外,領略到天龍山獨有的峽谷風光、天龍飛瀑、風雨樓、白龍廟大殿、望松閣、春秋樓、九連洞、千佛樓等,不僅以石窟景觀聞名遐邇,也以自然風光享譽中外,要最大限度地維護文物的高貴和尊嚴千佛石窟等自然風光秀麗和人文景觀,四周山巒起伏,遍山松柏蔥鬱,山頭龍王石洞泉水蕩漾,山前溪澗清流潺潺。天龍山石窟分布在天龍山東西兩峰的懸崖腰部,有東魏,北齊、隋、唐開鑿的24個洞窟,東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山北3窟。共存石窟造像1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幅。天龍山石窟以技巧的成熟、飽滿、洗鍊和表現感情的細緻,接近勞動者的生活氣息,以濃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為其特色,石窟在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龍山腰。天龍山原名方山,北齊是山下興建天龍寺後此山便被稱作天龍山。石窟以其造型的嫻熟、比例的適當、線條的柔和、雕刻的精細為我們研究佛教、美術、雕刻、建築各方面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為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典範,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曾是北齊皇帝高洋之父高歡的避暑宮。[1]
天龍山亦名方山,海拔高1700米。這裡風光秀麗,歷史上曾是北齊皇帝高洋之父高歡的避暑宮。四周山巒起伏,遍山松柏蔥鬱,山頭龍王石洞泉水蕩漾,山前溪澗清流潺潺。天龍山石窟創建於東魏(公元534—550年),高歡在天龍山開鑿石窟,高歡之子高洋建立北齊的晉陽為別都,繼續在天龍山開鑿石窟。隋代楊廣為晉王,繼續開鑿石窟,唐代李淵父子起家於晉陽,建造石窟達到高峰。
天龍山兩峰的懸崖腰部,各窟的開鑿年代不一,以唐代最多,達十五窟。東魏石雕比例適度,形象寫實、逼真,生活氣息濃郁;唐代雕像則愈見嚴謹、洗鍊、精湛。唐代石雕體態生動,姿勢優美,刀法洗鍊衣紋流暢,具有豐富的質感。第九窟「漫山閣」中的彌勒大佛坐像高約8米,比例和諧,容貌端莊凝重;下層觀音立像,高約11米,形體豐滿,瓔珞富麗,紗羅透體,而普賢雕像,面帶微笑,治然自得,是石雕中的精品。明人張冕《天龍寺》詩有「門對虬松欹偃石,殿圍龍柏倒撐丘」句,即指此景。天龍山上,還有遍山松柏,尤以盤龍古松龍游神盤,縱橫纏繞,為天龍山上又一奇觀。[2]
景區介紹
春風拂面,流水潺潺,進天龍山景區,仿佛穿越到了《天龍八部》的世界:曼陀山莊臨湖而建,木婉清吧幽靜雅致,喬峰杏子林光影斑駁,玻璃橋、木屋營地等23個功能分區,「天龍山峰插雲霄,桃江曲折環山繞,四季不凋青春色,人傑地靈出英豪。」明代理學家王陽曾在天龍山留下千古佳句。天龍山因山巒昂首酷似巨龍騰飛而得名,山勢險要,奇特多姿,懸崖崛起,三面壁立,怪石崢嶸。天龍山,景區植入《天龍八部》漫步其中,禪修康養板的飛龍索道和登天玻璃橋直接通往天龍山寺,將山上山下融為一體。、天龍八坊、水街、飛龍索道、吟龍喊泉、環山棧道、玻璃橋、旱滑場、恐龍谷等。
天龍山石窟的雕塑技巧比北魏大大前進了一步。第九窟,「漫山閣」,閣內唐代石窟分上下兩層,上層彌勒大佛,坐像高約八米,是天龍山石窟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尊石雕塑像。下層,觀音立像高達十一米,形態生動,姿態優美,身披瓔珞,羅紗透體,體態豐滿,薄軟的羅紗質感清晰,是天龍山石窟中藝術價值最高的一尊雕像,太原天龍山石窟位於太原西南40公里天龍山腰,是一處集合了數百年的佛教石窟藝術精品,造像史上的巔峰之作;它現存石窟25個,大小佛像近500尊,藻井、壁畫等1144幅,是太原近郊不可多得的石窟藝術精品,也是全國十大石窟之一。[3]
石窟的最早開鑿者是東魏大丞相高歡,即東峰的第2、3號窟;其子高洋開鑿3窟,即東峰的1號窟和西峰的第10、16號窟;北齊至隋之間開鑿了東峰第11號窟;隋煬帝為晉王時開鑿東峰第8號窟;余為唐代開鑿18個窟。共跨越4個朝代,歷時400多年,反映出各個時期的不同風格和藝術成就,卻又有着一線相連的傳統關係。如北齊的第1、10、16號窟,窟前增加了仿木結構的前廊,廊雕二柱,柱頭承普柏枝,枋上有一斗三升斗拱,補間則施人字形叉手,是現存北齊的唯一建築實例,有重大的科研價值。隋代的第8窟是一個中央有方形塔柱的制底窟,窟壁和塔柱四面各開龕設像,結構複雜卻處理得十分貼切,雙鈎衣紋簡潔平穩,有獨到之處。西峰的第9窟是晚唐罕見的精品.,峰頂有高755厘米。
彌勒坐像,姿態端莊的華麗形象中略具樸素、溫暖的感覺,衣紋處理虛實結合、聚散合理,使在嚴的佛像增加了活潑的氣氛。下部又以高500厘米的十一面觀音為主尊,文殊、普賢菩薩為脅侍的三大士像,用男體女態的方式處理,極妙地表現出肉體、紗衣、飾物三者之間穿插迂迴的雕塑功力。後壁又用倚坐彌勒、坐佛和許多化佛坐在蓮座上的淡浮雕構成一組反映彌勒淨土世界的背襯。崖壁間又附若干龕窟,寬猛相濟,繁簡結合,寓意十分深刻。為保護這組石窟,重建仿明樓閣三層,下承漢白玉台階步步登高,間內置木梯直到彌勒佛頂部。沿用舊名,曰"漫山閣"。"高閣停雲"是天龍山八景之一。
無邊禪師與另一高僧在海山共事。某日,其師謂曰:「汝二人當往江右大建道場,遇龍則止。其一遇龍鬚山,止焉。無邊禪師,在山中乞食時,見二乳虎,避之時摸入穴中。山民救出,掘土得井,見一石碑,有天龍二字,乃悟亦遇龍,而在此結剎,從此天龍寺遠近聞名。」山坡上有三座舍俐塔,造型精緻。如今一座倒塌,上面兩座完好無損,中間那座刻有「無邊禪師」,高約5米,五層飛檐,石雕園頂。最上一座刻有「普通寶塔」,高約10米,七層飛檐,每層雕有菩薩,栩栩如生,第四層碑上「雙溪天龍」四個大字雄勁。山間還有「仙水泉」,打鼓石、藏寶洞、瀑布、古驛道等景點。[4]
歷史介紹
天龍山石窟從公元550年初建,歷經北齊、北周、隋朝、唐朝,一直到五代早期,數朝歷代的雕鑿技法都在此間有所體現,其工藝造型兼容印度造像的柔美與中華文化的清雅,被譽為獨特的「天龍山造像風格」,世法所稀。然而,到了宋元時期,石窟開鑿日漸式微,天龍山石窟的風光也湮滅在歷史的風塵中了。
民國初年,一個日本考古學者偶然間的發現,為天龍山石窟帶來了一時的風光,更間接造成天龍山石窟一世的劫難,日本考古學者關野貞赴華北勘查,無意之中發現了天龍山石窟,他帶着驚天駭世的「爆炸新聞」回到日本,並刊登了多張實地的考古照片,隨即在世界範圍內掀起研究天龍山石窟造像藝術的熱潮,也引來了居心叵測的跨國大盜的覬覦。
天龍山石窟龕分布於東西兩峰的南坡,始建於東魏,以後經歷了北齊、隋、唐、五代,共有二十五個洞窟。屬灰白色砂岩,易雕鑿,也易風化。其中東峰十二窟、西峰十三窟。
公元550年其子高洋稱帝,改魏為齊,史稱「北齊」。太原古稱晉陽,東魏(534~550年)、北齊(550~577年)時為高氏的別都,高歡曾在天龍山修建避暑宮,使佛教迅速興盛起來。
歷史上曾是北齊皇帝高洋之父高歡的避暑宮。四周山巒起伏,遍山松柏蔥鬱,山頭龍王石洞泉水蕩漾,山前溪澗清流潺潺。天龍山石窟創建於東魏(公元534—550年),高歡在天龍山開鑿石窟,高歡之子高洋建立北齊的晉陽為別都,繼續在天龍山開鑿石窟。隋代楊廣為晉王,繼續開鑿石窟,唐代李淵父子起家於晉陽,建造石窟達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