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行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太行犬是產於太行山地區的一種地方良種犬,3000年前已有該種犬。屬於亟待拯救的本土犬種,純種已經十分少見,甚至達到瀕臨的情況。

簡介

在中國的大山深處,有一種被世人遺忘很多年的中華原生犬太行犬,太行犬的名字是基於是太行山名字由來的。根據歷史記載,早在3000年前,太行犬就已經活躍在這座大山之中,最早的太行犬是太行山中的野生犬,屬於本土犬種,現在純種的已經很少了,甚至達到瀕臨的情況。[1]

綿延太行八百餘里,像一條青色的巨龍盤踞在三省遼闊的大地上,總面積約兩千多萬畝。在此複雜條件下,各地太行犬是不可能一致的,所以當前「太行犬」也只是廣義的稱呼。太行犬在太行山區被廣泛用於牧羊、狩獵、看家等用途。生活在大山中的太行犬,狩獵這個看家本領是必須,所以太行犬的兇猛程度還是不可小覷的。

目前太行犬依然以野生的方式遊蕩在大山深處,它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完全過着一種自給自足的生活,屬於一種原生犬。太行犬為了生存,在大山中,只有去狩獵成了它們唯一可以獲得食物來源的方法,因此它們就必須要面對一些大型野獸的挑戰。在早年間,大山中的飛禽猛獸還是很多的,所以太行犬的先祖在此練就了一身的捕獵本領。不但可以捕殺小型獵物,也能以群體的方式與大型野獸搏殺。

「山大王」是太行山人給太行犬起的名字,的確如此,太行犬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深處,守護着太行山人們免受其它野獸的攻擊。但是,現如今的太行山犬依舊處於半野生狀態,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直接導致被不法狩獵者所獵殺。出現了數量堪憂的局面。

太行犬完全秉承了先祖兇猛好鬥的性格,即使它們沒有大型猛犬那般彪悍的震懾力,但是它們那雙充滿野性的目光,足可以直射對方的心臟,讓人感到心生恐懼。這種充滿野性寒光,只有長期生長在大山中的野獸眼中才能見到的,3000年過去了,很多事物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唯有太行犬從未出過這座大山,依然保持着原生犬的野性。

成年太行犬肩高為50~75厘米,不過現在超過70厘米的已經很少見了。太行犬的毛色有,黃,白,黑,四眼,灰,青,黑花,黃花,桃紅花等多種毛色,但品相以黃毛黑嘴、黑毛胸口白、四眼黃腿黑背、全身白黑嘴的為上品。

太行犬頭大額平眼大兩耳中等大小下垂注意力集中時耳朵向前移如同人手彎曲的樣子。太行犬的嘴短粗,上唇嘴角略微下垂,頸部粗壯,背平直,臀部略高,尾巴捲曲於背部,而且是卷的很緊,尾毛長10~20厘米。

太行犬的腳爪為圓形,腳墊厚,彈跳力頗佳,純種太行犬後爪靠上一般應有兩個或一個小爪,俗稱雙爪,太行犬軀幹比例一般為1:1.2,略為正方形,這樣的身體比例使太行犬在上山爬坡時速度很快,而且在打鬥時很靈活,現在這種狗已經很少了。

生活在大山中的人們,對捕獲的太行犬幼崽進行調教馴養,讓它們為人類所用。馴養成功的太行犬,它們不但可以看家護院,還可以打獵。太行犬善於在叢林中跳躍奔走,是一種十分優秀的山地犬。雖然太行犬屬於中型犬,但遇到山中的大型猛獸,它們也不會有任何的畏懼,因太行犬善於圍剿大型獵物,尤其是一些體型比較大的野豬。

犬種的功能可以後天訓練,但是靈性卻不能,靈性是一種客觀存在又神秘的,不用心的人永遠難以體會,擁有靈性的太行犬,才魅力無窮。目前,太行犬是中國境內稀有的優秀原生犬。太行犬保留了野外環境下的靈性,雖然受到人的干涉,但是它們仍具備的野外生存技巧。太行犬具有靈性,這是不可否認的,但是靈性更需要不斷地激發和傳承。如果人與狗不進行有效的互動,溝通,缺乏正確引導和調教,它就會失去這股靈氣。

基本信息

這種狗身軀高且長,胸闊而深,四肢粗壯。耐粗飼,增重快,抗病能力強,適應性強,耐力強。身高55——60厘米,體重28——32千克,有的可達40千克。毛色有黃色、紅色、黑色、白色、黑白花色、灰色。被毛細密,耳小下垂,頭臉青秀,額段明顯,眼大,嘴短,前腳骨粗,後肢肌肉發達,四腿蹬展,肛門大,尾緊卷於背,尾根高。 中文名:太行犬

培育用途:牧羊犬 守護犬 狩獵犬

習性:適應環境能力、野外生存能力強、抗病能力強。

形體特徵

這種狗身高且長,胸闊而深,四肢粗壯,身高55~60厘米,體重28~32公斤,有的可達40公斤 。

頭部 :頭胸清秀,額段明顯。

耳朵:耳小下垂且分於頭兩側。

眼睛:眼大

鼻子:黑色

下巴:嘴短

四肢:前腳骨粗,後肢肌肉發達。

足掌:緊促

尾巴:尾緊卷於背,尾根高。

披毛:被毛細密。

毛色:黃色、紅色、黑色、白色、黑白花色、灰色。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