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小天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太陽系小天體是圍繞太陽運轉但不符合行星和矮行星條件的天體,主要包括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和其它星際物質。[1]
包含體系
這包含:除了矮行星之外的所有小行星,也就是說:傳統的小行星(除了最大的穀神星);半人馬小行星和海王星特洛伊天體;海王星外天體(除了冥王星、鬩神星、鳥神星和妊神星);所有的彗星都屬於太陽系小天體。
還不清楚在太陽系小天體中有沒有最低的下限,是不是小到將流星體也包含在內;上限也不是很明確,但可以確定的是行星是不會屬於這個分類中的。衛星各自有不同的軌道 ,但不是環繞着太陽,而是繞着行星、矮行星等太陽系內其他的天體。
有些較大的太陽系小天體也許會重新被分類成矮行星,這需要進一步確認她們是否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狀態。太陽系小天體大多數都分布在二個明確的區域,即小行星帶和柯伊伯帶。但這些區域的邊界仍是隱晦不明的,在內部可能還有由木星和海王星的等大行星的攝動造成的更細小結構。
在太陽系的其他區域內也有小天體散布著,像是近地小行星、半人馬小行星、或是彗星。必須要注意這些天體軌道的離心率和半長軸,才能知道它們來自上述主要地區之外的太陽系何處。
在近地天體(NEO,Near-Earth Object)中直徑小於50米的天體稱為流星體,所以流星體只是散布在太空中的小碎屑。而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對流星體的認定是直徑在100微米到10米之間,任何比這更小的不是歸屬於星際塵埃,就是在氣體雲中的分子或原子。
流星體通常只有在成為流星時才會被觀察到,但最大的一些可以成為隕石而會對地面造成損害,像造成東古斯加事件的撞擊體被認為直徑至少有20米。近年來,地球軌道附近發現了幾塊大流星體在環繞着,但在2007年5月前,都未曾觀察到這些已知的太陽系小天體撞擊地球的情事。
彗星是由國際小行星中心認定並給予彗星代號的天體,部份的小行星因為在近日點時會出現彗尾,也同時歸類於彗星。
據美國「近地小行星追蹤計劃」的天文學家估計,有可能撞擊地球並帶來災害的近地小天體總數大約700顆。其中最為人關注的是一顆叫做「阿波菲斯」、直徑約300米的近地小行星.據科學家計算,到2029年,直徑約300米的「阿波菲斯」與地球的距離將不到4萬千米。儘管這顆小行星2029年撞上地球的危險已被排除,但在2036年仍然存在着與地球發生碰撞的可能性。 它在2036年存在着與地球發生碰撞的可能性。據古巴國家電視台15日報道,古巴中部一個小鎮的居民稱當地14日晚間發生了一起隕石墜落事件。
撞地幾率
儘管地球經過幾十億年的滄海桑田變遷,小天體撞地球的證據已不復存在,我們也沒有看到這一幕,但是科學家仍在努力尋找無數年前小天體撞擊地球留下的痕跡。在地球45億年的歷史上,小天體撞擊地球發生過多少次?這也許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
隕石坑
在地球45億年的歷史上,比通古斯大爆炸更為慘烈的天體撞擊有很多。據加拿大新布倫瑞克大學負責維護的「地球撞擊數據庫」顯示,迄今科學家已在地球上發現了170多個撞擊坑,它們分布於世界七大洲以及海底。比如,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巴林傑隕石坑就是距今最早地球遭受撞擊的證據之一,這個隕石坑是在5萬年前形成的;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曼尼古根隕石坑是地球上最著名的隕石坑;地球上最重量級隕石坑當屬南非維勒德福特隕石坑,號稱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撞擊坑;以及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在我國,科學家在我國的海南省白沙縣、吉林、新疆、雲南、貴州省息烽縣、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等地發現了隕石坑。
如果不是地質活動持續改變地表特徵,那麼地球上的撞擊坑數量遠遠不止100多個。板塊移動、造山運動、火山噴發和侵蝕不斷衝擊着地球表面,掩蓋了大多數撞擊坑存在的證據。像6500 多萬年前導致恐龍和大批生物滅絕的事件,就被認為很可能是由於一個直徑為10 公里的小行星撞擊造成的。由於之前的大撞擊並沒有留下文字記錄,就此而言,通古斯大爆炸的確是唯一有歷史記錄的大撞擊事件。
威脅人類
據國外媒體最近報道, 一顆直徑約140米、代號為「2011AG5」的近地小天體(NEO)有可能將在2040年2月掠過地球附近,它與地球相撞的幾率大約為1/625。在2012年2月初於奧地利維也納召開的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COPUOS)科學技術小組會議上,如何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這顆近地小天體撞上地球成為了科學家們熱議的話題。
美國《發現》雜誌曾經評出「威脅人類生存的21世紀二十大危險」,其中近地小天體撞擊地球位於首位。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曾經列出「可能導致世界末日的五種情況」,近地小天體撞擊地球也居於首位。同時在聯合國認定的「世界四大突發災難」中,近地小天體撞擊地球還是位居第一。可見近地小天體對地球的潛在威脅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