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頭屯河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頭屯河區隸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位於烏魯木齊市西北部,是烏魯木齊市城市副中心。頭屯河區於1961年4月建區,因西鄰頭屯河而得名。2011年與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併,成立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東面與北面鄰新市區,西以頭屯河與昌吉為界,南靠天山北麓。全區總面積275.59平方千米,總人口528815人(2011年)。有漢族維吾爾族回族滿族錫伯族俄羅斯族蒙古族朝鮮族等26個民族。頭屯河區有旅遊景點小綠谷水景公園、大綠谷生態公園等,萬達廣場與烏魯木齊高鐵站都坐落於頭屯河區。

頭屯河區集國家級開發區、綜合保稅區、出口加工區、行政區、兵地合作區於一體,是疆內承載要素最多的開發區,綜合發展環境位居西部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前列。現轄14個街道(片區),總人口32萬人。同時也是首府「六大基地」、「七大組團」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冶金、風電、食品飲料三大支柱產業,汽車和機械裝備製造業得到迅猛發展。高鐵片區、白鳥湖新區擴展城市發展空間30平方公里,政府投資260億元,直接拉動社會投資1200多億元,建成200公里路網及配套,簽約萬達、寶能等123個高端服務業項目,累計建成樓宇體量達870萬平方米。

建制沿革

解放前屬烏魯木齊縣,這裡只有幾戶人家,基本上是戈壁荒原。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後,駐疆部隊在頭屯河建起新疆八一鋼鐵廠。

1956年7月,烏魯木齊市設立頭屯河鎮。

1961年將頭屯河鎮改為頭屯河區。

2000年,頭屯河區轄4個街道:頭屯河街道、火車西站街道、王家溝街道、烏昌路街道。

2011年1月,將1994年設立的國家級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與1961年建區的頭屯河區合併,成為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頭屯河區現轄14個街道(片區):鋼城片區街道、火車西站片區街道、王家溝片區街道、烏昌路片區街道、北站西路片區街道、中亞北路片區街道、中亞南路片區街道、嵩山街片區街道、高鐵片區街道、白鳥湖片區街道、西湖片區街道、北站東路片區街道、兩河片區街道、烏魯木齊站片區街道;直轄1個行政村:河南莊村;區內有3個兵團農牧場:兵團十二師三坪農場、新疆兵團十二師頭屯河農場、兵團十二師五一農場。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頭屯河區總人口528815人。

頭屯河區有漢族維吾爾族回族滿族錫伯族俄羅斯族蒙古族朝鮮族等26個民族。

交通運輸

工業區距烏魯木齊國際機場7千米,距全疆最大的列車編組站——火車西站8千米,距全疆最大的貨物儲運站——火車北站10千米,312國道、烏奎高速公路、北站公路與烏鋼公路在區內形成了一縱三橫的主幹交通網,即將建成的烏魯木齊市蘇州西路也將橫貫工業區的四期。區內有烏西站,烏魯木齊站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烏魯木齊市西北部,全區總面積275.59平方千米,位於312國道和烏魯木齊外環路交匯處的東側南緣。東起太原路,西至烏昌一級公路,南北分別經河南西路和迎賓路為界。

介於北緯43°50′46″~43°54′36″,東經87°28′49″~87°28′52″之間。東面與北面鄰新市區,西以頭屯河與昌吉市為界,南靠天山北麓。

地貌

頭屯河區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平坦,南端海拔高度751米,北端海拔高度697米,南北坡度17‰,東西坡度3‰。

氣候

頭屯河區屬典型的中溫帶大陸性乾燥氣候,年平均氣溫2.8~13.0℃,年平均濕度58%,無霜期176天,最大凍土深度162厘米。年平均降水量236毫米,極端最高溫度42.1℃,極端最低溫度-41.5℃。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頭屯河區流域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6600×104m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25870×104m3,地下水資源量為730×104m3,在地下水資源中降水入滲量為70×104m3,山前側向補給量為660×104m3。

經濟

綜述

2013年,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大關,成為全疆首家千億園區;地區生產總值410億元,較2012年增長21.9%;工業增加值15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20億元,較2012年增長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億元,較2012年增長20%;本級財政收入65億元,較2012年增長37.8%;全口徑外貿進出口總額29.5億美元,較2012年增長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80元,較2012年增長13%;人均GDP達到17.15萬元;人均公共財政收入達到1.97萬元;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7%;直屬國有企業資產總規模達到200億元。

第一產業

截至2007年,頭屯河區完成農業產值33635萬元,林業1405萬元,牧業17669萬元,漁業851萬元。全年糧食產量1.37萬噸,蔬菜產量35.24萬噸,油料作物產量140噸。

全區各類農作物播種面積8604公頃,其中糧食播種面積5巧公頃,產量0.43萬噸;棉花播種面積1694公頃,產量0.19萬噸;蔬菜產量31.59萬噸;水果產量3.52萬噸。

截至2008年,全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01億元,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79億元,比2007年增長2.88%。2008年年末,牲畜存欄頭數為12.78萬頭,肉類總產量0.79萬噸,鮮奶產量2.43萬噸。

第二產業

截至2008年,頭屯河區有鄉及鄉以上工業企業112個,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206.61億元,比2007年增長23.7%。完成工業銷售產值210.39億元。

截至2013年,開發區(頭屯河區)冶金、電氣機械、食品飲料、金屬製品、橡膠和塑料、汽車六個行業產值占頭屯河區工業比重超過九成;先進制造業占頭屯河區產值總量的57.4%,對工業經濟的貢獻率達到157.3%。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174.4%,同比2012年提高29.4個百分點。

2013年,開發區(頭屯河區)裝備製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00餘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30%;工業增加值近48億元,占全區工業增加值的31%,裝備製造業已成為助推開發區(頭屯河區)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

第三產業

2001年,頭屯河區第三產業8.24億元(不變價4.12億元,比2000年增長4.94%,建築業增加值3.14億,城區建設投資繼續增加)。2003年,頭屯河區第三產業9.26億元 ,比2002年增長4.8%。

截至2014年,開發區(頭屯河區)形成了以金風科技為核心的風電產業集群,以八鋼為龍頭的冶金產業集群,匯集中糧可樂、統一食品、烏蘇啤酒、康師傅、伊利乳品、蒙牛乳品、阜豐生物等品牌的食品飲料產業集群,冶金、風電、食品飲料三大支柱產業產值近700億元。

截至2015年,開發區(頭屯河區)服務業占三產比重達50%,培育形成了城市綜合體、樓宇總部、軟件信息、商貿物流四大現代產業集群。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1998年,頭屯河區有完全中學4所,九年制學校3所,小學6所,在校中學生3648人(民族977人),在校小學生6931人(民族1598人)。

截至2014年,頭屯河區設有烏魯木齊第57中學、第69中學、第74中學、第92中學、第97中學、實驗學校、烏魯木齊第78小學、第83小學、第85小學、第91小學、第92小學、第122小學、頭屯河農場學校等學校。

衛生

截至2011年,頭河屯區有醫療衛生機構45所,擁有床位748張(醫院527張),有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071人(其中醫生493人,護師、護士390人)。

設有烏魯木齊市頭屯河區中心醫院、火車西站醫院、兵團十二師三坪醫院、頭屯河農場醫院、頭屯河區衛生防疫婦幼保健站等醫院和社區衛生所。

風景名勝

小綠谷水景公園

小綠谷水景公園位於高鐵核心區的中部,公園定位以谷底多姿多彩的水系景觀為特色,為遊人提供遊覽健身、科普教育、商務休閒功能為主要內容的生態公園,是整個開發區(頭屯河區)面向外界的「生態名片」。[1]

小綠谷水景公園分為生態濕地、傳統節能和新型節能三個景觀功能區,項目總投資2.68億元,占地73.3公頃,其中綠地面積66.67公頃,綠地率90%,水景面積約6.7公頃,截至2014年,小綠谷累計種植各類喬木3.46萬株、灌木27.21萬株、野花組合3.45公頃。

小綠谷水景公園兼具大型生態休閒綠地和商務休閒綠地功能,依託原有狹長沖溝的自然地形地貌,利用溝谷兩端80米的自然地形落差,引入綠化用水,以循環流動的人工河流和湖泊形成水系,其長度約2公里,總面積7公頃、蓄水量約7萬平方米、「一溪串五湖」是小綠谷最具特色的景觀之一,它由5個水景貫穿,其中最大湖泊湖面38.5畝,最小湖面8.5畝。

大綠谷生態公園

大綠谷生態公園與小綠谷水景公園毗鄰,其起點為香山街,終點為新醫路西延,園區內設有人工湖、茶室、登高徒步棧道、運動公園、城市觀景平台等景觀。

公園一期工程已於2015年秋季建設完成,主要景觀包括500平方米的茶室、8580平方米的水系和1.75公里長的棧道,共種植喬木14萬餘株,白晶菊、香石竹等宿根花卉、野花組合34萬餘株。

視頻

2014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形象宣傳片

EmbedVideo received the bad id "XODg3ODU0Mjky.html?from" for the service "youku".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