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奇字

來自網絡的圖片

奇字。讀作: qí zì。是漢王莽時六體書之一﹐大抵根據古文加以改變而成。 2.泛指古文字。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奇字

出現時間; 王莽時期

釋義; 泛指古文字。

參考資料; 《說文解字》

詳細釋義

奇字是王莽時期的六書之一,是當時官方規定的六種字體,分別用於不同的地方。見於《說文解字·序》。"及亡新居攝,使大司空甄豐等校文書之部。自以為應製作,頗改定古文。時有六書:一曰古文,孔子壁中書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異也。三曰篆書,即小篆。四曰左書,即秦隸書。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

說文解字

按照《說文解字·序》的描寫,奇字應該是與古文有不同的字,類似於異體字。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古文",不是古代的文字,而是在西漢年間魯恭王劉餘毀壞了孔子的故居,從牆壁中發現了古書,因為文字與漢朝時期通行的隸書不同,所以稱之為古文。應該是六國時期的文字。

具體的奇字由於歷史的原因並沒有像小篆那樣完整地保存下來,但是在現存的《說文解字》中,還保留一些字的奇字寫法。

例如:

1、兒(讀音為rén,ㄖㄣˊ 即人字,與兒子的兒是不一樣的,我們把兒子的兒簡化為兒。原本是不一樣的字,漢字簡化里有很多一個簡體字對應多個繁體字,或者某一個簡體字原本是一個古字,早已經存在但是和被簡化的字有區別,這個需要注意。)據《說文解字》記載,兒是人的奇字,見圖1。

2、(日乙)。讀音為zhuō,是涿的奇字。見圖2。[1]

參考文獻

  1. 奇字,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