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奇琴伊察古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奇琴伊察古城是古瑪雅城市遺址,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州中東部。南北長3公里,東西寬2公里,有建築物數百座,是古瑪雅文化和托爾特克文化的遺址。「奇琴」意為「井口」,天然井為建城的基礎。現有公路把它分為兩半。南側老奇琴伊察建於公元七至十世紀,具瑪雅文化特色,有金字塔神廟、柱廳殿堂、球場、市場和天文觀象台,以石雕刻裝飾為主;北側新奇琴伊察為灰色建築物,具托爾特克文化特色,有庫庫爾坎金字塔、勇士廟等,以樸素的線條裝飾和羽蛇神灰泥雕刻為主。

中文名 奇琴伊察

外文名 Chichén Itzá

地理坐標 20°41' 00"N, 88°34' 6.7"W

位 置 北美洲-墨西哥

建造時間 公元435年

榮 譽 世界遺產

別 稱 羽蛇城

最佳遊玩季節 全年

建議遊玩時長 半天

開放時間 8:00-17:30

門票價格 237比索

遺產描述

奇琴伊察是古瑪雅城市遺址,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州南部。有高達29米的「庫若爾甘金字塔」;墨西哥保存下來最大球場;「長着鬍子的男人的神廟」;「美洲豹神廟」;「雄鷹和美洲虎的平台」;深達23米的天然進井;神聖泉眼;「千柱大廳」,大祭司的陵墓等。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是瑪雅人和托爾蒂克人的文明在尤卡坦的歷史見證。1988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IV)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簡介

帕倫克是反映瑪雅建築藝術的一處遺址。它坐落在墨西哥恰帕州境內崇山峻岭間的一塊坡地上,反映瑪雅人當年建城定居多選擇倉林山嶺的特點。據在這裡發現的刻有紀年的瑪雅碑證明,這座城市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六四二年。帕倫克的建築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建在金字塔上的「銘文神廟」。金字塔為正方形,共十層,向上逐層縮小,最低一層有梯階九級,其餘有梯階七級,共七十二級。「銘文神廟」就建築在金字塔頂平台上。平頂,有五個門,走廊上有壁畫、浮雕,廟的四壁都是雕刻的碑文。可惜,到二十一世紀初都一直在還未破譯這些瑪雅象形文字,至今無人知曉這些碑文的真正含義。這裡的建築物幾乎都是平頂或有平台。金字塔的台階象徵通往宇宙的階梯,這是瑪雅建築的典型特徵。墨西哥的金字塔與埃及的金字塔雖然形狀相似,但有所不同,現已發現的墨西哥金字塔絕大多數都是供古代印第安人各部落祭祀神明的祭壇,而不是陵墓。然而帕倫克的金字塔卻是一個列外。它是公元前七世紀時帕倫克統治者巴卡爾的陵墓。據說這座金字塔是巴卡爾出生後不久就開始建造的,歷時幾十年,全部用巨石建造,在巴卡爾76歲去世時才建成。進入這座墓室,必須拾級登上金字塔,進入銘文神廟,然後沿着螺旋形的石台階才能下到墓室。據考古學家分析,這座陵墓可能還有正門,但因金字塔是巨石砌成,發掘時不想損壞金字塔而放棄了尋找。墓室的平面頂作假拱,全用石條砌成,高七米,長九米,最寬處為四米。墓室後壁正中鑿一龕,內有一浮雕武士像,左右兩壁各有浮雕武士像三尊,墓室前端的中央置有一石棺,高約1.1米,長約2.8米,寬約2米,棺內壁四面均有浮雕紋。棺蓋厚達27厘米,重達5噸。棺蓋面及四周亦滿雕花紋。在石棺內中央向下鑿一石穴,它的前端為橢圓形,穴內塗滿紅色。巴卡爾仰臥在石穴內,頭戴綠玉石面具,頸、胸、手、腕、足等處分別佩有玉制的項鍊、串珠、指環和小球。左足側前,置綠玉太陽神偶像等。在金字塔的右前方有一宮殿。宮殿中間是一個大院,看來是當時王室觀看競技或演出的場所。走廊壁上有各種繪畫和浮雕,經歷了1000多年的時光,其顏色雖已黯淡但仍可辨認,綠色尤為清晰,後走廊的東北角有蒸汽浴室,先用火燒灼一塊巨石,然後將水澆在石上發出蒸汽,供王室沐浴。在宮殿的前方,有方形塔一座,共五層。宮殿和高塔的四面,還有類似宮殿的建築物。金字塔前是一個巨大的廣場,它是城邦的重要的活動中心。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的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其中的一些最古老的建築和金字塔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由托爾泰克人和瑪雅人建造。奇琴伊察由石制建築,寺廟和庭院構成。一個巨大的「人祭球場」座落在城市的一端。(「人祭球賽」一種非常特別的遊戲,兩支隊伍需要嘗試把球踢過場地兩端的鐵環。之後,獲勝隊伍的隊長會作為給神的祭品而砍頭。)儘管這座城市歷史上遭到了時間和掠奪者的破壞,仍然有不少漂亮的石頭雕像存留。在城市中央矗立着宏大的庫庫爾坎的金字塔,西班牙人稱之為「城堡」。它建造於13世紀,占地面積大約為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根據瑪雅的慣例,庫庫爾坎建立在一個更古老並稍小的金字塔之上。直到13世紀,奇琴伊察都是一個繁榮的城市。此後,瑪雅爆發了叛亂和內戰,導致了這座城市的迅速沒落,並再也沒有恢復。到西班牙人在16世紀征服尤卡坦的時候,城市中心已經被很大程度地遺棄而成為了廢墟。

名稱來源

瑪雅語"Chich'en Itza"的意思是「在伊察(人)水井口」。這一名稱在前哥倫布時期是通用名稱,同時該城市在古代史料中也被稱為Uucyabnal,即「7個偉大的統治者」。奇琴伊察的名稱在西班牙語等語言中寫做Chichén Itzá,表示名稱兩個部分的重音都在最後一個音節上。而在猶加敦馬雅語中(在該地區至今仍被使用,自16世紀以來用羅馬字母書寫),這一重音遵循該語言的標準規律,所以書寫時不加變音符號。兩種書寫方法都得到了相關文獻,包括學術作品的證實。其他語言中通常使用更嚴格的變音符號,寫做Chich'en Itza。這一形式保留了[ch'] 和 [ch]在音位上的區別,因為代表(水)井的字根ch'en開始於齒齦擠喉後塞擦音(國際音標[tʃʼ]),而不是清齒齦後塞擦音([tʃ])。

現代考察

1839年,美國旅行作家本傑明·諾曼(Benjamin Norman),以及第二年的約翰·羅伊德·施特芬斯(John Lloyd Stephens)到奇琴伊察進行了考察並發表了記錄[1] 。之後的幾十年裡其他的探險隊對遺蹟進行了更多的考察。1895年美國駐尤卡坦副領事愛德華·赫伯特·湯普森(Edward Herbert Thompson)購買了包括奇琴伊察遺址在內的奇琴莊園(Hacienda Chichen),並接下來花了30年時間對其進行業餘興致的考古挖掘,並從聖井中打撈出了第一批手工藝品。卡內基研究院和墨西哥政府在從1924年起的20年裡,由Sylvanus Morley帶領對遺蹟進行了發掘和修復,包括對武士神廟的修復。1961年和1967年,墨西哥國家人類學與歷史學研究所(INAH)對聖井進行了兩次打撈。1980年後,INAH對更多的建築進行了發掘和修復。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2] 。在近1000年的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從當地的石制遺蹟和藝術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瑪雅人、托爾特克人和阿茲特克人的世界觀和宇宙觀。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融合在一起,使得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托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該遺址中有幾個建築被保留下來,其中包括勇士廟、城堡和被稱為「蝸牛」的圓形天文台。

視頻

瑪雅古城奇琴伊察,橢圓形天文台觀察太陽或月亮恆星和行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