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奔流不息》,出版社: 華夏出版社,ISBN:9787508093611。

華夏出版社成立於1986年,是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所屬的我國唯一一家以中國殘疾人事業出版與大眾出版相結合的綜合性出版社,辦社宗旨為「傳播人道主義、弘揚華夏文化[1]」、「出書、出人、出思想」。華夏出版社以專業出版為特色,兼顧大眾出版與教育出版,在經濟、管理、西方哲學[2]、傳播學、社會學、人類學、醫學等專業出版門類形成了主題系列,規模優勢與品牌優勢。

目錄

內容簡介

該書為張書雲個人散文集,匯集了作者多年來有關人物、敘事以及遊記、觀感等類散文共62篇。從中可以一窺作者跨度幾十年所親歷的人生事,從童年到青少年,從中年到老年,從家庭到社會,從農村到城市,從學校到機關,從工作到退休,從愛讀書到愛寫作,以致走向文壇。本書涉及方方面面,內容翔實,豐富多彩,不乏,頗具可讀性和啟迪性。

作者介紹

張書雲,生於1945年12月,河北省任丘市人,1968年大學畢業。曾在唐山軍墾農場勞動鍛煉,在從事公安工作及社科研究工作,副高職稱。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發表作品,陸續見諸《紀事》《日報》《中國花卉報》等報刊上,有知識性文章登在《世界知識》等期刊上;另有詩詞被收錄在《中國老年詩詞藝術全集》等圖書中。喜讀散文、尤喜老舍、孫犁、畢淑敏等名家作品;愛結伴旅遊自由行,在大半個中國及英、美、加等國留下了足跡;退休後亦愛蒔弄花卉。

序 言

蘇瑞常

朱自清曾說,文學作品之所以吸引人,「因由卻在情感的濃厚」。作者自始至終都是在用真情、深情在寫作,能給人豐富的精神滋養。

在《我的父親》《回憶父親》等文中,作者以真摯的情感回顧了平凡的工人父親不平凡的一生。她寫道:父親感覺新中國帶給他的幸福太多,他永遠報答不完,就用「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來回報。父親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數月前調到通用機械廠開始,直到1957年7月,八年間沒休過夫妻兩地分居的探親假,連續十年出全勤。為了「多、快、好、省」地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他潛心鑽研鉗工技術,搞了數不清的創造發明,技術革新一項接一項,年年被評為先進生產者,帶領班組年年提前超額完成任務,還光榮出席了新中國次全國勞模群英會,受到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他謙虛低調,從不沾沾自喜、誇誇其談。他說:「共產黨、讓千千萬萬勞苦大眾擺脫了剝削和壓迫,我這點成績算得了啥?再說,國家給予我的已經太多了。」父親高尚的品格、純樸的話語,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作者姐弟四人。

在《奶奶》一文中,作者寫道:「一天,令我驚訝的事情發生了,我給奶奶洗腳時,發現奶奶的雙腿一摁一個坑。奶奶浮腫啦!我心裡一陣酸楚。奶奶為了讓我們多吃一點,自己節衣縮食,竟患上了浮腫病。但奶奶不顧自己的身體,繼續日復一日地為我們操勞着。我知道,這病是看不好的,只能靠增加營養得到緩解,可我們上哪裡去弄營養品啊?」對奶奶的一片深情噴涌而出。

在《我為站崗》一文中,作者寫道:「忘不了,忘不了您的故事和影像太多太多,九天九夜說不完,大地作紙、大海作墨寫不完,給您的頌歌滔滔黃河、滾滾長江唱不盡。您的離世,是國人撕心裂肺的痛、綿綿無期的痛。真是『天不能死地難埋啊』!」短短几句,寫出了對周的無比熱愛和扼腕痛惜。2010年《日報》副刊部發起「我的公園記憶」徵文,作者寫了《「跟着」週遊園》的回憶文章並刊登於2011年1月6日的《日報》副刊,以深情的筆觸描述了在勞動人民文化宮偶遇無比崇拜的領袖的短暫時光。

作者對共產主義學說的創始人馬克思也非常崇敬,在當今這個浮躁的時代顯得非常難能可貴。她曾獨自赴英國倫敦旅遊並冒雨去倫敦城北拜謁馬克思陵墓,回國後寫了《馬克思墓前的遐思》一文,表達了自己對馬克思的崇敬和懷念。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夕陽是觀景時。作者退休後幾乎走遍了神州大地,游名山大川,看人文景觀,體驗風土人情,從北端的東三省到南端的海南島、從渤海之濱到西南邊陲,她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跡。作者還遠赴美國、和英國等國,感受異域歷史文化。每到一處,她細細觀賞之後,都會選擇性地做筆記、寫感受,成就了一篇篇遊記。她習慣用心思索,融入了自己真情實感,常常落筆成趣,文字意境深遠,引人遐思。作者還以多年從事社科研究的獨眼光,透過社會現象觀察透視背後的本質,比如她曾在冬夜看到紐約街頭冒着蒸汽的井蓋上睡着人,便問女兒是怎麼回事,深刻領悟了美國底層民眾生活的悽慘和無奈。這大概就是作家畢淑敏所推崇的「帶着靈魂」去旅行吧!

這本散文集不但寫了親情、友情、師生情,還熱情謳歌了大自然的美麗和慷慨。在《家有花園》一文中,作者把花兒視為自己的朋友、伴侶,除了以優美生動的文字栩栩如生地描述了她們的多姿多彩,還情不自禁地探索她們的秉性與征。她年逾古稀,樂觀瀟灑,豐富,善於發現和享受世界的美好,正如她所說的,「每天走進『花園』,就像吃了開心果」。

作者的建築師女兒林皓在百忙中還為媽媽的散文集手繪了多幅簡筆插圖,用筆細膩,韻味濃郁,頗有藝術感染力。圖文並茂不僅使得該書更加賞心悅目,也體現了她們的母女情深。女兒聰慧優秀,曾留學美國,畢業後毅然回國效力。作者有三篇文章是專寫女兒林皓的,不但描述了她們母女的深厚情感,也由衷讚賞了林皓的勤奮努力和報國之志。

近些年來,書雲女士健康狀況欠佳,但她仍以頑強的毅力辛勤筆耕,像園丁培植苗木花朵一樣,用汗水和心血澆灌自己的每一篇文章。書雲編輯完成書稿送達我的案頭時,正值春暖花開,我細細讀來,字裡行間仿佛散發着百花園裡的芬芳,春風撲面,沁人心脾。

丁酉雞年是書雲女士的本命年,在其作品即將出版之際,我衷心祝願她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繼續勇往直前,更上一層樓,為文壇貢獻佳作,為人生增添色彩。

2017年5月18日於上海

參考文獻

  1. 文化的概念是什麼,設棧,2019-11-28
  2. 哲學是什麼,藝考網,201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