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奚仲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奚仲山

來自 棗莊市人民政府 的圖片

中文名:奚仲山

又 名:又名

千山頭、青山頭

地 處:地處山東省

棗莊市薛城區

海 拔:海拔233.5米

奚仲山,又名千山頭、青山頭,地處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陶莊鎮吳村正北,海拔233.5米。歷史悠久,勝跡眾多,峰巒向東綿延百里,故稱「千山頭」,素有「仙山」之稱。 [1]

奚仲山簡介

山西南有古奚邑遺址,山西繡球山有奚仲墓,其側有冉求墓。奚公山深處有奚仲造車遺址。後人為紀念這位偉大的發明家,在造車處建造成車服祠,其遺址尚存。

奚邑故址南之奚村、後灣、前灣、河北莊等村平原上、有灰層、灰坑,並發現火種,多處散落有陶片、石斧、打擊器,被市政府定為大汶口文化遺址。

奚仲山主要景點

奚仲墓、奚公祠、冉求墓、范蠡廟等。

陶莊鎮:

陶莊鎮,位於薛城區北部,總面積80平方公里,總人口10萬,轄30個行政村,1個街道辦事處,13個居委會。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夏商先賢奚仲、仲虺在此留下了永放光輝的足跡。 礦產資源豐富,早在元、明時期就有人在此採煤,1920年中興公司在此開礦,並建有專用鐵路運營線,因此,陶莊贏得了「小窯」的美譽,並成為棗莊市最早的兩個建制鎮之一;已探明的資源還有石灰石、鋁土、陶土、磨石、煤矸石等30多種礦藏,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便利。陶莊鎮地處棗(莊)薛(城)滕(州)經濟帶腹地,面臨交通大動脈京滬鐵路和104國道,南距京福高速公路開口處僅10公里,境內有棗薛鐵路、棗薛公路、店韓公路、山官公路等國道、省道縱橫交織,有與徐州鐵路局合建的50萬噸的鐵路貨場,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絡,功能可輻射到徐州、臨沂、濟寧等地,是本地區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

自然環境優越,農業生產便利。陶莊鎮位於棗陶盆地西部,北靠千山山脈,面對平原,氣候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源豐富,境內盤龍河、十字河長年流水不斷,農業生產連年豐收,有薛城糧倉的美譽;建有長毛兔、肉鴿、生豬、牧草、蔬菜和果品等生產基地,有油桃、金太陽杏、黃金梨等50多種名優稀特蔬菜、林果新品種;庭院經濟繁榮,畜牧小區眾多,畜禽存養量達300萬頭(只)。

城鎮基礎設施齊全,服務功能完善。駐地開發商貿房15萬平方米,街道硬化、美化率100%,形成了「三縱三橫一外環」的城建格局。有大型農貿市場3處,工業園3處,有魯南地區鄉鎮級規模最大、標準最高的商貿園區,商品交易活躍,集貿繁榮。城區建有鎮、礦供水廠,日供水20000立方米,自來水普及率達95%;通訊網絡發達,建有全市一流的鄉鎮郵電大樓一座;電力充足,建有35千伏農電變電所1處,熱發電廠1處,礦區變電所19處;醫療衛生條件優越,棗礦集團中心醫院、陶莊中心醫院醫療設備齊全,醫療水平省內一流;鎮內教育發達,設有中專1處,中學3處,小學及幼兒學校16處;文體設施齊全,文化事業繁榮,建有影劇院3個,文化館3個,體育館4個,有線電視台2個,有線電視入戶率達80%以上;生活環境優美,建有占地80畝的「浸月山莊」公園和占地30多畝的龍泉廣場。

參考來源

  1. 奚仲山, 棗莊市人民政府,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