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奚琴
|
|
|
奚琴又稱二胡,始於唐代。奚琴能機動靈活地演奏各種樂曲,聲音抑揚頓挫,連續自如,能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特別用其演奏出的滑音,幾乎就是語言聲腔的再現。
簡介
奚琴
奚琴,拉弦樂器。始於唐代,又稱稽(同奚)琴。歷史悠久、形制古樸。發音柔美,音色動聽。可用於獨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
福建奚琴
福建奚琴主要見於泉州南曲的二弦、莆仙戲的尺胡、薌劇的大廣弦。琴筒式用整塊木頭挖空而成,而且其栓子裝在琴筒的右方,琴弦裝於手把之處。
歷史淵源
唐宋時期
奚琴在唐宋時期,既是拉弦、又是彈弦樂器,兩種演奏方法兼而有之。與陳暘同一時代的北宋文人歐陽修,在他的《試院聞奚琴作》一詩中寫道:「奚琴本出胡人樂,奚奴彈之雙淚落」。演奏方法則是彈撥,沒有「用竹片軋之」的含意。在另一首詩中有着頗為詳盡的記載:「奚人作琴便馬上,弦以雙繭絕清壯。高堂一聽風雪寒,坐客低回為悽愴。深入洞簫抗如歌,眾音疑是此最多,可憐繁手無斷續,誰道絲聲不如竹。」這裡顯然描寫的是兩弦彈撥樂器奚琴。可見,唐宋兩代,奚琴正處於由彈弦樂器向拉弦樂器過渡的時期。
宋代
宋代的奚琴又稱稽琴。宋代高承公元1080年撰輯的《事物紀原》中有:「杜摯賦序曰:秦末人苦長城之役,弦鞀而鼓之,記以為琵琶之始。按鞀如鼓而小,有柄,長尺余。然則擊弦於鼓首而屬之於柄末,與琵琶極不仿佛,其狀今稽琴也。是稽康琴為弦鞀遺象明矣。」照此記述,稽琴在北宋之時,仍靠彈撥琴弦來發音,而不是軋弦發音的拉弦樂器。在宋代陳元靚《事林廣記》(卷八)中,則明確地記載着稽琴是拉弦樂器。文中說:「稽琴本稽康所制,故名稽琴。二弦,以竹片軋之,其聲清亮。」把稽琴歸於公元3世紀的稽康所制,顯然是偽托古人的一種附會,這可能是陳氏效其「阮咸造阮」之說吧。同是宋人,又同是記述稽琴,卻記載着兩種不同的演奏方法。這充分說明,宋代稽琴仍處於由彈弦樂器向拉弦樂器的過渡階段。
宋代晚期
宋代晚期,中國北部邊疆地區已經開始使用以馬尾作為弓毛拉弦擦奏的樂器了。在陝西榆林石窟第十窟的壁畫中,畫有一飛天用馬尾弓拉奏卷首、二軫、二弦、圓筒形琴筒的樂器。在山西省繁峙縣岩山寺的經幢(為「特賜廣濟大師之塔」)上,有一線刻樂器圖形,一人正盤腿而坐,手持馬尾弓拉奏。
南宋之時
南宋之時,奚琴類拉弦樂器開始走上發展時期。中國大批製造樂器用的絲弦,也始於南宋遷都臨安(今杭州)之際,故絲弦有「杭弦」之稱。在當時文人的筆記、小說里也不時提及,在《綠窗新語》中的「金彥遊春遇春娘」故事裡,就寫有:「金彥與何俞出城西遊春,見一庭院華麗,乃王太尉莊。貫酒坐閣子上,彥取二弦軋之,俞取簫管合奏。」這「二弦」即是與奚琴形制十分相似的拉弦樂器。
明代
明代,奚琴類拉弦樂器隨着戲劇和曲藝的興起而有所改進和發展,演奏形式也多種多樣。從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尤子求的《麟堂秋宴圖》畫卷中,就可以看到一種由奚琴、簫管和拍板三種樂器組成的合奏形式,圖所繪的奚琴,是龍首、卷頸、二弦、馬尾弓,而且有了用以固定弦長的千斤。這在陳暘《樂書》中的奚琴圖是沒有的,但也保留着奚琴的較短琴筒、置軸方向和拴弦方法。它較南宋《綠窗新語》中的二弦有了較大進步。
製作工藝
奚琴的製做工世非常講究,歷代的制琴工匠均採用長白山一帶的木質和木紋均特別好的刺楸木做振動面板,用內徑10厘米的毛竹做琴筒,用蠶絲做琴弦,用馬尾和細竹杆做琴弓子。後來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實踐和創新,逐漸用梧桐木代替刺楸木做振動面板,用鋼絲代替蠶絲做琴弦,演奏方法也有了改進,由「抓弦奏法」改為「手指按弦法」,同時汲取了小提琴的演奏手法,使其演奏效果更佳。
傳統的奚琴,形制與漢族的中音板胡較為近似,但琴筒不使用椰殼。它由琴筒、琴杆、弦軸、千斤、琴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組成,全長80厘米~84厘米。琴筒用竹筒或木料製成,多使用毛竹或花梨木、色木製作,有長筒形和半球形兩種,上、下開有插入琴杆的方孔,筒前口蒙以桐木薄板為面,筒後口置音窗或敞口。琴杆又稱立竹,原多用生長年限較長、竹節較多的烏斑竹製作,以較粗的竹根部位作為琴頭,琴杆上端隨竹節自然向後彎曲,呈錐形倒向插入琴筒中。弦軸又稱周兜,為木製圓錐體,兩個弦軸呈橫八字形插入琴杆上端,較粗的軸頂部位用於張弦。最初不設千斤,只琴筒面板正中置琴馬,張兩條較粗的絲弦。琴弓用木製弓杆,兩端系以馬尾為弓毛,夾於兩弦間拉奏;現代的奚琴,琴筒多呈長筒形,仍使用毛竹筒製成,琴杆改為用花梨木或色木製作,杆的上端呈彎月狀向前或向後彎曲,兩個弦軸改為從前方平行插入琴杆上端,軸頂張弦部位旋成葫蘆形,也有的弦軸是從後面平行插入琴杆的。[1]
參考文獻
- ↑ 棒棒噠!朝鮮族「奚琴藝術」和「百種節」入選國家級非遺名單,網易號2020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