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貞子的功效與作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女貞子的功效與作用女貞子為常用中藥。始載《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1]
別名:冬青子。
來源:為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女貞(別名冬青)的乾燥成熟果實。多為栽培,亦有野生。
產地:主產於華東、中南以及西南等地區。
性狀鑑別:果實呈卵圓形,有的稍彎曲略呈腎形。長5~10毫米,直徑3~5毫米。外果皮薄,藍黑色或棕紫色,多數極皺縮,少數鼓泡狀。一端具淺棕色小點狀柄痕或帶有殘存萼片及殘柄。剖開後多數為單仁,如為雙仁,則由分生的果內皮隔開。中果皮棕色,質鬆軟,多貼附於外果皮上。內果皮木質,略似稻殼,黃色,易縱向剖裂,內含種仁一枚。種仁橢圓形,彎曲,兩端略尖,背面隆起,腹面凹入或略平坦,被棕黑色種皮,有縱棱,及凹溝數條。質堅硬,折斷面乳白色。氣微,味淡微苦澀。以顆粒大、肉厚、藍黑色者為佳。
藥理作用:
1、強心。與所含的齊墩果酸有關。
2、通便。緩下,與所含的右旋甘露糖醇有關。
3、滋養。與所含的油酸、亞油酸等有關。
此外,近年來的研究還初步發現了女貞子的水浸劑能抑制動物某些移植腫瘤的生長。
炮製:加黃酒蒸後曬乾。
性味:甘、苦、平。
歸經:入肝、腎經。
功能:滋補肝腎,強腰膝,明耳目,烏鬚髮。
主治:陰虛內熱,腰膝酸軟,耳聾目暗,鬚髮早白,心悸失眠等症。
臨床應用:用於眼科較多。
1、治中心性視網膜炎、早期老年性白內障,有肝腎陰虛表現、視力減退、眼花的患者。配杞子和六味地黃湯,方如網膜炎方。
2、治腎陰虛,頭昏目眩、腰膝酸軟、肢體乏力、鬚髮早白,常配蕤仁肉,木蝴蝶、菟絲子等,或配旱蓮草,方如二至丸。
又據報道,近年來試用女貞子90g、龍葵60g,水煎服,對提高血中白細胞數有一定幫助。
用量:6~15g。
處方舉例:網膜炎方:女貞子9g、杞子2g、熟地15g、雲苓15g、澤瀉9g、丹皮6g、山萸肉9g、淮山藥12g,水煎服。
二至丸:女貞子、旱蓮草各15g,水煎服。
註:木犀科女貞子,別名冬青子,與冬青樹的果實冬青子,屬於同名異物,有的地區常相互混淆。
據湖南《藥物志》第一輯第21頁,附註記載,湖南省以女貞子與冬青子混用,效果同。
浙江《中藥手冊》第三集第136頁註記載,浙江所用女貞子常與冬青的果實相混,實際兩者非同科植物,前者乾燥的果實呈紫黑色,後者呈紫褐色,顆粒較大。
又據《中藥志》第二冊35頁,附註記載:在四川、湖南地區尚生產一種女貞子,其生藥為向一側彎曲的短圓柱形,常有殘留的花萼及果柄,長3~6毫米,直徑2~3毫米。表面深棕色,有明顯的縱皺,中果皮不發良,種子瘦小,其原植物尚未確定,有待進一步研究。
按《中國高等植物圖鑑》介紹:冬青科植物系多種冬青樹的果實,為核果,呈類球形,成熟後有紅有黑,黑含分核數枚(4枚以上),核殼骨質堅硬,背面有一深溝。按此特徵可與女貞子區分。關於其療效是否相同,尚待研究,不應同稱冬青子混淆使用。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