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妙因寺 (永登連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妙因寺

圖片來自trip

妙因寺,原名大通寺,位於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縣城魯土司衙門西側,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

歷史

妙因寺位於連城魯土司衙門旁邊。據明朝大通考取科舉探花黃諫所作《景泰元年敕賜大通寺記》載,第三世魯土司魯賢的弟弟剌斡羅祝思早年出家,成就很高,又恰逢連年發生旱災,魯賢乃在其弟的宅院旁邊修建佛寺作為禪修之所,根據《白蓮妙樹寺志》與《安多政教史》中記載,請來據傳是由帝洛巴製作的持金剛像,將其供奉於其宅旁小佛堂。

該寺建於明朝宣德二年(1427年),原被稱為「代塘多傑羌」,明朝正統七年(1442年)請明朝英宗帝欽賜名為「大通寺」(te thung dgong),為瞿曇寺屬寺[1]

清朝光緒年間,該寺改稱「妙因寺」。[2]

1958 年寺內僧眾被迫離寺,1982 年又重新開放,1996 年,妙因寺作為魯土司衙門的一部分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

妙因寺現存建築有山門,以及鷹王殿、金剛殿、塔爾殿、古隆官殿、萬歲殿、禪僧殿、大經堂和多傑羌殿共八座佛殿,其中萬歲殿和多傑羌殿擁有豐富的雕像與壁畫,在佛教藝術與流傳上有重大意義。

萬歲殿

建於1427年,康熙年間重修,是妙因寺現存最早建築。坐北朝南,面開三間、進深三間,有副階周匝重檐歇山頂。現主供佛像為三世佛,原並供有明太祖畫像以及「當今皇帝萬歲萬萬歲」之牌位,故稱為萬歲殿[3]。大殿東、西、北三面有壁畫相連,北壁靠近後門西側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東側為千手千缽文殊菩薩畫像,東西壁繪有五尊菩薩裝的密教尊神,而接近大殿入口的南邊繪有四臂大黑天,東壁南邊為寶帳護法,根據繪畫風格和顏料,顯示可能是清末重繪過[4][5]。殿頂由168塊天花組成,繪有佛像、菩薩像和曼荼羅,根據其繪畫風格推定是明代作品[6]。外壁迴廊也有壁畫,東壁和西壁共同構成一組完整漢地傳統的佛傳故事,以青綠山水畫構圖為主,以樹木、溪流、山來分割故事場景。

多傑羌殿

1471年建,位於萬歲殿北方,坐北朝南,又稱為德爾金殿、持金剛殿。坐北朝南,面開三間、進深三間,單簷歇山頂。現供奉釋迦牟尼佛像和文殊金剛二菩薩像,兩側則以一尊十一面觀音為首,分列菩薩四尊,末端則分別有馬頭明王閻魔二像;東西北三壁還有小龕,供奉大威德金剛、上樂王佛、四臂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吉祥天母四大天王等銅像,殿內銅像在1958年被破壞,但已重修。

東西兩壁靠近門口還有四大天王的壁畫,殿頂與萬歲殿類似,共繪有196個曼荼羅,幾乎涵蓋所有常見尊神題材,如:秘密集會曼荼羅、大威德金剛曼荼羅、十一面觀音曼荼羅、五守護尊曼荼羅、空行母曼荼羅、數種金剛薩埵曼荼羅以及九尊無量壽佛曼荼羅等等[7],這些繪畫作品,多為清代作品[8],建築內外還保留了刻有各式花紋、佛像等紋飾的磚雕

參考文獻

  1. 鍾子寅. 甘肅永登魯土司妙因寺與《金剛鬘》教法在安多的傳播. 法音. 2013, (6): 36. 
  2.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至第五批)·第Ⅲ卷. 文物出版社. 2004: 454. ISBN 7-5010-1525-2. 
  3. 鍾子寅. 甘肅永登魯土司妙因寺與《金剛鬘》教法在安多的傳播. 法音. 2013, (6): 36. 
  4. 羅文華; 文明. 甘肅永登連城魯土司屬寺考察報告.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10, (1): 62. 
  5. 雷勇; 文明; 成小林. 甘肅省永登縣連城魯土司屬寺壁畫的科學分析和時代研究.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12.03, 160: 137. 
  6. 羅文華; 文明. 甘肅永登連城魯土司屬寺考察報告.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10, (1): 64. 
  7. 羅文華; 文明. 甘肅永登連城魯土司屬寺考察報告.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10, (1): 67-68. 
  8. 張雅靜. 故宮博物院藏五守護佛母圖像解讀.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15, (4):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