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妙玉與賈寶玉的關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樓夢妙玉喜不喜歡賈寶玉?

關於妙玉和賈寶玉的關係,是很值得玩味的。他們的感情,其實就是一種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在《紅樓夢》芸芸眾生充滿欲望和絕望的男歡女愛中,因了這種感情的獨特,雖然着墨不多,反而顯得出類拔萃,值得擊節讚嘆。說實在的,只有妙玉和賈寶玉的感情帶有純粹的欣賞和關注的成分,而沒有一絲一毫的占有的成分。而很多時候,這種感情,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簡直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我說,賈寶玉這廝,是很有福的。他不僅得到了林黛玉的感情,贏得了薛寶釵的關愛,而且還有與妙玉的精神交流。真是羨煞人也!

紅樓夢妙玉喜歡寶玉嗎 妙玉與賈寶玉關係

關於賈寶玉和妙玉的感情的描寫,其實不多,就是三段。

第一段就是小說第四十一回妙玉與賈、林、薛品茶。賈母帶領眾人到櫳翠庵,妙玉悄悄拉了黛玉和寶釵去吃「體己茶」,寶玉不甘心,也尾隨了過來。妙玉把兩隻珍貴的茶杯分別了給了黛玉和寶釵,卻見她:

仍將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隻綠玉斗來斟與寶玉。寶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兩個就用那樣古玩奇珍,我就是個俗器了?」妙玉道:「這是俗器?不是我說狂話,只怕你家裡未必找的出這麼一個俗器來呢!」寶玉笑道:「俗語說:『隨鄉入鄉』,到了你這裡,自然把這金珠玉寶一概貶為俗器了。」妙玉聽如此說,十分歡喜,遂又尋出一隻九曲十環一百二十節蟠虬整雕竹根的一個大盞出來,笑道:「就剩了這一個,你可吃的了這一海?」寶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雖吃的了,也沒這些茶你遭塌。豈不聞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你吃這一海,更成什麼?」說的寶釵、黛玉、寶玉都笑了。妙玉執壺,只向海內斟了約有一杯。寶玉細細吃了,果覺輕淳無比,賞讚不絕。妙玉正色道:「你這遭吃茶,是托他兩個的福,獨你來了,我是不能給你吃的。」寶玉笑道:「我深知道,我也不領你的情,只謝他二人便了。」妙玉聽了,方說:「這話明白。」

這段話里,一個非常反常的舉動就是,素來有潔癖的鄙視男人的妙玉見寶玉跟了來,非但不反感,而且把自己喝茶的杯子綠玉斗給寶玉喝,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劉姥姥喝過的茶碗,妙玉是要扔了的。這說明在一貫清高怪癖的妙玉眼裡,賈寶玉不僅是個人物,而且是個可以和自己同飲甚至使用自己體己物件的人物,注意,茶杯是口舌接觸之物,妙玉把自己天天口舌接觸的茶杯給寶玉喝其實是有很深的暗示意味的。可是,呆子寶玉卻不知好歹,說出「他兩個就用那樣古玩奇珍,我就是個俗器了?」的蠢話來。把妙玉一番苦心都枉費了,所以妙玉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呵呵。好在這呆子很懂女人心,立即「順毛抹」,把妙玉逗得轉怒為喜了。而作為報復,妙玉用一個大盞把寶玉比作了牛和騾子。這時的妙玉,那裡像個伴着古佛青燈的尼姑,分明是一個聰明可愛的多情少女呢。而且,妙玉最後還要嚴正的指出,賈寶玉得品好茶,是沾了黛玉和寶釵的光呢。好個不依不饒的女孩,其實妙玉對賈寶玉的報復,和她要把自己的茶杯給寶玉喝一樣,都是出於一種珍重,一種純粹的沒有厲害關係的珍重。寶玉最後的對答也深得妙玉的心,我也不領你的情。

也因此,我也疑心,妙玉開始要把黛玉和寶釵請過來喝茶,一方面是因為薛林二人出類拔萃,另一方面還是有點「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的,因為妙玉不可能不知道,寶玉是黛玉和寶釵的跟屁蟲。這兩人來了,寶玉焉能不來。所以那句「你這遭吃茶,是托他兩個的福,獨你來了,我是不能給你吃的」的話,似乎也有點「此地無銀」和「欲蓋彌彰」的味道了。好一個深心的女孩,她對於感情的品味,竟然是那麼的純潔。

應該說,這一段是賈寶玉和妙玉感情的第一次交鋒,交鋒下來,打了個平手,卻已成知己矣。

第二段就是小說第四十九回至五十回大觀園重開詩社,寶玉被罰雪中折梅。先是賈寶玉在雪中「順着山腳剛轉過去,已聞得一股寒香撲鼻,回頭一看,卻是妙玉那邊櫳翠庵中有十數枝紅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顯得精神,好不有趣。寶玉便立住,細細的賞玩了一回方走。」

可別小看了這一段話,其實是曹雪芹非常善用和慣用的「跳躍式虛寫」手法。這一段文字已經透露出了賈寶玉和妙玉相知的程度已經非常深而且非常純潔了,就猶如大雪天爛漫的梅花,清新自然,善心悅目。果然,其後便有李紈罰寶玉去翠櫳庵折梅,原話是這樣的:

「我才看見櫳翠庵的紅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插在瓶。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他,如今罰你取一枝來插着玩兒。」眾人都道:「這罰的又雅又有趣。」寶玉也樂為,答應着就要走。湘雲黛玉一起說着:「外頭冷得很,你且吃杯熱酒再去。」於是湘雲早熱起壺酒來了,黛玉遞了個大杯,滿斟了一杯。湘雲笑道:「你吃了我們這酒,要取不來,加倍罰你!」寶玉忙吃了一杯,冒雪而去。

很顯然,妙玉的梅花可不是人人都能隨便折取的,可是寶玉卻「樂為」。難度很大的事情他卻願意干,為什麼?因為賈寶玉了解妙玉,知道他是可以取到梅花的。可不,不一會兒,梅花取來了:

一語未了,只見寶玉笑欣欣擎了一枝紅梅進來。眾丫鬟忙已接過,插入瓶內。眾人都道:「來賞玩!」寶玉笑道:「你們如今賞罷,也不知費了我多少精神呢。」[1]

曹雪芹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祖籍存在爭議(遼寧遼陽、河北豐潤或遼寧鐵嶺),出生於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而逝。關於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說。[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