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姚安龍華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姚安龍華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姚安龍華寺,俗稱-寺,位於姚安縣城北12公里的光祿鎮西山麓。西山形如游龍盤旋,山仞重巒突兀,此山民間稱龍華山。龍華山,鬱鬱蔥蔥,栗樹、茶樹、菩提樹、蒼松翠柏,競相聳立,高峻挺拔,龍華寺就在險峻的叢林之中。龍華寺原址名臥佛庵,始建於公元907-923年(即後唐天祐年間,蒙詔世隆時期)據清郡人河南光山縣蔡龍松所撰《重修龍華山-寺碑記》載:「一日夜間,因有神僧到此拜佛,半夜即去,由此,大理僧人知聰即結庵於此,勤修戒律,開山創寺,後人稱為古剎。」[1]

基本介紹

龍華寺在紹興市區都泗門內,俗稱龍王塘、南朝宋元嘉二十四年(447)吏部尚書江夷建、夷:濟陽考城(今河南民權人)。夷父江彪東晉永和中任會稽內史、龍華寺寺地為其居宅。夷六世孫江總、為南朝陳尚書令(世稱江令)、文學家、於南朝梁太清(547-59)未避難會稽龍華寺內。據萬曆《紹興府志》:「在都泗門內,即陳江總避難所憩也。俗呼龍王堂。」《會稽縣誌》:「寺久而圮,萬曆二十六年寺僧如憫重修。康熙四年,僧茂生募資重建。」今存大殿,系清代建築。坐北朝南,三開間,通面寬13.10米,通進深14.30米,10檁。明間五架抬梁,前槽置雙步梁,後槽置雙步梁和單步梁各一。次間邊貼為穿斗式。硬山頂,屋脊已殘。為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景觀

寺面對秦望、旁池鄰盪、河環前後、左連廣寧橋、東接龍華小橋、微風細雨、繚繞煙波、皓月澄潭、水天一色、清幽宜人。江總名篇《修心賦》描述了龍華寺境和在寺中清幽的生活、「寺左江湖面山背壑、東西連跨、南北紆縈;聊與苦節名僧同銷日月、曉修經戒、夕覽圖書、寢處風雲、憑棲水月」。龍華殿宇高敞莊嚴、布設清雅整潔、卷帙豐富。殿中有十八羅漢畫像、據傳為五代前蜀畫家貫休傑作。入寺焚修禮佛者、多為文人雅士、有識信眾。但年長歲久、幾經興廢。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僧如網重修。清康熙四年(1665)僧茂生募修。乾隆(1736-1795)初、嘉慶六年(1801)、光緒二十二四年(1898)各有整修、民國6年(1917)作局部修繕。20年後寺有屋20間、又有前園後圃、但部分寺舍已作龍華小學農業倉庫的用房,抗日戰爭勝利後、南齊維衛尊佛造像移奉於寺內歷時十數年。1958年縣佛學會設於寺內、仍為佛教活動場所「文化大革命」初、佛像遭毀、寺舍作紅衛兵招待所。

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重修於二00七年元月正式對外開放、現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及西廂房等占地面積達45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500平方米,目前是紹興市區較大的寺院、兩大殿內佛像莊嚴、布局合理、天王殿前並有牌坊一座上有「龍華證道」「南朝古剎」。[2]

實用信息

  • 地址:楚雄州姚安縣城北12公里的光祿鎮西山
  • 類型:古蹟寺廟
  • 遊玩時間:建議2小時
  • 門票信息:門市價:2.0元

參考文獻

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