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姜半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姜半夏

姜半夏
原圖鏈接

姜半夏為常見中藥材,是半夏的炮製加工品。半夏是帶有毒性的一味中藥材,性味辛溫,因其味辛辣、麻舌而刺喉,具有"戟人咽"的刺激性,經炮製後得到的炮製品之一姜半夏毒性降低。

姜半夏的β-谷甾醇和琥珀酸的薄層層析結果呈陽性,鳥苷的含量不得少於0.004mg/g。功能為降逆止嘔。用於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生用外治癰腫痰核。注意: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

基本信息

藥品名稱: 姜半夏、 是否處方藥: 處方藥、 主要適用症: 降逆止嘔、 主要用藥禁忌: 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 藥品類型: 中藥。

產品簡介

自古以來,半夏被列為毒品類中藥,因其味辛辣、麻舌而刺喉,具有「戟人咽」的刺激性。經炮製後得到的炮製品之一姜半夏毒性降低,但由於其中的有效成分及刺激性成分不明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僅在半夏項下收載氨基酸的定性鑑別,未見有關姜半夏的質量標準報道。 以β-谷甾醇、琥珀酸和鳥苷為指標,採用薄層層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對收集的姜半夏進行質量標準研究,建立姜半夏的質量標準,以保證臨床用藥的質量。[1]

姜半夏炮製方法

自古以來,半夏被列為毒品類中藥,因其味辛辣、麻舌而刺喉,具有「戟人咽」的刺激性,內服必須經過嚴格炮製。國內半夏炮製方法很多,目前仍以《中國藥典》法及地方炮製規範的方法為主。由於傳統炮製工藝方法的局限,半夏姜制過程中存在易粘結、糊化、焦底;存在時間長、輔料用量大、勞動強度大、收得率低的缺點。為了改善姜半夏炮製的條件,在長期的炮製實踐中,總結出一個新的炮製方法,具體來看看:

取生半夏10斤,倒入缸內,用清水浸1天,撈入筐內,濾干水分,投入缸內,用明礬粉兩斤半,生薑兩斤半(榨汁)放鍋內醃1夜。次日加清水,高出藥物五寸左右,春冬醃30天,夏秋醃20天,取出淘淨明礬,換清水再漂,冬春漂7天,夏秋漂5天,每天換水,夏秋每天換水兩次,漂至無麻性撈起,日曬夜露7日,用甘草120克,炒枳實10克,陳皮15克,五味子15克,炒枳殼12克,薄荷12克,川芎10克,青皮15克,共煎濃汁,投入半夏內,使藥汁吸盡後,再用丁香15克,廣木香15克,白蔻10克,沉香3克,肉桂10克,砂仁15克,同研細末,放藥內拌勻曬乾。[2]

功效與作用

姜半夏 野生
原圖鏈接

1. 用於痰多咳嗽

半夏性燥而功能化痰,其所化之痰,以脾不化濕,聚而成痰者為主,為治濕痰的要藥,適用於痰濕壅滯、咳嗽氣逆等症,常與陳皮、茯苓等配伍;治痰多咳嗽,又常與貝母配伍應用。因其性溫,故又可用治寒痰,宜與白芥子、生薑等同用;因其化痰力佳,故亦可治熱痰與風痰,治熱痰可與瓜蔞、黃芩等配伍;致風痰,宜與天南星等同用。   

2. 用於胸脘痞悶,胸痹,結胸等症

半夏功能辛散溫通、化痰、燥濕,故可用於痰內阻、胸脘痞悶病症,可配陳皮、茯苓等同用;如寒熱互結,有可配黃芩、黃連、乾薑等同用,可收辛開苦降、散結除痞的功效(如半夏瀉心湯)。此外,又常用於胸痹疼痛,配瓜蔞、薤白等同用;治結胸症可與瓜蔞、黃連等同用。   

3. 用於癭瘤瘰歷、瘡瘍腫痛、梅核氣等症

半夏又能化痰散結,可用以治療痰濕結聚所致的癭瘤、瘰歷痰核、陰疽腫痛,或痰氣互結的梅核氣等病症。用治癭瘤瘰歷痰核,可與海藻、黃獨、貝母等配用。癰疽未潰者可用生半夏配生南星等同研,調醋外敷,有散結消腫的功效。用治梅核氣,可配厚朴、紫蘇等同用。[3]

標準研究

姜半夏

目的:建立姜半夏的質量標準。 方法:以β-谷甾醇、琥珀酸和鳥苷為指標,採用薄層層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對收集的姜半夏進行質量標準研究。 結果:暫定姜半夏的β-谷甾醇和琥珀酸的薄層層析結果應呈陽性,鳥苷的含量不得少於0.004 mg/g。 結論: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姜半夏質量標準,改變了過去僅依靠經驗和感官判斷的鑑定方法。

副作用

其中所含葡萄糖醛酸的衍化物有顯著的解毒作用,可使士的寧對小鼠半數致死量的值升高,對乙酰膽鹼也有解毒作用。

姜半夏的禁忌

姜半夏不宜於烏頭類藥材同用。其性溫燥,陰虛燥咳,血證,熱痰,燥痰應慎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