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姜建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畫家

姜建林 (1962,11—)筆名子越,浙江富陽人。擅長中國畫[1]

快速導航:榮譽記錄

中文名 :姜建林

出生地 :浙江富陽人

畢業院校:中國美術學院

出生日期:1962,11

職業 :中國畫

筆名 :子越

目錄 1人物經歷 2榮譽記錄 3相關延伸

人物經歷

姜建林(1962,11—)筆名子越,浙江富陽人。擅長中國畫。姜建林1998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國畫大專班,後一直致力於中國畫的研習和創作[2]

榮譽記錄

作品《花車圖》入選世界華人書畫展、《空谷》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並獲銀獎。作品《風枝宿鳥驚》入選2004年首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精品展[3]

相關延伸

藝術與其它意識形態的區別在於它的審美價值,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徵。藝術家通過藝術創作來表現和傳達自己的審美感受和審美理想,欣賞者通過藝術欣賞來獲得美感,並滿足自己的審美需要。除審

美價值外,藝術還具有其它社會功能,如認識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娛樂功能等。其中藝術的社會功能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而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歷史、了解人生,它不同於科學的認識功能。藝術的教

育功能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受到真、善、美的薰陶和感染,而潛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態度、價值觀念等的深刻變化,它不同於道德教育。藝術的娛樂觀念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而滿足審美需要,獲得精

神享受和審美愉悅,它不同於生理快感。對於藝術,通常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認識。 第一是從精神層面,把藝術看作是文化的一個領域或文化價值的一種形態,把它與宗教、哲學、倫理等並列。第二是從活動過

程的層面來認識藝術,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家的自我表現、創造活動,或對現實的模仿活動。第三是從活動結果層面,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品,強調藝術的客觀存在。

參考資料: 1. 姜建林資料 詞條標籤: 藝術家 人物

視頻

姜建林先生示範——鴛鴦(上集)2015年1月10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