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威廉·威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威廉·威靈 (1741年3月17日 - 1799年10月6日)是英國植物學家、地質學家、化學家、醫生和洋地黃生物活性的第一位系統調查員,基督教愛丁堡大學校友。

聖誕節是基督教最重要的節日,為慶祝耶穌誕生,定於每年的12月25日為聖誕日[1].12月24日通常稱為聖誕夜,一般教堂都要舉行慶祝耶穌降生的夜禮拜(根據聖經耶穌降生於晚上),禮拜中專門獻唱《聖母頌[2]》或《彌賽亞》等名曲。

簡介

威靈出生在英國什羅普郡,是一名外科醫生兒子。 他接受過醫生培訓,並於1762年至1766年於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學醫。他從1779年起在伯明翰綜合醫院工作。

威靈注意到了一個人的浮腫(因充血性心力衰竭而腫脹)在服用傳統草藥後得到了顯着改善;他也因認識到該混合物中的活性成分來自毛地黃植物而聞名。 現在這種活性成分被稱為地高辛(digoxin),以毛地黃的學名(digitalis)命名。 1785年,威靈出版了《關於毛地黃及其一些醫學用途》的論文,其中包含有關臨床試驗的報告以及有關洋地黃作用和毒性的說明。 在醫學和植物學之外,威靈在化學和地質學上也頗有貢獻。他曾嘗試在河邊礦物提取一種特殊的「元素」,後來被證實該「元素」實為無機化合物碳酸鋇。為紀念威靈的貢獻,正式發現碳酸鋇的德國化學家亞伯拉罕·戈特洛布·維爾納將其組成的礦物名為「Witherite"。

視頻

威廉·威靈相關視頻

舊約概論08(下)
汪蘇瀧 - 巴赫舊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