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實景圖)原圖鏈接來自 企租幫 的圖片

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1年3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更多的是着眼於產業發展規律。高新技術產業在發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對於「高新區」的介入甚至都細化到了產業的指導目錄,也就是說,哪個地方的高新區應重點發展何種產業,都有着明確的規定。

園區概況

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1年3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由國家科技部、山東省政府和威海市政府共同創辦,是全國三個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總面積140平方公里,海岸線46.5公里,轄初村鎮、怡園街道、田和街道,41個村、42個居委會,總人口32萬人。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4%;工業營業收入增長0.2%;工業利潤增長22.9%,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74.7%。

近年來,先後被國務院批准為「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被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園區」「國家留學人員創業園區」「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升級特色載體」「國家綠色園區」「山東省示範數字經濟園區」「山東省海洋信息技術與智能裝備特色產業園」「山東省外貿轉型升級試點園」。在全國169個國家級高新區最新排名中,位居第28位,位居國家高新區第一方陣

高新區發展歷程

高新區發端於1988年國務院啟動的「火炬計劃」,所以有的高新區起名為「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注意去掉了「新」字),比如「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間,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和對內改革的基本國策,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這一階段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資源、資金和廉價勞動力推動的粗放式增長模式。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於是1988年6月,總設計師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

「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該計劃的兩項核心內容就是「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創辦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在火炬計劃的推動下,各地紛紛結合當地特點和條件,積極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88年第一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北京誕生[2],當時名稱為「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簡稱北京試驗區。這就是大名鼎鼎「北京中關村」的前身。截止到目前,全國已有156家高新區。

視頻

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相關視頻

山東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有一處街道很繁華
登上高閣,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風貌,盡在眼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