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嬌慣的心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嬌慣的心靈》,副標題:「鋼鐵」是怎麼沒有煉成的?[美] 格雷格·盧金諾夫,[美] 喬納森·海特 著,蘇心 譯,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簡稱三聯書店) 是一家有悠久歷史的著名出版社[1]。它的前身是鄒韜奮[2]、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創立的生活書店、新知書店和讀書出版社。

內容簡介

幼兒園開始,孩子們的每一天都要受到父母的嚴格安排和設計。放學後,不再能自由玩耍,而要參加各種補習班以及其他有人組織並監管的活動,W一的目的就是要超過其他孩子。

生於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卻慣於在社交媒體構築的虛擬世界裡尋找意見的共鳴,面對不同的觀點和立場,他們往往用舉報的方式來消除自己的不安全感。

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美國青少年患抑鬱症和焦慮症的比例大幅激增,自殺率呈現急劇上升的趨勢。心理焦慮,已經成為大學生尋求心理治療的首要問題。

與其為孩子鋪好路,不如讓孩子學會如何走好路。有些善意的保護可能會適得其反,過度保護和過度教育,反而會讓我們的孩子成為「脆弱的一代」。這不能簡單歸咎於父母和教育管理者,更不能歸咎於「嬌慣」的孩子,全社會應共同反思和努力做出改變。

作者介紹

格雷格·盧金諾夫,美國個人教育權利基金會(FIRE)主席,兼任首席執行官。先後畢業於美利堅大學和斯坦福大學法學院,關注大學言論自由以及高等教育環境中的第一修正案議題。著有《自由的忘卻:校園審查與美國辯論的終結》。

喬納森·海特,1992年獲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現執教於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托馬斯·庫利倫理領導力講席教授。著有《正義之心》和《象與騎象人:幸福的假設》,TED大會演講人。

田雷,華東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雅理譯叢」主編。先後畢業於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耶魯大學法學院。近期出版譯著《我們的孩子》。目前正與幾位年輕的朋友共同編輯「雅理讀書」微信公眾號(yalipub)。

蘇心,清華大學中文系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

參考文獻

  1. 歷史足跡,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 「出版事業模範」鄒韜奮,人民網,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