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婺川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今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在元代,至元年間,因婺星飛流化石改"務"為"婺",即婺川縣,屬思州軍民安撫司。

自隋開皇19年(公元559年)置縣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素有"仡佬之源、丹砂古縣"的美譽。[1]

名字來源

務川歷史悠久,轄地秦朝時期屬巴郡,漢朝時期屬涪陵。隋朝時期,隋文帝楊堅開皇十九年(599年)始置務川縣。這是務川縣縣名之始,至今已有1400多年。

唐朝時期,唐高祖李淵武德四年(621年)置務川郡,領務川、涪川、扶陽三縣,不久改為務州。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四年(630年)改務州為思州。

北宋時期,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廢思州,並把務川縣降為務川城。南宋時期,宋高宗趙構紹興二年(1132年),復建思州並重置務川縣。

元朝時期,第一代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年間,因婺星飛流化石降到此地,改"務"為"婺",即婺川縣。至此,一直到新中國建國初期,婺川縣隸屬關係雖有變動,但名稱未變。

1959年,因縣名生僻難認,經批准,改婺川縣為務川縣,改回了1400年前的原名。1987年,成立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2]

歷史沿革

婺川即是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務川歷史悠久,秦屬巴郡,漢歸涪陵(今重慶彭水縣)。

西晉永嘉元年(307)以後,沒於夷僚。北周保定四年(599)置務川縣,屬庸州。這是務川縣縣名之始,至今已有1400多年。

隋大業七年(611),置高富縣,屬明陽郡。唐貞觀二十年(646),析黔州之盈隆(後改為盈川、洋水)縣地置都濡縣,仍屬黔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務州於縣治,領務川、涪川、扶陽三縣。太宗貞觀四年(630年)改婺州為思州,貞觀十年(636年)屬黔州,十一年(630年)又歸屬夷州。五代時,婺川縣沒於蠻僚。

宋政和八年(1118年),田佑恭析原務川縣轄地置安夷縣。

明洪武五年(1372年),婺川改隸鎮遠州,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撥隸思南宣慰司管轄。

清時,婺川縣[1]仍屬思南府。光緒十年(1884),於婺川縣境增設後坪彈壓委員。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婺川歸清朝統一,隸屬思南府統領。

民國二年(1913年)廢思南府,婺川改隸黔東道(駐鎮遠),民國二十四年(1925年)隸第六行政督察區(駐思南),民國二十六年(1926年)改隸第五行政督察區(初駐桐梓,後駐遵義)。民國二十四年(1935),屬貴州省第六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年(1941)撤銷後坪縣,將後坪轄地分別併入婺川、沿河兩縣。

1950年,婺川解放,隸屬遵義專區。

1959年改名務川縣,仍屬遵義專區。1970年屬遵義地區。1986年8月2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務川縣,成立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1987年11月,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成立,今屬遵義市。[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