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電熨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子宮頸電熨術 |
宮頸電熨術適用於1.慢性宮頸炎。2.宮頸子宮內膜異位症。3.輕、中度宮頸上皮內瘤變(CIN Ⅰ、Ⅱ級)。 [1]
適應證
1.慢性宮頸炎。
3.輕、中度宮頸上皮內瘤變(CIN Ⅰ、Ⅱ級)。 [2]
禁忌證
手術步驟
1.體位 截石位。
2.消毒 常規消毒外陰、陰道,放入窺器,充分暴露並消毒宮頸。
3.宮頸電熨 將負極電極板包以無菌治療巾置於病人臀下。打開電源開關,預熱後試灼,調整電流及電熱強度致所需檔次。選擇合適的電熨器頭,接觸宮頸病變部位,自後唇6點處開始向兩側弧形來回移動,依次均勻熨遍整個糜爛面,電熨範圍超過糜爛面2mm,近外口處稍深,越靠周邊越淺。注意頸管內電熨深度不可超過0.3cm,以保留頸管內腺體的正常功能,避免造成宮頸管粘連或狹窄。
4.宮頸貯留囊腫處理 將宮頸腺囊腫刺破擠出囊液後,用電熨器頭深入囊壁,到達基底,破壞整個囊壁。
[3]
術後處理
文獻來源
- ↑ 子宮頸電熨術39問醫生
- ↑ 頸電熨術適應症與禁忌家庭醫生在線
- ↑ 宮頸電熨術手術方式家庭醫生在線
- ↑ 宮頸電熨術的術後護理措施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