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孔城老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孔城老街坐落於安徽省歷史文化名鎮孔城鎮境內,距桐城市12公里。孔城老街已有1800多年歷史,明清期,孔城老街作為連接巢湖地區和長江地區的重要水運碼頭日益繁榮,太平天國時期,孔城遭到破壞,但不久即恢復,現有老街即太平天國以後建設的。老街綿延數里,分為十甲。每甲之間有閘門隔擋。南北走向,呈「S」形,地勢南低北高,一條主街,兩條橫街,另有三巷一弄。總長約3公里,街道寬度為3米左右,街、巷、弄路面均為麻石所鋪,總面積17萬平方米。店鋪房舍皆為青磚灰瓦,多具飛檐翹角,木鏤花窗,櫛次鱗比,頗具江南水鄉特色。孔城老街不僅是江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一條老街,其規模也是首屈一指。[1]

孔城老街修復始末

孔城老街是一條體量大、原汁原味的老街,北京中坤集團於2008年簽訂協議進行保護性開發,2012年正式對外開放,歷經六整年時間,吸引了省內外、國內外的遊客。老街旅遊的興起,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千年古鎮的風貌與歷史文化,促進了孔城乃至桐城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

孔城老街旅遊開發的價值

孔城老街位於孔城鎮區東南部,南北走向,全長約2.2公里,占地面積17萬多平方米,現存古建築3萬多平方米,臨街商鋪300間。據不完全統計,民國年間老街知其經營範圍和店鋪字號的商戶278家。商業門面房主要集中於老街上,少量分布在河港碼頭或街巷結合部。[2]

古鎮老街格局最晚形成於北宋時期。北宋《元豐九域志》記載:淮南路舒州九鎮,孔城即九鎮之一。一街縱貫南北,迂迴曲折;鋪面相對排列,鱗次櫛比。中鋪麻條石街心路面,間引幾條小巷與街後埠頭勾連,屬典型的商貿重鎮類型。現存建築大都為清咸豐以後的晚清及民國時期建築,臨街為商業鋪面,後堂為宅室坊間,多呈數進四合院式二層磚木結構特色。除一般商業鋪面和民居外,頗具功能特色的還有禮制性建築宗族祠堂、儒家教育活動場所書院、官紳商賈巨宅以及廟堂戲台、碼頭倉庫等不同類型的各類古建築。

孔城老街商鋪基本以「甲」為單位呈現其不同區段的主體商業特徵,自北向南共分十甲。老街的重點建築包括富商官宦宅第的鄭家大屋、蔣家大屋、黃家大屋、姚家大屋、程怡豐木料行(即程宅)、知府倪宅,以及祠堂、書院、庵堂廟宇、貨棧中的程家祠堂、桐鄉書院朝陽樓、雷祖廟、大王廟、痘神庵、茶庵、迎水庵、美孚煤油棧、亞細亞煤油棧,還有重點古建築遺址中的都會橋、劉開故居遺址、東嶽廟遺址、清真寺、萬年台遺址。古鎮的自然景觀及周邊歷史文化遺存頗多,鎮區自然景觀有孔城暮雪、桐梓晴嵐、荻埠歸帆,周邊歷史文化遺存有戴名世墓、戴鈞衡墓、施中誠故居。

關於老街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價值與可行性,有關專家進行了論證:第一,按歷史原貌全面恢復古鎮老街建築格局,修復全部古建築,恢復老街商業功能,重建毀廢不存的歷史文化遺存,整體再現古鎮老街昔日風貌。其次,挖掘整理民間文化遺產,恢復民間傳統文化習俗,再現以商業文化為基本特徵、以民俗民間文化形式為主要內容,以桐城派代表人物遺存為亮點的孔城地方文化特色。第三,重塑北鄉古鎮餐飲文化的歷史品牌,充分挖掘以地域菜系「水碗」為特色,以淮揚菜係為基礎的地方美食文化遺產,積極培育風味美食這一孔城文化旅遊的拳頭產業。第四,發揮自然資源優勢,着力打造桐城派故鄉、千年商業古鎮人文休閒旅遊的全新旅遊品牌。孔城古鎮鎮區及老街已有千餘年歷史,就其總體而言,體量之大、規模之巨、保存之全、特色之顯實為江淮之間所絕有。《孔城鎮總體規劃說明書》中評價孔城老街:「屯溪老街名氣大,但其古建築數量、街長均不及孔城老街,差距只在於保護性整修」。專家積極呼籲,要力爭打出「安徽第一古街」(孔城)的品牌。再加上深厚的文化積澱,江北少有的水鄉自然風光,「引江濟淮」工程經過孔城、高鐵站設於孔城、滬蓉高速離孔城只有五公里獨有的交通區位優勢,都使孔城鎮的文物保護與利用、文化旅遊資源的合理開發具有毋庸置疑的可行性。

孔城老街開發與保護的決策

老街開發,千呼萬喚,歷程坎坷。上世紀九十年代至本世紀初,隨着旅遊產業的逐漸興起,全國各地都在圍繞古文化、古建築大力發展旅遊產業,孔城也不例外。原因在於孔城老街古建築的保存量很大,保存較為完好。上海交大一位教授考察老街後說:孔城老街是華東地區保存最完整、體量最大、最原汁原味的一條老街。此後,孔城老街引起省、市各級領導的高度關注,不少企業也對開發孔城老街產生濃厚的興趣。由於當時孔城老街居住人口較多,局部開發改造的力度較大,孔城鎮黨委、政府認為局部開發孔城老街,精華部分被先行開發後,老街旅遊開發規模將會受到嚴重製約,因而堅持「寧願不開發,也不搞局部開發,要開發就要大手筆,必須是國內外知名企業來進行開發」的理念。

受這種觀念制約,老街旅遊開發面臨無人問津的境地,當時孔城鎮黨委、政府領導陷入迷惘狀態,開始懷疑決策是否正確。2007年,在全省旅遊工作會議上,當時文海英副省長與安慶市分管旅遊的副市長談到孔城老街,說她來孔城老街參觀考察觀感很好。安慶市領導隨即將老街有關情況向北京中坤集團(開發黃山宏村)董事長黃怒波先生作了推介。2007年10月15日,黃怒波率北京中坤投資集團高層考察了孔城老街,與桐城市政府達成投資意向。經多輪會商,2008年5月 28日,市政府與北京中坤投資集團簽訂了《投資協議書》和《桐城文化旅遊發展戰略合作意向書》。《協議》投資8.8億元,充分利用和發揮孔城老街旅遊度假區的自然、文化資源和區位優勢,打造以休閒、度假、文化等產業為主題的新型休閒度假經濟,以孔城鎮十甲老街為核心、周邊河道為輔助,進行整舊如舊的保護性利用,帶動村民及企業構建餐飲、住宿、休閒、娛樂等鄉村度假產業,形成具有強大競爭能力的休閒度假產業集群。

孔城老街保護性開發的準備

為了中坤集團能順利開發孔城老街,孔城鎮政府投入相當大精力對老街現狀進行了摸底調查。在現狀調查清楚的基礎上,制定了「老街區域現有產權房屋征遷實施方案」。制定出台該方案是老街開發的基礎性工作和首要前提。根據《投資協議書》和《總體規劃》中的相關內容,明確了征遷範圍及對象,將老街沿街中的一甲橫街、二甲至七甲、九甲、原程氏祠堂、鄭家大屋、孔城食品組、亞細亞煤油棧、美孚煤油棧、原桐城九中、三八河西岸自原桐城九中至水泥橋段列為征遷範圍。選定了兩個安置點:廉租住房安置小區,專供老街直管公房租賃戶租賃使用;私有住房安置小區,專供老街私房戶的安置。安置小區建設由孔城鎮政府實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安置。研擬了徵收價格範圍、安置辦法和優惠政策,經過了政策諮詢、徵求意見、反覆論證、與投資方會商、提交桐城市委市政府批准、公布等一系列程序。

孔城鎮黨委、政府將老街開發作為全鎮的「一號工程」,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全力推進實施。2008年7月份開始,安排15個工作組進駐老街,堅持以服務項目為根本出發點,針對老街居民整體搬遷花費了一番心思。請具備資質的評估部門歷時三個月對老街10萬多平米的房屋進行了評估,召開了居民聽證會,組建了居民志願者隊伍,組織志願者及居民代表到黃山宏村、西遞,江蘇的周莊、華西村等多地參觀,用實際事例改變他們的思想意識。

至2009年2月份,老街居民外遷工作基本結束。中坤集團按照《孔城老街旅遊度假區總體規劃》和《孔城老街旅遊度假區修建性詳細規劃》的要求,及「有效保護、合理開發、永續使用」的原則,充分尊重專家意見,與老街居民進行交流溝通,對后街大部分破損房屋及與老街建築風格極不相符的現代建築進行了拆除,對鄭家大屋、蔣家大屋、黃家大屋、姚家大屋、知府倪宅、程家祠堂、桐鄉書院朝陽樓、痘神庵、美孚煤油棧、亞細亞煤油棧等古建築予以保留,後期進行修繕,挖掘其建築特色與深厚歷史文化內涵。值得一提的沒有拆除現代建築——原孔城供銷社門面房,就是基於對老街文物保護的考慮。緣於臨街建築牆上有用紅漆書寫的「抓革命、促生產」「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等八條毛主席語錄和「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四幅標語口號。毛主席手寫體「為人民服務」五字是用水泥澆鑄上的,具有時代特色,能永久保存,有歷史價值。


孔城老街修復的過程

2010年3月17日,市旅遊重點項目——桐城孔城老街旅遊度假區工程開工建設,當時的市委負責人出席開工典禮,並為工程奠基培土,代表市委、市政府表示,將把孔城老街旅遊度假區項目建設作為全市近期一項重點工作,千方百計為項目建設提供優質服務,努力營造信譽最好、效率最高的投資環境。同時希望中坤集團立足長遠,高起點、高標準、高效率地推進項目,努力把孔城老街建設成全省乃至全國文化旅遊產業的精品工程、全國鄉村旅遊度假勝地、國家4A景區。即日起老街修復工作正式啟動,兩支共600餘名施工人員在老街主街道二甲至八甲加班加點進行古街建築整修復建工作。

老街古建築的復建是一道很新的課題,在修復過程中,力求建築風格保留清末民初徽派皖系建築向江北延伸的特徵。孔城老街大部分古建築屬於連體建築,為達到「修舊如初,整舊如舊」的效果,中坤集團還專門聘請古建築修復師採用古建築修復技藝進行專業修繕。臨街建築的修繕,客觀地說,中坤集團還是很用心的。

2010年11月底,920米長的石板地面整修結束,老街獨輪車壓出凹槽散落各甲的青石板被精心鋪排在七甲地段,形成一個獨特的景觀。部分古建築恢復原貌。倪府大宅恢復從前的氣派與恢宏,遊客參觀倪宅可以切身感受到徽派建築的精髓;小巧別致的滿江村茶樓,經過中坤集團的精心修繕,也已恢復原來的風貌……總體上說,孔城老街保護與開發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2011年3月,老街核心區域二甲至八甲的300間臨街房屋整修復建工作結束,修繕後的街面,古色古香,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漫步其中,徐徐展開的是一幅濃墨重彩的歷史風情畫卷。

2011年國慶節,為提升老街對外知名度和對老街今後產業布局及運行模式的測試,舉辦了孔城老街風情節。期間共有10萬餘遊客參觀遊覽了孔城老街,桐城媒體以及合肥、省、中央級的多家媒體自始至終對風情節進行了全景報道,極大地提升了老街的人氣,展示了孔城對外的良好形象,檢視了舉辦活動的能力,累積了打造旅遊名鎮的經驗。2012年起孔城老街正式對外開放,「安徽第一古街」的雄姿美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