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孔維克

孔維克,1956年6月12日生於山東汶上,祖籍曲阜。為孔子第78代嫡系裔孫[1] 。 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山東畫院院長,山東省文聯副主席,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山東省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委員,民革山東省委副主委,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2]

中 文 名  : 孔維克

出 生 地  : 山東省汶上縣

職 業  : 畫家

國 籍  : 中國

出生日期  : 1956年6月

目錄

目錄

1家族背景 2任免信息 3人物簡介 4個人經歷 5主要作品 6藝術風格 7獲得榮譽 8個人言論

家族背景

孔維克 孔氏家族自孔子以來,已有約二千五百年之久。這個由同一始祖孔子繁衍下來的龐大家族,在每一個世紀、每一個王朝,都實實在在地享有特殊的榮譽與封位。而具有絕對權位的歷代皇族,在更迭中時如驕陽、時如糞土,惟有孔氏家族歷代不衰。

所謂:「家法古禮也,三代以降存者鮮矣,惟我孔氏受封爵之奉祀事,歷代相傳,積然不紊。」二千五百年的昌盛,二千五百年的同姓族人,世世代代都恪守着:「立行輩所以分尊卑,定表字所以別長幼」的族譜,連綿不絕地延續血脈,闡釋着祖上的思想與操行,這真可謂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家族。為「分真偽、辯遠近」,自第56代衍聖公孔希學先生始,天下孔姓分為20派60大戶,其中以被列為第一派第一戶的大宗戶為嫡系後裔。

孔維克是這個龐大家族中落在家譜大宗戶上的第七十八代裔孫。按輩份行字算,「維」之前是「德」,之後是「垂」。孔維克生於山東省汶上縣(汶上縣在春秋時稱為「中都國」,魯定公九年,孔子曾在此地做中都宰),祖上是六十三代衍聖公孔貞干之弟孔貞寧。

任免信息

2012年5月18,當選為民革山東省第十二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17年6月,在民革山東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孔維克當選為民革山東省第十三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2018年1月24日,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任命孔維克為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人物簡介

孔維克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山東畫院院長,山東省文聯副主席,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山東省政協常委,民革山東省委副主委,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擅長中國人物畫,工筆寫意兼能。孔維克擅長中國畫,除繪畫外,還涉獵書法領域,幾十年來臨池不掇,在楷書、篆隸、甲骨、漢簡等書體方面均用工深研,其書作獲得行家的廣泛好評;他注重獨立的藝術思考,常常寫一些隨筆札記及美術評論文章,散見於諸報章期刊。

先後在北京、深圳、日本、新加坡、台灣、美國、韓國、奧地利、法國、德國等舉辦作品聯展,在北京、曲阜、濟南、澳大利亞、新西蘭舉辦個人畫展。 《美術》《國畫家》《美術觀察》《美術報》等全國不少重要學術刊物常對他進行專題評介和採訪,海內外有影響的報刊經常對其作藝術報導;作品多次被收入各類畫冊、專業辭書,作品及傳略入載《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中國畫卷、壁畫卷、插圖卷。

個人經歷

1956年6月12日,生於山東汶上。

孔維克

1980年,畢業於濟寧學院藝術系並留校任教。

1983年,孔維克調往省城濟南。

1984年,作品《鄉會圖卷》參加第六屆全國美展(南京)。

1985年,作品《冰》參加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展並獲優秀獎(北京)。

1989年,作品《公車上書》參加第七屆全國美展並獲銅牌獎(北京),後由中國美協組織赴香港、日本、法國展出。

1990年,作品《相馬圖》等四幅作品參加第七次全國新人新作展(北京)。

1992年,作品參加《山東省十人國畫晉京展》(北京)。

1992年,作品《當代中國工筆畫大展》(美國)。

1993年,作品《大陸百名當代書畫名家展》(台灣)

1993年,《孔維克畫展》(曲阜)。

1994年,《孔子周遊列國圖》獲加拿大楓葉獎國際水墨大賽金獎(加拿大)、被中國郵電部選作電話磁卡(1套4枚)向全國發行。

1994年,《孔維克畫展》(濟南)。

1994年,應邀訪問澳大利亞、新西蘭並作學術考察。

1995年,作品參加《中國名家四人聯展》(新加坡)。

1995年,應邀訪問澳大利亞、新西蘭並作學術考察。

1995年,作品參加《博氏家族孔子後裔書畫作品展》(日本)。

1995年,作品參加《山東藝術沙龍美術家作品展》(深圳·北京)。

1995年,《孔維克畫展》(澳大利亞)。

1996年,作品參加《世紀之光----中國當代百名傑出中青年國畫家新作展》(廣州·香港)。

1996年,作品參加《故鄉小調》參加《首屆中國人物畫大展》(北京)。

1996年,《孔維克畫展》(新西蘭)。

1997年,作品參加《白英點泉》特邀參加中國電視台主辦的《新亞歐大陸橋全國美術作品匯展》並獲特別榮譽獎(北京)。

1997年,《孔維克畫展》(曲阜)。

1997年,被中國文聯、中國美協評為「中國畫壇百位傑出畫家之一」。

1998年,《孔維克畫展》(臨淄)。

1998年,作品參加《中國首屆國畫家學術邀請展》。

1998年,領隊赴俄羅斯作美術考察。

1999年,作品參加《中國畫聯展》(蘭州)部分報刊。

1999年,參加中國美術家代表團赴澳門、香港訪問。

2000年,在北京舉辦了《孔維克作品研討會暨畫集首發式》。

2001年,代表作入選文化部、中國美協、中國美術館聯合主辦的《中國畫百年展(1901—2000)》及同名畫集。

5主要作品編輯 出版有《孔維克畫集》《孔維克畫輯》《孔維克扇面集》《孔維克古典人物畫集》《孔維克書法集》《孔維克作品評論集》《孔維克藝術文集》等畫集和文集15種。

藝術風格

孔維克

作為孔裔後代,孔維克以其深蘊文化內涵和濃縮藝術張力的作品,從具體的感情中演繹出客觀的圖像,確切地表述了靈魂中對儒家風範永存的信仰;或者還有對他早年求學求知的艱難路途的追溯和不可或缺的紀念。作品在筆墨上求「古」,在組合及觀念上求「新」。

孔維克「圖解」過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是孔子教習儒生必修的功課,也是孔子思想中具有「實踐」意義的部分。孔維克認為「六藝」是孔子生涯中最令其舒暢和最能表達其精神所在的華彩樂章。所以,孔維克的作品基本是以六種情致去構思畫面的。筆墨上採用了文人畫中小品的情趣和結構,形象是以具體的孔子來演示六藝的形態。《六藝圖》的六幅團扇形畫面,雖然不是孔維克的代表作,但「人物簡古靈妙,亦莊亦諧;景物清奇舒逸,疏密有致·」也不失一種雅趣。尤其形式上的古舊色調,再加上同畫幅大小一般的文字相增益,委實充滿了雋秀、典雅,充分展示了孔維克學養上的靈氣,以及建立在良好的藝術感覺和審美情趣中的個人風格。

儒家思想在悠長而散漫的中國文化史的進程中,其基石與支柱的力量,常常是在潛移默化中分散和注入到每一類人文事物中的。今天我們理解的當是一種教習與傳統的影響。但相對於孔維克,則又增加了另外一種因素,這便是絕對無法取代和作偽的血脈,也是他繪畫中不可或缺的意識。我們注意到自1993起,孔維克便不間斷地創作孔子題材的作品,同時,作品中的「使命感」也愈益凸顯和強烈。

孔維克採用大全景的布局,包容下長天大野、古道巨岩、老樹飛鳥、旅人行車,使人看到了二千年前的巨岩巍巍、大野蕩蕩、古道漫漫、長天茫茫;看到了蒼涼與悲壯;看到了亂世中哲人獨思治國濟世、匡正倫常的堅毅抱負和宏壯的歷史使命感。展卷細續,又可發現這幅作品筆到神到,每個細節都可見其功力與才華。孔維克是個靈活並善於融會貫通的人,這也是儒家的「大道」之理。他將油畫表現大題材、大環境的長處,移用到工筆畫的造型和處理中,也就有了「意匠經營、九朽一罷,多層暈染,整體鋪陳,垂線平塗、裝飾風味」等特色。具體到實處,譬如構圖,他選取開闊的大全景,在四分之一處橫裁天地的地平線擴展視野,平添了視覺張力;在局部上,虬枝橫斜、岩石錯落、土路曲折,其蒼涼和悲壯也觸目驚心。

畫路技法

孔維克畫路較寬,從人物本身及其畫面配景看,中國畫的三大科——人物、山水、花鳥諸方面他都下了相當深的功夫;從畫面技巧看無論工筆手法還是寫意技法,他均能駕馭自如;從題材看,無論是古典題材還是現代題材,抑或農村或城市題材,也無論是大型題材還是抒情小品,他都找到合適的語言去表現;他既能畫大畫如《白英點泉》(10米×3米)《孔子與弟子72賢圖》(2.5米×5.4米)《公車上書》(2米×2米),也能畫盈尺冊頁、扇面,還出版過扇面畫集。

孔維克在著文的同時,也在另一形式上再一次發揮了他對「救亡圖存的憂患意識,捨身成仁的報國赤忱」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公車上書》,它雖然不是直接述及先祖的畫作,但其精神和情感卻與儒家情操並無二致,仍舊錶述了他對「成教化、助人倫」儒家藝術觀的崇尚與實踐。這幅作品是孔維克的另一代表作,有人將這幅作品與《孔子周遊列國圖》並論為:同樣充滿着儒家思想的大智大勇的陽剛之氣,只不過情感基調已從激昂蹈厲轉變為勃鬱沉雄。事實上《公車上書》是他對儒家風範,特別是孔子捨身取義之說的一種直抒胸臆。

孔維克在藝術思想上追求將東方博大的人文關懷、包容的天人合一、詩化的古典情結,與現代的審美意識,文化趨向、生存理念相契合。他在畫面的形式構成、筆墨的審美嬗變、線條的表現技巧等方面作了較全面的研究和多方面的探索,其一系列的作品詮釋着他在這幾方面的深層次思考。其作品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獲得畫家和藝評家們廣泛關注和佳評。

獲得榮譽

孔維克

孔維克代表作《孔子周遊列國圖》獲加拿大國際水墨大賽金獎,先後被中國郵電部、國家郵政局選為電話磁卡及郵政明信片向全國發行; 《公車上書》獲第七屆全國美展銅獎;《杏壇講學》獲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獎;《高士圖》獲中國首屆國畫家學術邀請展國畫家獎;《白英點泉》獲新亞歐大陸橋全國美術作品匯展特別榮譽獎;《孔子川上觀水圖》(合作)應邀參加紀念孔子誕辰2550年全國美展;《孔繁森》應邀參加光輝80年人物畫精品展。

《美術》、《國畫家》、《美術觀察》、 《美術報》等全國不少重要學術刊物常對他進行專題評介和採訪,海內外有影響的報刊經常對其作藝術報導;作品多次被收入各類畫冊、專業辭書,作品及傳略入載《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中國畫卷、壁畫卷、插圖卷。

1997年被中國文聯、中國美協評為中國畫壇百位傑出畫家之一;2000年在北京舉辦了孔維克作品研討會暨畫集首發式;代表作2001年入選文化部、中國美協、中國美術館聯合主辦的「中國畫百年展(1901—2000)」及同名畫集。

個人言論

孔維克說:「計劃生育工作當務之急是調整人口結構,調整人口結構比控制人口數量更重要。建議高學歷者可以生三胎以調整人口素質。」「讓所有夫婦都能生育兩個孩子,不光單獨家庭可以,公民都應享受二胎這種相同的生育政策,從而形成人口結構比例的良性循環。」

參考資料: 1. 中國 國民黨 革命委員會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名單

中國 國民黨 革命委員會 2017-12-26 [引用日期2017-12-26] 2.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名單

人民網 2018-01-25 [引用日期2018-01-25] 3. 孔子嫡孫政協委員孔維克:鼓勵高學歷者生三胎

詞條標籤: 藝術家 人物

視頻

全國政協委員孔維克寄語兩會:在新征程上不斷騰飛 2018年03月02日發布

中國書畫名家 孔維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