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孔雀帝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孔雀帝國
來自百度的圖片
孔雀帝國

中文名稱 :孔雀帝國

簡 稱 :孔雀王朝

首 都 :華氏城

主要宗教 :印度教,佛教,耆那教

孔雀帝國,公元前324年,印度建立了統一的王朝。因新國王旃陀羅崛多出身於一個飼養孔雀的農民家族中,故稱這個王朝為孔雀王朝,又稱孔雀帝國。孔雀帝國(約公元前324年-約前188年)是古印度摩揭陀國著名的奴隸制王朝 ,因其創建者旃陀羅笈多出身於一個飼養孔雀的家族而得名。月護王趕走了希臘人在旁遮普的殘餘力量,逐漸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區。月護王在位後期擊退了塞琉古帝國的入侵,並獲得對阿富汗的統治權。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期疆域廣闊,政權強大,佛教興盛並開始向外傳播。阿育王死後,他的兒子據地獨立,原來在帝國內處於半獨立狀態的安度羅也在南部宣布獨立。孔雀王朝在恆河流域繼續維持統治約50年。約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末王被大臣普沙密多羅·巽伽所殺,孔雀帝國正式結束,該王朝是第一個基本統一印度的政權。

帝國建立

公元前324年,印度建立了統一的王朝。因新國王旃陀羅崛多出身於一個飼養孔雀的農民家族中,故稱這個王朝為孔雀王朝,又稱孔雀帝國。公元前327年5月,馬其頓亞歷山大在滅亡波斯後越過興都庫什山,侵入次大陸的西北部。亞歷山大將那裡的許多小國各個擊破,很快征服了五河流域。亞歷山大還想繼續東進,但由於士兵厭戰和難陀王朝的強大,不得不於公元前325年順印度河南下撤回巴比倫。亞歷山大退兵之後,次大陸北部人民起義到處發生,政局十分動盪。這時,一個名叫旃陀羅崛多的人成為驅逐馬其頓駐軍的領導者。他早年在難陀王朝廷供職,在亞歷山大入侵時,企圖藉機推翻難陀王朝,未遂。旃陀羅崛多(約公元前324-300年)領導的起義軍成功地驅逐了侵略者,大約在公元前324年,旃陀羅崛多便獨立為王。而後,他又東進攻下摩揭陀的首都華氏城,終於推翻了難陀王朝。從此,次大陸北部統一起來。孔雀王朝至阿育王時,又大舉征服南印度的羯陵伽。此時,次大陸除南端以外,北起喜馬拉雅山南麓,南至邁索爾,東抵阿薩姆西界,西達興都庫什山,都已併入孔雀王朝的版圖,形成了一個空前龐大的統一帝國。

國家制度

孔雀王朝基本上是一個統一的奴隸制帝國。國王是國家的最高主宰,集政治、軍事、司法等方面大權於一身,並設有龐大的官僚機構維護統治。國王之下有一個不大的統治階層,這些人可以充當國王的顧問和參議,也可以被選拔為各種官員。 官員有三類。第一類是地方長官,他們主管修治河渠,丈量土地,監督灌溉用水之公平分配;他們也管獵戶,有權酌情予以賞罰;他們還負責收稅、監督與土地有關的行業(如伐木、採礦等),還負責修治道路。第二類是城市長官,他們分為六組,每組五人。各組分別主管手工業、外僑、生死登記、市場交易及度量衡、產品檢查以及徵收什一之稅等事項。第三類是軍事長官,他們也是分為六組,每組五人。各組分別主管海軍、後勤輜重、步兵、馬兵、車兵以及象兵。孔雀帝國分若干省,靠近都城的東部和中部省份由國王直轄,邊遠省份往往由王子統治。帝國境內還有很多半獨立的部落。例如美伽斯提尼曾說:「印度凡有一百一十八部落」。國王對中央、地方和軍隊的官員都派密探進行偵察和監督。

王朝發展

孔雀王朝時期,生產力有進一步的提高。鐵器的製造和使用已經很普遍,灌溉事業也發展起來,各地開鑿了溝渠、水井和池塘。手工業也有發展,出現了一些以棉紡織品著稱的地區。印度的棉紡織業有近兩千年的歷史,直到英國資本主義入侵,才遭到破壞。造船、建築、雕刻等業也有進展。現在保存的刊刻詔令的石柱,重量有的達50多噸,高15米以上。柱頭往往雕有十分精美的動物形象,充分體現當時手工業的發達和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公元前185年前後,孔雀帝國的最後一個國王被部將普沙密多羅·巽伽所推翻,在摩揭陀建立了新的王朝。自此,孔雀帝國結束,統治印度140年。孔雀帝國的建立公元前517年,大流士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地區,將其作為一個行省納入了波斯帝國的版圖。他每年向該地區徵收360塔蘭特金砂作為賦稅。公元前327年,希臘馬其頓亞歷山大東征波斯帝國時,也征服了印度河流域。他一方面派總督治理,並有軍隊駐防;另一方面又扶植了兩個當地人作傀儡。公元前325年,亞歷山大遠征軍從印度河口兵分兩路回返巴比倫。

歷史回顧

公元前324年,旃陀羅崛多(公元前324—300年)在憍底利耶輔佐之下,領導印度河流域人民推翻了希臘侵略者的統治,他自立為王,建立孔雀王朝①(公元前324—187年),並東進推翻了統治恆河流域的難陀王朝,統一了北部印度。公元前305年,塞琉古王國曾派兵入侵印度河流域,企圖將該地區置於自己統治之下,但遭失敗。塞琉古被迫將現今阿富汗、卑路支一帶的大片土地割讓給孔雀王朝,還把女兒嫁給旃陀羅崛多。旃陀羅崛多則送給塞琉古500頭戰象作為回報。旃陀羅崛多之子頻頭沙羅統治時期(公元前300—273年)繼續東征西討,擴大孔雀王朝統治範圍的活動。50000220_0180_1①他的統治遭到人民反對,特別是怛叉始羅地區人民多次起義。其子阿育王曾奉命前去鎮壓起義。阿育王統治時期(公元前273—236年),最主要的擴張活動是征服羯陵迦(今奧里薩)。羯陵迦是當時印度半島上的一個大國,早在列國時代,它就已是一個強國,該國國王依仗實力,欺負弱小國家。阿育王同羯陵迦的戰爭規模很大,也很激烈。阿育王的銘文說,在這次戰爭中,殺十萬,俘15萬,死者數倍之,戰爭以阿育王的勝利結束。阿育王的擴張活動,使孔雀帝國的版圖達於半島南端,成為古代南亞統治地區最廣的一個王朝,南亞也由此進入帝國時代.

政治制度

孔雀帝國實行的是君主專制,它建立了一套完備的軍事官僚機器。國王總攬一切大權,他代表國家、任免官吏、頒布法律,統率軍隊、掌握最高司法權、控制國有土地和其它重要資源。國王之下有一個由貴族組成的諮詢會議,稱為帕利沙德。在行政方面,宰相主持日常政務。據說輔佐旃陀羅崛多建立孔雀王朝的憍底利耶,擔任了第一任宰相。宰相下面有管理行政、軍事、經濟、司法、城市和鄉村等事務的各類機構。據麥伽斯提尼,孔雀王朝時期有三類官吏:第一類官吏維持河流暢通和負責土地的重新測量、檢查堵塞的溝渠,以便大家能平均用水。他們也管理獵人、收稅,主管與土地相關的行業——伐木者、木匠、黃銅匠和礦工、修築道路;第二類官吏分為六組,每組5人。他們監督手工業者的技藝、接待外國人、負責生死登記、主管出售和易貨貿易、主管工匠的製品,並按印記出賣這些東西、徵收商品售價的什一稅。這六個組的人都有責任照料私人和公共的事情、整修公共設施、管理價格、市場、港口和神廟等。第三類主管軍事。憍底利耶的《政事論》,對孔雀帝國的政治、經濟、司法、軍事等制度進行了規劃,其中也講到總稅務官、農業總監、城市長官等官職及其職責。孔雀王朝是一個君主專制的帝國。國王掌握着各方面的最高權力。國王決定一切最重要的政策,委任最重要的官員,有最高行政權;國王發布的詔書和法令就成為法律,有最高立法權;國王是國家軍事行動的決策人和最高統帥,有最高軍事權;國王還審理重大案件,有最高司法權;國王派遣密探到全國各地,偵察官員和人民的行動,有最高的監察權。國王手下有一批顧問和官員作為輔佐。官員有三類:第一類是主管地方事務的長官,他們負責開修河渠,丈量土地,監督灌溉用水的公平分配;管理獵戶,酌情給以賞罰;收稅並監督與土地有關的行業如伐木、採礦等;修治道路。第二類是主管城市的長官,他們分為6組,每組5人,各組分別負責手工業、外僑、生死登記、市場交易與度量衡、產品檢查以及徵收什一之稅等等。第三類是主管軍事的長官,他們也分為6組,每組5人,各組分別負責海軍、後勤輜重、步兵、騎兵、車兵和象兵。

司法制度

中央有最高法院,國王往往親自過問審判事宜。孔雀王朝沒有法典傳世,據多種資料,當時的刑法十分殘酷。如據斯特拉波,任何人如果犯有偽證罪,就要砍掉其手足;任何使他人致殘者,不僅會受到同樣的報復,而且還要砍掉其雙手;假若他使工匠喪失其手和眼,則處以死刑。佛教文獻說到阿育王設立的人間地獄中就有種種酷刑。[1]

視頻

孔雀明王為什麼被稱為佛母?原來這和古印度第一帝國孔雀王朝有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