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存量和流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存量和流量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有文化術語。

歷史名詞是歷史上曾出現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稱[1],例如「禪讓」,傳說古代實行舉薦賢能之人為首領繼承人的一種制度,據文獻記獻:有堯舉舜、舜舉禹[2]、禹先舉皋陶、皋陶死禹又舉益等歷史故事。

名詞解釋

存量和流量是反映經濟狀況的兩類指標,在統計和國民經濟核算中得到廣泛運用。存量是某一時點結存的量,體現了某一時點上持有的經濟價值或物量;流量是一段時期內累計發生的量,反映了一段時期內經濟價值或物量的產生、轉換、交換、轉移和消失,體現一個時期內經濟價值或物量的變化。

存量和流量之間的關係

存量和流量之間的關係可以概括為:期初存量與本期對應的流量之和形成期末存量。經濟運行過程中的許多流量都有與其直接對應的存量,如本期存款與存款餘額、本期貸款與貸款餘額,但也有一些流量沒有與其直接對應的存量,如進口額、出口額、勞動者報酬。

存量和流量的區別

一、性質不同

1、流量:流量統計的是一個時間段里發生的數量。

2、存量:存量統計的是在某個時間點上流量的餘額。

二、在經濟中的區別

1、流量:主要的經濟指標中,產值類、產量類、收入、需求和供給類指標通常都是流量。

2、存量:資產負債類指標、保有量、人口數等都是存量。

三、單位不同

1、流量:流量的單位是複合單位,裡面包括一個時間段,例如「美元/年」,「人次/月」,等等。

2、存量:存量的單位是簡單單位,裡面不包括時間段,例如「美元」,「人」等等。

統計和國民經濟核算中的存量與流量

在各項統計指標中,存量指標包括政府債務餘額、外匯儲備、總人口、存款餘額、貸款餘額等;流量指標包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客運量、貨運量、進口額、出口額等。

以人民幣存貸款指標為例,2019年末,全國人民幣存款餘額192.8萬億元,當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5.4萬億元;全國人民幣貸款餘額153.1萬億元,當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6.8萬億元。其中,人民幣存款餘額192.8萬億元和人民幣貸款餘額153.1萬億元是存量數據;當年人民幣存款增加額15.4萬億元和人民幣貸款增加額16.8萬億元,是流量數據。

在國民經濟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核算、投入產出核算、資金流量核算、國際收支核算中的國際收支平衡表等,屬於流量核算;資產負債核算和國際收支核算中的國際投資頭寸表等,既有存量核算又有流量核算。其中,國內生產總值核算描述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最終成果形成和使用過程。投入產出核算描述國民經濟各部門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投入來源和產出使用去向,揭示國民經濟各部門間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數量關係。資金流量核算以收入分配和資金運動為核算對象,描述一定時期各機構部門收入的分配和使用,資金的籌集和運用情況。國際收支核算描述我國常住單位與非常住單位之間的經濟往來關係,國際收支平衡表反映一定時期內發生的對外經濟收支往來;國際投資頭寸表反映特定時點對外資產負債存量及其變動狀況。資產負債核算描述特定時點的資產負債存量和結構情況,以及資產負債從期初到期末之間發生的變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