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孫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孫姓,中華姓氏之一,東吳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據史書記載,主要源自姬姓、媯姓和姚姓、羋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與陳胡公,春秋時期衛國的孫乙與齊國的孫書為得姓始祖。

在中國歷史上,孫權(姬姓孫氏)曾建立三國時期的吳國,此外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曾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截至2012年,孫姓在中國姓氏按人口排序中,名義排行第12位,名義約占中國總人口的1.5%。

姓氏起源

1、源於子姓。商朝末,紂王叔父比干,商之賢臣,因直諫而被殺,子孫避難改姓,其中一支以本為王族子孫之故,遂姓孫氏。

2、源於姬姓。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封康叔於衛(今河南淇縣),建立衛國。春秋時,他的八世孫姬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史稱衛武公。衛武公有一個兒子名叫惠孫,惠孫的孫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孫的字作為姓氏,姓孫。因此武仲乙又稱孫乙,他的後代就以孫為姓。 孫武、孫臏、孫權也是孫乙的後裔。

3、源於媯 姓和姚姓。 《新唐書•宰相世系》:」舜後胡公媯滿封陳,至敬仲仕齊,又為田氏。王莽封田豐為代眭侯,后豐子田恢為避王莽之亂,過江徙居吳郡,改為媯姓。其五代孫媯敷,又改為姚氏。 「 《古今姓氏書辯證》記載:」舜因生於姚墟而姓姚,因居媯水而姓媯,故姚恢改姓為媯, 媯皓又改姓為姚,知姚與媯可通....... 武王時有虞遏父者,以奉虞帝之祀,是為胡公」 。 北宋景佑年間刊本:邵思著《姓解》記載:」「虞舜生於姚,故因生地為姓,後世有以姚為氏。「 《元和姓纂》載:「姚,虞帝生於姚墟,子孫以姚為氏。」《尚書•堯典》記,舜「厘降二女於媯汭,嬪於虞。 舜在當帝之前,四岳(四方部族首領)曾向帝堯推薦過舜,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他,讓他們居住在媯河邊。他們的子孫有留在媯河邊居住的,便以媯為姓。 南宋的《通志•氏族略》記載:「姚姓,虞之姓也,虞帝生於姚墟,故因生以為姓」 ,舜因生在姚墟,其後子孫即以地為氏,稱為姚氏。可見舜文化、虞舜文化和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世界舜裔聯誼會), 《古今姓氏書辯證》:「春秋時齊厲公之子田完之四世孫為 須無 ,無宇之少子名書,字子占,為齊大夫,伐莒有功,齊景公賜姓孫氏,食采樂安,孫武為其後。」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周武王封舜帝的直系後裔媯滿於陳國。公元前672年,陳厲公媯躍之子陳完逃奔齊國,改陳氏為田氏。齊景公時,陳完四世孫是須無,須無孫田桓子,即齊大夫田無宇,其子田書因伐莒有功,齊景公封田書於樂安,古城在今山東 惠民縣,並賜姓孫氏。

4、源於羋姓。春秋初,楚王蚣冒之孫蒍賈,蒍賈之子蒍艾臘,也稱孫叔敖,孫叔為其字,出任楚莊王的令尹,其子孫以其字為氏。

5、源於荀姓。漢朝時,因漢皇室成員劉詢當了皇帝,即漢宣帝,為了要避「詢」音之諱,他下令荀姓子孫不得再姓荀,一律改為孫氏,並將戰國時代的荀卿都改為孫卿。由是荀姓也成為漢朝「孫」姓支脈的一個源頭。

6、源於冒姓,屬於因故改姓為氏。夏侯嬰,與劉邦是少時朋友,夏侯嬰做過「滕令奉車」官職。等到其曾孫夏侯頗娶公主為妻,該公主隨母親外家的姓,稱「孫公主」,這使夏侯頗的子女也跟隨母親外家的姓為孫。

7、源於其他賜姓、改姓:

①屬於以王侯賜姓為氏。

三國時期東吳將領俞河因功而被賜姓孫,因稱孫河。孫河,本姓俞,年少時即隨孫堅征討沙場,孫堅視他作心腹。後又隨孫策平定江東,多立戰功,孫策賜姓予他為孫,因而改姓。

②屬於避難改姓為氏。

⑴山東《鄆城縣誌》據李集鄉軍李村《李氏族譜》記載,李氏原姓軒轅氏,先祖軒轅斌,明初在朝為官,奉命往梁山平亂,便落籍鄆城。後因奸臣陷害,為避滅門之禍,遂將軒轅氏改為孫、軒、李三姓,隱居四方。

⑵史籍《明史》記載,明朝中葉,有一名士叫孫一元,原來是安化王的宗族後裔,本為朱氏。明永樂十九年(公元1492年),慶靖王朱栴的第四子朱寘鐇承襲了安化的封地(今陝西慶陽與甘肅安化一帶)。這個朱寘鐇曾一直認為自己是皇位當選人。事後,朱一元怕受株連,所以變姓名為孫一元,攜家避難躲入太白山中隱居。在朱一元的後裔子孫中,皆沿襲祖先所改之姓氏,稱孫氏,世代相傳。

③源於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⑴新 羅初期,高麗漢文學家金富軾撰著的《三國史記》中記述了孫氏的起源。新羅初期,朝鮮遺民分居山谷之間,分別為閼川楊山部、茂山大樹部等六部,均以朴為姓。到新羅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師改六部名稱,並分別賜姓,其中的茂山大樹部改名漸梁部,並賜姓孫。

⑵唐朝時期,安祿 山的部將孫孝哲,官至大將軍,安祿山僭位後拜殿中少監,為契丹族人。五代時期契丹和大賀氏結盟時候,契丹審密氏被賜姓孫。

⑶元代時期,曾任大都督的塔海,其後世子孫改姓孫,定居於山西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村——盂縣秀水鎮東白水村。

⑷明朝初年,朱元 璋禁止臣民使用胡姓, 胡姓多為複姓,如公孫、叔孫,長孫,土孫、王孫、孟孫、仲孫、季孫、室孫、宮孫之類的複姓也在被禁之例,這類含「孫」字的複姓不得不省字而改孫氏。

⑸清朝時期,滿洲八旗姓孫佳氏全族改孫氏。滿族建立清朝之後,仿漢姓成普遍現象,孫佳氏取其首音,選「孫」作為姓。另有魯布哩氏改姓孫氏。

⑹在景頗族的二十六個大姓中,格亮姓是景頗族的祖先,其他各姓都是由她繁衍而出的,格亮姓漢化為孫氏。另有木如氏、堵引氏等小姓的漢姓也都改為孫氏。另外,佤族中的木依庫氏音譯為孫氏。在今苗族、阿昌族、哈尼族、土家族、黎族、傣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孫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孫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孫乙孫乙。孫乙字武仲,又稱武仲乙,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周文王第八子衛康叔之後,至武公和生惠孫,惠孫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為氏。」孫乙是姬姓孫氏得姓始祖。

比干摘心處

孫書。春秋時,陳(為周武王滅商後所封的媯姓國)厲公的兒子叫陳完,在任陳國大夫時同太子禦寇很要好,禦寇被殺後,他怕受株連而逃到齊國。到齊國後,陳完不願再用原來的國名為姓,就改成田姓(古時田和陳發音相同)。田完的四世孫是須無,須無子無宇有二子,小兒子田書,字子占,在齊國為大夫,因為伐莒(周代諸侯國)有功,齊景公把他封在樂安(今山東 廣饒縣北),並賜他孫姓。孫書就成為媯姓和姚姓孫氏得始祖。

根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田完後代田無宇有二子,分別為田恆、田書,其中田書由於伐莒有功,齊景公賜姓孫氏,而孫武則為田書之孫。 孫姓的部分得姓始祖還有孫乙(即武仲乙),是姬姓孫氏的得姓始祖。 [1]

郡望堂號

郡望

汲郡:西晉朝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汲縣(今河南汲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汲縣,不久即廢。宋朝時期轄地在今河南省衛輝縣。

陳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

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

樂安郡:東漢朝永元十年(公元98年)改千乘郡置國,治所在臨濟(今山東青高苑鎮)。

東莞郡:西漢時期有東莞縣,治所在今山東沂水。

吳郡:東漢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東漢王朝分會稽郡置吳郡,治吳縣(今江蘇蘇州)。三國時期孫吳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另置一個吳郡,治所在烏程(吳青鎮,今浙江湖州吳興)。

富春郡:秦朝置縣名富春,晉太元中改富陽。轄區在今浙江富陽。

堂號

孫堅平治堂:因為孫叔敖把楚國治理得民富國強,賜號。

樂安堂:因為孫書伐莒有功,被封於樂安。

富春堂:大軍事家孫武帶着自己的十三篇兵法見吳王,吳王用他為將,戰功赫赫。吳王把他封到富春,因叫富春堂,和樂安堂同宗。

映雪堂:系出樂安郡,東晉御史大夫孫康,幼時家貧,買不起油點燈,冬天下了大雪,他在院子裡映着雪光讀書,終於成了一代大儒,因其一生作為皇帝單列封為「映雪堂」。

東莞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江東堂:以望立堂。

安慶堂:以望立堂。

此外,孫姓的主要堂號還有「敦敘堂」、「積善堂」、「鶴衍堂」、「嘉會堂」、「燕翼堂」、「萬石堂」、「垂裕堂」、「孝友堂」、「兵法堂」等。

家譜文獻

孫氏家譜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以及江蘇、山東、山西、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市的圖書館內均有收藏。另外陸允昌先生主編的《中國孫氏世系源流》一書中有幾百部 孫氏宗譜目錄,並有始遷祖的遷徙的過程等介紹,需要者可索查。

孫叔敖碑立於公元十六年的孫叔敖碑,記述了孫叔敖之後的十多代孫氏族眾的發展繁衍情況,共涉及孫叔敖後人二十多位。孫叔敖碑也可稱得上一部石刻的家譜。這部石刻家譜反映了孫氏發展的一個斷面,可以確認這是目前所發現的最早的孫氏家譜。

《三國會要》記載,孫吳政權設立過宗正卿,掌握皇家的家譜《玉諜》。遺憾的是這部《玉諜》未能留存於今,僅能從當時的史籍上見其名而已。 孫氏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修孫氏家譜。《新唐書》載有南朝賈希鏡所著的《孫氏譜記》十五卷,也許是能夠見其名的最早的以「譜」命名的孫氏家譜。唐宋兩代孫氏出現了一些重要的家譜文獻。

自宋元以後,平民家族修譜之風開始盛行,至明清時期達到高峰。據不完全統計,現存的孫氏族譜總數四百種左右,其出地以江、浙、皖、閩四省之家譜為多。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