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孫玉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孫玉敏,女,1954年生于吉林省四平市, 擅長中國畫[1]。1981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後在遼寧畫院從事專業創作。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主要代表作品有《天天向上》、《靜靜的樺林》、《春蠶》、《三個女性》、《清茶》、《春天》、《銀色的世界》、《求》、《靜靜的樺林》等。曾參加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並獲獎。孫玉敏部分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畫研究院、中國奧委會等單位收藏[2]。 中文名 ;:孫玉敏

出 生 地 : 吉林省 四平市

畢業院校 : 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

國 籍  : 中國

出生日期 :1954年

目錄 個人簡介 2英雄事跡

個人簡介

孫玉敏,女。民兵英雄。山東海陽人。1926年出生在海陽市 行村鎮小灘村,16歲參加村 婦救會工作[3]。 1941年參加 民兵。曾任 海陽縣小灘村 婦救會會長、縣婦聯幹事。1943年為解救被日、偽軍圍困的群眾和五名八路軍工作人員,越過敵人四道封鎖線,為八路軍送信。在反「掃蕩」中,參戰百餘次,斃敵十七名。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被 膠東軍區授予膠東民兵英雄稱號。曾獲鋼槍獎兩次,立擁軍力一次。1949年被選為全國婦女代表大會代表。1950年出席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後任 海陽縣機關託兒所副所長、縣民政局副局長。

上世紀60年代, 電影《地雷戰》在全國公映後,「玉蘭姑娘」迅速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1970年,孫玉敏被提拔為海陽縣民政局副局長。走上新的工作崗位後,孫玉敏更加熱心地教育 下一代不忘抗戰歷史。她不僅經常給同事講過去的戰鬥故事,還經常走進學校對孩子們進行傳統教育。離休後,孫老協助有關部門整理了《海陽抗日戰爭歌曲100首》,在海陽大地廣為傳唱,使廣大軍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英雄事跡

★ 巧布「西瓜宴」

在日軍據點西北角有一塊菜地,他們每天都要去那裡摘菜。孫玉敏決定給敵人吃一頓「西瓜宴」,她把自己的想法報告給老會長,得到了他的支持,老會長同時設計,借「西瓜宴」給敵人一次痛擊。

深夜,孫玉敏帶領十幾名女民兵,背着地雷,悄悄地潛入到了菜地里,挑那些黃瓜、芸豆長得旺盛的地方布下了地雷。天剛開亮,只見三十幾個日偽軍直朝菜園這邊走來,孫玉敏讓大家迅速掛上了雷弦,並撤出雷區隱蔽起來。孫玉敏又敏捷地迂迴到敵人將要回返的路上,埋下了二個絆雷。敵人到菜地里,見四下沒有動靜,便放心地摘起菜來,剛動手腳,地雷在菜地中四處開花,把敵人炸得死的死、傷的傷,剩下的幾個鬼子拚命地往回逃,又被孫玉敏的絆雷炸得鬼哭狼嚎,四處亂竄。老會長聽到菜地里的地雷成功炸響,一面組織群眾轉移,一面帶領民兵在村南側的公路上,布下了地雷。日軍的中隊長 龜田得知情況後,氣得暴跳如雷,親率數百名日偽軍出了西門,朝村里趕來。孫玉敏又帶領女民兵向敵軍打冷槍,把敵人引入到了老會長布下的雷區,使敵軍遭遇到了慘重的傷亡。

★突出重圍捎信

孫玉敏16歲就參加了村裡的婦救會,積極擁軍支前、埋雷炸鬼子。由於她天生聰慧、膽大心細,很快就成為一名威震敵膽的「女爆炸大王」。1943年夏天,駐紮在行村的鬼子突然包圍了小灘村,挨門逐戶地搜查登記。這時,村里正住着5位縣上的地下黨員,情況十分危急,惟一的辦法就是穿過重圍捎信給附近的八路軍來解救他們。然而,村頭密布着敵人的崗哨,有誰敢去冒險呢?在這緊要關頭,孫玉敏挺身而出。

「你的哪裡去?」孫玉敏走到村口時,被惡狠狠的日本兵攔住盤問。「俺家沒吃的,上山去挖野菜。」孫玉敏十分鎮定地回答。「你的小孩,為什麼的不開會?」「皇軍不讓俺去,嫌俺小……」孫玉敏終於騙過了狡猾的敵人,把信送給了八路軍。

詞條標籤: 孫玉敏 人物

視頻

藝術家孫玉敏專訪: 筆下的人物變形了2021年9月8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