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

簡介

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
別名 元昭宗
職業 君主
知名於 1372年大破明軍 書法造詣高
知名作品 《新月詩》 蒙古汗號 必里克圖汗

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Ayurširidara,梵語「壽吉度」之意,1339年—1378年),北元皇帝,蒙古帝國第16代大汗(1370年—1378年在位),元惠宗(順帝)長子,母為高麗貢女奇皇后。

早年接受儒學教育,至正十三年(1353年)被冊封為皇太子。當時惠宗荒淫縱慾,太子聯合擴廓帖木兒(王保保)欲奪帝位,惠宗則以孛羅帖木兒為支柱。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惠宗與太子兩方爆發內戰,太子聯合擴廓帖木兒驅除孛羅帖木兒一派,獲得勝利,與惠宗也實現和解。後來他又攻打擴廓帖木兒,導致元朝內亂不斷。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朝將領徐達、常遇春進攻大都,他隨惠宗出逃上都,旋又至應昌。至正三十年(1370年)四月,惠宗死,愛猷識理達臘繼位。不久後明軍破應昌,他逃奔和林,改元「宣光」。在位期間力圖中興元朝,重新起用擴廓帖木兒,擊退明軍北犯,但亦無法恢復中原,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後徙帳金山之北,宣光八年(1378年)四月去世,廟號「昭宗」,汗號為「必里克圖汗」,由脫古思帖木兒嗣位。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 外文 Аюушридар
別   名 元昭宗 國籍     元朝
民   族 蒙古族 出生地 元大都
出生日期 1339年11月24日(陰曆) 逝世日期 1378年4月(陰曆)
職   業 君主 畢業院校 端本堂
信 仰 藏傳佛教 主要成就 1372年大破明軍 書法造詣高
代表作品 《新月詩》 蒙古汗號 必里克圖汗 廟 號 昭宗

人物生平

愛猷識理答臘生於元惠宗至元四年或五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按至元五年推算,是1340年1月23日) 。生母奇氏因為生育皇子,母憑子貴,至元六年(1340年)被元惠宗封為第二皇后 後為正宮皇后(即奇皇后,在位4年)。

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愛猷識理答臘被元惠宗(元順帝)封為太子,他做太子之後,元朝內部黨爭日益激烈。愛猷識理答臘自己試圖奪取帝位,提前登基,這樣就造成了他和他父親的關係緊張。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他的政敵將軍孛羅帖木兒帶兵闖入大都,愛猷識理答臘被迫流亡到王保保(擴廓帖木兒)的控制區太原,並以此為基地,召集各省軍閥準備反攻孛羅。與此同時,元惠宗也對孛羅的專權產生不滿,遂派人將其刺死,將人頭送到太原,召回了愛猷識理達臘並與其和解。

至正二十八年(明朝洪武元年)閏七月二十八日(1368年9月10日),明朝軍隊逼近大都,元順宗以及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后妃、臣僚等北走,逃往上都,至正二十八年八月二日(1368年9月14日),明朝將軍徐達攻克大都。元朝正式滅亡。

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四日(1368年9月16日),太子愛猷識理答臘等人到達上都。至正二十九年六月十三日(1369年7月16日),明軍逼近上都,太子等人離開上都,當天到達應昌(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達里諾爾西南古城)。至正二十九年六月十七日(1369年7月20日),明軍將領常遇春攻克上都。

洪武二年農曆四月二十八日(1370年5月23日),皇太子愛猷識理答臘在應昌繼承了皇位,並次年改元宣光,建立北元。洪武二年農曆五月十六日(1370年6月10日),明軍將領李文忠攻克應昌,昭宗逃往和林,身邊僅有一小股隨從陪同,他的眾多妃子以及兒子買的里八剌被明軍俘虜,還有五萬餘元軍投降明軍。

宣光二年六月初三(1372年7月3日),明軍將領馮勝大敗元軍,明朝從元朝手中取得甘肅地區。

北元在當時仍保持一定的勢力,在宣光二年(1372年)的戰事中,在王保保指揮下,北元朝對於明朝贏得了一個局部勝利。

元昭宗於宣光八年(1378年)農曆四月逝世,在位8年,享年40歲。

元昭宗死後由元順帝子脫古思帖木兒繼位,年號為天元,又稱為天元帝。

與明朝戰爭

元昭宗時期元朝的領土包括東北地區,漠北漠南地區,雲南地區,以及山西部分地區和甘肅部分地區。

北元初期,除了元惠宗帶回的中路軍退縮漠南漠北之外,蒙古貴族依靠的力量主要有三支:元河南王擴廓帖木兒(原名王保保,其父親是中原人,母親是元朝末年將領察罕帖木兒的姐姐,察罕帖木兒之甥,後為舅舅察罕帖木兒收為養子。)率領十餘萬軍隊,占據山西、甘肅方面。北元丞相納哈出擁二十餘萬眾據守遼東。元朝梁王把匝剌瓦爾密管轄之下的雲南還有十餘萬軍隊,策應北元皇帝的軍事行動。此外,北元與東面的高麗、西面的畏兀兒地區仍舊保持着政治經濟的聯繫。

洪武三年(1370年)元惠宗去世,1378年元昭宗去世,由脫古思帖木兒繼位北元皇帝,就是元益宗。這位第三任北元皇帝統治後期所能控制的領土已經縮小到蒙古汗國最初興起時的規模,恢復祖上的榮光更顯得毫無可能了。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一支10萬人的明朝軍隊在大將藍玉的率領下在合勒卡河和克魯倫河之間、貝爾湖南岸大敗元益宗的軍隊,殘元諸王、平章以下官員三千多人及軍士七萬餘人被俘,益宗逃走後被其部將縊殺,死後諡號寧孝皇帝。通過這次戰爭,元朝皇帝的主力軍被徹底擊潰。

擴廓帖木兒在1372年的漠北戰事中,在明與北元的大對決中,擴廓巧妙而堅決地擊敗了明朝第一大將徐達,明軍損失慘重。1375年擴廓帖木兒去世後西路軍衰弱。只有納哈出東路軍為北元主要勢力,一直是明軍的勁敵。

明王朝建立後的最初二十年內,開元路等整個東北地區尚處在北元勢力控制之下。明初開元一帶為故元丞相也速亥占據,統治秩序一如元朝。直到1387年,明朝大軍二十萬擊敗東北地區的元軍,迫使納哈出歸附明朝。元朝勢力退出遼東,開元等遼東地區在納哈出橫行二十年後,終於納入大明版圖。

明太祖朱元璋封納哈出為海西侯,賜鐵券丹書,其部下諸官皆封為指揮及千戶等職,並將他們遷往南方沿海邊地。

雲南行省的梁王,當時是把匝剌瓦爾密在元惠宗1368年八月逃離大都後,仍舊堅守雲南,而且每年遣使去漠北覲見北元皇帝,執臣節如故。因雲南險僻,明太祖不欲用兵,數次派人勸降。不從。1381年,太祖命傅友德為征南將軍,統帥三十萬大軍向雲南進攻。梁王派司徒平章達里麻率兵駐曲靖。明將沐英乘霧抵白石江,傅友德率兵進擊,達里麻兵敗被捉,失精兵十萬。他逃至普寧州忽納砦,驅妻子赴滇池死。自與左丞達德、右丞綠爾夜入草舍自盡。

帝位爭奪

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被封為太子之後,元朝內部黨爭日益激烈。愛猷識理答臘自己試圖奪取帝位,提前登基,這樣就造成了他和他父親的關係緊張。1364年(元至正24年),他的政敵將軍孛羅帖木兒帶兵闖入大都,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被迫流亡到王保保的控制區太原,並以此為基地,召集各省軍閥準備反攻孛羅。與此同時,元順帝也對孛羅的專權產生不滿,遂派人將其刺死,將人頭送到太原,召回了愛猷識理答臘並與其和解。

1368年,元至正28年,明朝洪武元年,朱元璋的將軍徐達攻克了大都,從中原趕走了元朝的皇族。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隨他的父親元惠宗撤往上都,在1370年他的父親元惠宗在應昌病逝,他在和林繼承了元朝皇位,並改元宣光。

北元在當時仍保持強大的勢力,在1372年的戰事中對於明朝贏得了一個壓倒性勝利。元昭宗於1378年病逝,在位8年。他死後由弟脫古思帖木兒繼位,即元益宗。

詩詞成就

這位太子爺雖然一直是個「事頭」,又好佛法又喜歡腐化,其實他的漢文化功底頗為深厚,除能寫一筆瀟酒遒勁宋徽宗體書法外,還會做漢詩。其詩大多散軼不存,只在《草木子》一書中存有一首:

《新月詩》 昨夜嚴陵失釣鈎, 何人移上碧雲頭。 雖然未得團圓相, 也有清光遍九州。

清新可喜,很有帝王氣象在詩中。(此詩有人誤記為朱元璋的太子所作)「雖然未得團圓相,也有清光遍九州。」它的寓意很明確,雖然大元帝國作為全中國的統治政權已經失統,但是「新月」的「清光遍九州」,北元政權仍自稱為「大元」,在北方草原和東北地區,以及西南的雲南地區,元朝的統治還在繼續。

外部連結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