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孟津縣會盟鎮第一初級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站酷網 的圖片

孟津縣會盟鎮第一初級中學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成長成才,是對學生進行發展教育的有效途徑。如何通過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是擺在我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更是我們從事一線教學教師們困惑的地方。從教多年,有些教師的進取心缺失、激情消退、習慣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古板,課堂上墨守成規以講為主、態度上的隨遇而安,使自己的教學和「與時俱進」、「現代化」等字眼的距離越來越遠。

怎樣才能讓課堂「動」起來、「活」起來,成為時刻縈繞在我們心頭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摸索、思考、體驗、反思和總結,我校覺得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注重細節,雕琢細節。漂亮精緻的課堂更多時候來自於我們對各個教學環節的細節的把握和處理。

近幾年,我們重新調整布署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路子。由典型引路,變為全面開花。使全體教師融入到符合學校實際的課堂教學改革中來。將改革實踐落實於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真正的通過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實現我們教學的最終目標:「讓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和生活方式。」

全體教師全身心的投入,確實給我們帶來了新理念、新方法、新探索、新收穫。我們由最初的思想轉變,到上課形式的改變,再到內容的轉變,再到互動細節的轉變。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是由一個個小的細節、一件件小的事情組成的。小細節包含大智慧,小細節隱藏着大道理。課堂教學中微不足道的細末之處,往往反映着教師的教學水平、折射着教師的教學思想、表達着教師的教學風格,體現出教師的教學智慧。同時也反映着學生的學習思維、學習品質,學習效果。

二、「細化課堂互動師生幸福成長」的實質

細節是什麼?從字面上理解,細者,小也;節者,單位或要點也。《漢語大詞典》將其解釋為「細小的環節和情節」。「細」,微末之處;「節」,關鍵之處。一個細節,可以彰顯完美的整體,也足以導致整體的毀滅。

課堂教學細節是形成於一定的教學情境之中的,構成教學活動的最小單位,它看得見、聽得到、摸得着,是教學行為的具體分解,如教師的語言、動作、指令,學生的發言、課堂表現、情緒變化等。細節決定成敗,在教育教學[1]中,也有着充分的體現。我們的課堂教學同樣應關注教學細節。這看似簡單的細節,其實並不簡單。它對教學的影響非常大。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特別是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其他一切教學工具無法替代的,因此,師生幸福成長的課堂,教師細節是至關重要的。教師細節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所教學生引發的一系列連續不斷的具體行為。教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次錯誤,這些看似平常的細節,卻蘊含着智慧,看似簡單,而簡單里則蘊含着深刻,教師日常中的一些細微處,最能體現一個教師對學生幸福成長的關懷。《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種教學理念,現在已經深入人心。師生同為主體又互為客體,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也煥發出了課堂的青春與活力。而課堂互動是實現學生幸福學習,幸福成長的關鍵環節。教師敏銳地抓住互動細節、有效地挖掘細節、巧妙地利用細節,將最大限度地彰顯教育教學的魅力,體現出教育的本真,使學生在無聲無痕的細節關注中沐浴教育的智慧、教育的真愛。教師人性化、細節化地關注學生的幸福成長問題,就可能形成一股更加強勁的教育新風,在學生稚嫩的心海中激起幸福的浪花。

教育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關注每個生命的幸福成長才是教育的真諦。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在細節中展示自己,教師在細節中體現智慧[2]。加強和提高學生自身素質,就要從細節入手,重視細節,讓學生在做好細節中積累提升素質。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生生互動,探索出許多學科新的知識和學習方法,然後,學生在課堂上積極表現,讓教師對自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師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將會發現更多精彩的細節,優化了教師細節。教學是師生生命靈動的過程,也是師生共同發展幸福成長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時時閃爍着一個個鮮活的細節。

課堂教學看似細小,但確能折射出教師的教育思想,教學理念和教學智慧,可以影響到學科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操作和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並最終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率。處理好課堂教學互動細節,歸根結底取決於教師的教學細節。一個充滿幸福感、創造感、充滿活力的課堂,需要教師在圍繞課程目標精心預設編制教案的基礎上,遵循學生認知的規律、思維的張弛以及情感的波濤,以靈動的教育機智隨時處理各種生成性信息,即時微調教學進程,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靈活性與最優化。

三:採取的有效舉措

第一、關注教師細節

作為課堂教學的兩個主要的角色就是教師和學生,要想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就必須從這兩個角色入手。眾所周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起着主導作用,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堂教學的最終效果的檢驗就是依據學生對課堂上要學習的知識的掌握情況來判斷。作為教師,課堂教學是其基本工作,因而教師注意教學中的細節是必不可少的。那麼教師應該在課堂中注意哪些細節呢?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營造氛圍讓學生的「心」熱起來

教育心理學相關理論告訴我們,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特徵,決定了他們渴望受到教師的關注,得到教師的肯定。這就要求教師在工作中要注意一個細節,教師每接觸一個班,要對所帶班級的學生及早有一定程度的熟悉。教師熟悉學生的過程其實就是了解各個學生的區別、了解各個學生的獨特性的過程。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經常早到班,熟練地叫出所帶班級學生的名字。經常與學生談心,營造和諧的氛圍。教師尊重學生,學生的心跟教師就會貼得更緊,學生當然會服從教師的指導和管理,教師的關愛必然促使學生更努力進取,從中體會到幸福感,不讓教師對自己失望。

2、周密設計讓學生的神「聚」起來

著名特級教師徐斌說:「沒有備課時的全面考慮與周密設計,哪有課堂上的有效引導與動態生成;沒有上課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課堂中的遊刃有餘。」教師備課時要全面考慮與周密設計,備課做到知識「五備」:備起點、備重點、備難點、備交點、備疑點。同時更要備學生。這樣才會有課堂上的有效引導與動態生成,才會有上課前的胸有成竹,才會有課堂中的遊刃有餘,才會讓學生聚精會神,

3、搭建舞台讓學生的眼「亮」起來

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信息傳遞與反饋,情感的交流以及教師的啟發、引導等教學活動,無一例外地要藉助教學語言搭建舞台。教師做到思路清晰,語言流暢講解有條理。利用豐富的語言進行生動細緻的描述和準確到位的講解,嚴肅中不乏幽默,平淡中蘊涵機智,聲情並茂是課堂教學的需要,無疑會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很大的幫助。教師還要善於使用肢體語言,教師語氣和藹可親,配合一個眼神,一個微笑或者一個手勢,讓學生的眼睛亮起來,教學效果會截然不同。教學過程中儘量避免語言的生硬,更不能粗暴的對待學生。多使用「請說」、「請回答」、「請站起來回答」、「請到黑板前來解答」、「請坐」等讓課堂更富有人文關懷的詞語,多些人性化,學生會更有幸福感。

4、激趣導入讓學生的頭「抬」起來

課堂導入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伊始,利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的教學環節。教師要認真設計導入環節,成功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並為後續的教學活動做好鋪墊。課堂導入要「找准切入點,激趣導入」,有效地導入應具有啟發性和生成性。

5、激情四射讓學生的手「舉」起來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課堂也是這樣,教師上課的激情就是山中「仙」、水中「龍」。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說過「沒有了對教育的熱愛,任你教師用再先進的現代教學手段,也只是徒具其形,任你教師用再華美的語言,再動聽的語調上課,也不會打動學生的心靈,震撼學生的靈魂。」教師上課要充滿激情,富有激情的課堂能激起學生渴求知識、努力學習的激情,學生才會積極思維,舉手發言,談出自己的看法,融進課堂,學生學習的幸福感也油然而生。從而有效調動學生探究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6、平等交流讓學生的嘴「動」起來

固守在三尺講台傳道授業是不少教師的習慣,課堂上教師走出講台這個「一畝三分地」還是需要注意的一個細節,課堂上教師不時地走到學生中間,首先能保證把聲音傳播到教室的各個角落。其次,教師走下講台還能發現各個學生的學習狀態,了解他們是否遵守課堂紀律、回答問題是否積極。課堂上教師不時地走到學生座位邊,是平等交流的表現,是對學生的尊重和鼓勵。走近學生,讓學生的嘴動起來,不僅縮短了與學生的空間距離,也拉近了與學生的心理距離。這樣,教師可以了解學生思考問題的特點,分析問題的過程,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有助於教師分析學生的動態思維過程,使教學更貼近學生的思維特點。

7、多元合作讓學生的臉「笑」起來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照顧學生的情緒,關注學生的情感。學生情緒的好壞和積極性的高低是授課效果的直觀反映。根據學生的面部表情,教師可以判斷當前的授課方式是否能夠被學生接受,是否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如果反應良好,以後依然可以沿用和借鑑。相反,如果學生反應不好,教師也可以及時進行調整,這樣才能保證課堂質量。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障礙時,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可以改變提問的方式,為學生打開思路,讓學生的臉笑起來。根據學生的表現來判斷是學生課前預習工作做得不充分還是自身的方式方法有問題。面對學生要有足夠的耐心,引導他們自己想出答案永遠都比直接告訴他們答案的效果好。

另外,教師應該提倡引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互幫互助。提倡以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學習。學生組成一個團隊可以集思廣益,進行資源共享的同時也可以進行相互配合和補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有利於培養學生之間團結互助的精神,促使學生在互助中幸福成長。

為了實現教師細節,我們的做法有:①我們在新學年開學一周,教導處組織,以座談的方式分級舉行,讓教師對本班學生做一個簡單的綜合評價,意在督促教師對學生的了解。②每周二同級同科教師集中研課,每周五教導處檢查教案,要求提前備課。③每天值班領導檢查教師提前三分鐘侯課情況,周一例會通報,發現問題及時整改。④每周組織同級同科教師相互聽課研討至少兩節,並形成書面評價意見,⑤教研組每周組織本教研組聽評課一次,每周四看精品課例一次,促進教師幸福成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