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兒救祖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孤兒救祖記》是1923年上映的中國故事片,由明星電影公司攝製,張石川執導,鄭正秋編劇,張偉濤攝影,王漢倫、鄭小秋主演。該片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藝術上較為成熟的故事片。[1]
劇情介紹
富翁楊壽昌晚年喪子。為占家產,侄子道培與陸守敬狼狽為奸,誣告兒媳余蔚如不貞,致使蔚如掃地出門。數月後,蔚如生下一子,取名余璞。余璞十歲,就讀壽昌所建學校。壽昌亦居住於此。祖孫互不相識,然余璞彬彬有禮,膽識過人,頗得壽昌喜愛。余璞亦常到其居處玩耍。一日,道培和守敬到壽昌處要錢,遭斥責後,意欲行兇,恰好余璞來到。守敬被捕。道培重傷,余璞亦受傷。道培臨終悔悟,說出實情。一家人終得團聚。
影片評價
1922年,中國電影的先驅者之一張石川聯合鄭正秋、周劍雲等人在上海成立了明星影片公司,這是二三十年代中國最有成就的電影公司之一。
1923年,明星影片公司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長片正劇《孤兒救祖記》,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尹自重出品人,王漢倫、鄭小秋等主演。
影片描寫一個富翁楊壽昌在兒子死後,懷疑兒媳不貞,將其趕出家門。兒媳余蔚如忍辱負重,將兒子養大成人,送入楊壽昌所辦的學校讀書。一天,當年陷害兒媳的侄子密謀害死楊壽昌,奪其家產,被孫子余璞挺身相救,於是真相大白,一家人終於團聚。
編劇鄭正秋是我國電影事業的開拓者之一,其電影觀念也秉承着中國文藝觀的傳統,認為電影應擔負起改良社會,教化民風這一重要使命,因而他編劇的電影強調道德教化,關注現實問題,注重社會的內涵,被稱為「社會片」的開創者和代表人物。這部影片是鄭正秋電影觀念的一次重要嘗試,也是他創作的第一部「社會片」。影片的主題是「教孝」、「懲惡」、「勸學」、「揚善」和宣傳社會改良;片中的人物也被歸結為善與惡的代表,尤其兒媳余蔚如的「賢妻良母」形象是具有典型的中國傳統理念的標誌。
在《孤兒救祖記》問世之前,已誕生十幾年的中國電影正陷於低谷之中。這部影片除了在故事內容上擺脫了早期電影對西方電影例如滑稽片等的因襲摹仿,包含着濃厚的民族情感、民族觀念外,藝術上也擺脫了文明戲式的舞台化表演風格,力求形象、情景的生活化和真實性,同時注重故事性和情節的引人入勝,這使得影片在當時的確不同凡響,非常契合觀眾的口味。
參考文獻
- ↑ 明星影片公司攝製的長故事片《孤兒救祖記》在愛普廬影戲院試映. 上海年華. [20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