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沙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孤沙錐 |
中文學名: 孤沙錐 |
孤沙錐[1](拉丁名:Gallinago solitaria) 是鳥綱、鷸科的小型涉禽。體重126-159克,體長265-318毫米。體色暗淡而富於條紋,為沙錐中個體最大者。嘴形直,有時微向上或向下彎曲;鼻溝長,通常超過上嘴長度之半。頸部也略長。翅稍尖而短。尾亦短。腳細長,跗跖前緣被盾狀鱗片;雌雄羽色及大小大都相同;多數具四趾,趾間無蹼,或趾基微具蹼膜。飛翔力強,飛行時頸與腳均伸直。多在水域附近營巢繁殖,巢築於地表乾燥的凹陷處,略敷以雜草,少數種類亦營巢於樹上。通常每窩產卵4枚。棲于山溪岸邊、濕地及林間沼澤地。主要以蠕蟲、昆蟲、甲殼類、植物為食。
形態特徵
孤沙錐頭頂黑褐色,具一條白色中央冠紋和具淡栗色斑點。頭側和頸側白色,具暗褐色斑點。從嘴基到眼有一條黑褐色縱紋;眉紋白色。後頸栗色,具黑色和白色斑點,翕黑褐色,具白色斑點。肩外緣白色。上體黑褐色,滿雜以白色和栗色斑紋和橫斑,背部橫斑較窄。腰具窄的栗色橫斑;尾上覆羽淡栗色,到尖端逐漸變為灰色。尾較圓,由18枚尾羽組成,3對中央尾羽黑色,具棕色或淡栗色亞端斑和皮黃白色端斑,其間有一細的黑線將二者隔開。外側尾羽較窄狹,最外側兩對僅2-3毫米寬,鄰近兩對約6毫米寬,基部黑褐色,羽端皮黃白色或白色,具黑白相間橫斑。外側尾羽窄而短。翅上覆羽栗色,具黑褐色橫斑和白色羽端。初級覆羽和飛羽深灰褐色,具灰白色尖端。頭兩枚初級飛羽具窄的白色羽緣。頦、喉白色。前頸和上胸栗褐色,具細的白色斑紋,下胸具淡色橫斑。兩脅具黑褐色橫斑;其餘下體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具窄的黑褐色和白色相間橫斑。虹膜黑褐色。嘴鉛綠色,尖端黑色,下嘴基部黃綠色,腳和趾黃綠色。
被趕時作粗啞的特有叫聲pench,似扇尾沙錐但音較深沉粗啞;炫耀時發出chok-achock-a 叫聲[2]。
生活習性
孤沙錐常單獨活動,也不與其他鷸類和其他沙錐為伍。有干擾時常常蹲伏於地上,危急時也起飛。但飛行慢而笨重,常常飛不多遠又急速落下。多黃昏和晚上活動。在長白山可沿溪流活動到海拔1800米的森林上緣地區。在喜馬拉雅山甚致到達5000米的高山地帶活動。主要以昆蟲、昆蟲幼蟲、蠕蟲、軟體動物、甲殼類等無脊椎動物為食。也吃部分植物種子。
繁殖狀況
孤沙錐的繁殖期為5~7月。營巢于山區溪流、湖泊、。水塘岸邊草地上和沼澤地上,也在蘆葦塘和生長有低矮樺樹的水中小島上營巢。雄鳥在繁殖初期常作空中求偶飛行。飛行時雄鳥敏捷地上升,在空中成小圈飛行,然後它將雙翅半摺疊,尾撒開如扇,垂直地從高空往下降落,並伴隨發出尖勵的叫聲。垂直降落時它不是一下就從高空降到地面,而是中途多次停止,分段向下垂直降落。將快降落到地面時,又往高飛,飛到一定高度,再次分段垂直落下,反覆重複上述過程。巢多置於離水域不遠的地上小灌木下或草叢間地上,隱蔽甚好。巢較簡陋,多為地面的凹坑,或由親鳥在落葉地上挖掘而成,內無任何內墊物。每窩產卵通常為4枚,偶爾5枚。卵的形狀為梨形,顏色為黃褐色或乳黃色,被有大的褐色斑點,卵的大小40~45×28~33毫米[3]。
棲身環境
棲息于山地森林中的河流與水塘岸邊以及林中和林緣沼澤地上。遷徙期間和冬季也常出現在不凍的區域、水稻田和海岸地區。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喜馬拉雅山脈及中亞的山地。越冬從巴基斯坦至日本及堪察加半島的山麓地帶。
分布狀況:罕見於泥塘、沼澤及稻田。亞種solitaria繁殖於新疆西部的天山、青藏高原東緣的喜馬拉雅山脈至四川西北部、青海及甘肅西部。越冬於新疆西部的喀什地區、西藏東南部及雲南。亞種japonica繁殖於東北各省,越冬在長江流域及廣東[4]。
保護等級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5]。
視頻
孤沙錐覓食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