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可教(漢語成語)
孺子可教[rú zǐ kě jiào]
孺子可教(拼音:rú zǐ kě jiào)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孺子可教」的原義是小孩子是可以教誨的,喻指年輕人有培養前途,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目錄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孺子可教
- 拼 音:rú zǐ kě jiào
- 注音字母:ㄖㄨˊ ㄗˇ ㄎㄜˇ ㄐㄧㄠˋ
- 成語出處:《史記·留侯世家》
成語出處
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
成語寓意
張良的敬老尊賢與持之以恆的態度,為自己贏得了信任與賞識,也正因為他懷着恭敬之心去研讀老者所授之書,才能真正領悟書中精髓,並因此受益。想要成大器,就要學會忍耐,尤其是對比自己年長的人更要多一份耐心,多一份恭敬忍是人生永不敗北的策略。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孺子可教」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指年輕人可培養。 [1]
運用示例
- 唐·劉禹錫《澈上人文集紀》:「時予方以兩髦執筆硯,陪其吟詠,皆曰:『孺子可教。』」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卷一〇·恆娘》:「恆娘曰:『孺子真可教也!後日為上巳節,欲招子踏春園。子當盡去敝衣,袍褲襪履,嶄然一新,早過我。』」
成語典故
張良,字子房。他原是韓國的公子,姓姬。後來因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隱匿,改名張良。有一天,張良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橋上散步,在橋上遇到一個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老人的一隻鞋掉在橋下,看到張良走來,便叫道:「喂!小伙子!你替我去把鞋撿起來!」
張良心中很不痛快,但他看到對方年紀很老,便下橋把鞋撿了起來。老人見了,又對張良說:「來!給我穿上!張良很不高興,但轉念想到鞋都拾起來,又何必計較,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謝的話也沒說,就轉身走了。 張良愣愣地望着老人的背影,猜想這老人一定很有來歷。果然,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來,說:「你這小伙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五天後的早上,請到橋上來見我。」張良聽了,連忙答應。
第五天早上,張良趕到橋上。老人已先到了,生氣地說:「跟老人約會,應該早點來。再過五天,早些來見我!」
又過了五天,張良起了個早,趕到橋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說:「你又比我晚到,過五天再來。」又過了五天,張良下決心這次一定比老人早到。於是他剛過半夜就摸黑來到橋上等候。天蒙蒙亮時,他看到老人一步一挪地走上橋來,趕忙上前攙扶。老人這才高興地說:「小伙子,你這樣才對。」
老人說着,拿出一部《太公兵法》交給張良,說:「你要下苦功鑽研這部書。鑽研透了,以後可以做帝王的老師。」張良對老人表示感謝後,老人揚長而去。後來,張良刻苦研讀《太公兵法》,成為漢高祖劉邦手下的重要謀士,為劉邦建立漢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2]
孺子可教的成語接龍:
孺子可教 > 教導有方 > 方方正正 > 正顏厲色 > 色厲內荏 > 荏苒代謝 > 謝天謝地 > 地地道道 > 道聽途說 > 說到做到 > 到處碰壁 > 壁間蛇影 > 影影綽綽 > 綽約多姿
參考文獻
- ↑ 孺子可教(漢語成語)的信息介紹
- ↑ (孺子可教)的成語典故與接龍鯉魚輔導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