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寧夏六盤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寧夏六盤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位於寧夏固原市,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及油松側柏林地區,不僅是半乾旱-半濕潤的氣候過渡區,還是黃土區-土石山區的地貌類型過渡帶。該站在2001年作為國家林業局退耕還林工程科技支撐基地開始建設,2009年獲國家林草局批准成為寧夏六盤山生態站/野外台站。

機構簡介

該站面向黃土高原[1]和山地水源區的林-水關係合理調整及森林多功能管理的重大科技需求和森林生態水文學的學科發展要求,立足寧夏南部山區,結合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工程實施,採用一站多點布局,長期監測水土氣生等環境要素動態和森林的環境變化響應及生態水文影響,試圖深入理解旱區林水相互作用、生態水文過程、森林多功能形成機理,並尋找林水平衡和森林多功能管理的可行途徑,以為寧夏南部山區乃至黃土高原和西北旱區的林業發展與森林提質增效提供科學指導與技術支持。

科研成果

生態站現有科研用房600m2,試驗場地(地表徑流場、測流堰、固定樣地等)20個,在六盤山半濕潤、半乾旱區均設有研究小流域/觀測站點/固定觀測場。現有可用儀器設備100餘台/套,價值800餘萬元。該站依託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專項、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林業公益性行業專項、科技部社會公益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30餘項,累積獲得研究經費2000餘萬元。近5年合作出版國外專著1部,發表期刊論文60多篇,其中SCI論文20篇;獲省部級科技二等獎2項。其中旱區水源涵養林多功能評價與優化管理技術創新性強,應用效益顯著,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研究人員

生態站施行站長責任制,現任站長王彥輝,固定研究人員15人,流動人員10人;其中管理人員2人,野外觀測和數據管理5人,研究生6人;副高級以上職稱7人,獲博士者12人;涵蓋森林水文、自然地理土壤[2]、生態、水土保持等多個學科。依託生態站培養了全國生態建設先進個人、全國野外先進工作者3人次。近年來多次組織或承辦了「第六屆林業學術大會」森林水文分會、IUFRO的世界人工林大會的森林多功能管理邊會、「Dynamics of water-limited forests in a drying climate and biophysical feedbacks」等國內或國際學術會議。組織重要出訪5個團次,派出專家10人次;接待外專來訪15人次,促進了旱區森林生態水文與森林多功能管理的合作交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