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寧夏平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寧夏平原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寧夏平原

別名: 銀川平原

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南寒北暖

寧夏平原又稱銀川平原,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部黃河兩岸。

寧夏平原北起石嘴山,南止黃土高原,東到鄂爾多斯高原,西接賀蘭山。北部是黃河沖積平原--寧夏平原,面積1.7萬平方公里,滔滔黃河斜貫其間,流程397公里,水面寬闊,水流平緩。

寧夏平原沿黃兩岸地勢平坦,早在2000多年以前先民們就鑿渠引水,灌溉農田,秦渠、漢渠、唐渠延名、流淌,形成了大面積的自流灌溉區。[1]

地理地形 

地理環境

寧夏地勢南高北低,山地、高原約占全區的3/4,剩下的就是平原地區,其中沙漠占寧夏面積的8%。古老的黃河穿越寧夏中北部地區向北流淌,在寧夏境內總流程達397公里,流經12個縣市。

黃河寧夏段水面寬闊,灌溉墾殖,他們的辛勤勞動使寧夏成了溝渠縱橫、稻香魚肥、瓜果飄香、風光秀美的"塞上江南"。這從唐代詩人"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的詩句中就可得到印證。

地形分布

從地形分布來看,自北向南為賀蘭山地、寧夏平原、鄂爾多斯草原、黃土高原、六盤山地等,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北面的賀蘭山脈綿亘250公里成了寧夏平原的天然屏障,南邊則為鬱鬱蔥蔥的六盤山脈。

在《瞭望東方周刊》刊登的"中國城市凳翻循幸福感調查"中,在"文明幸福感"和"城市發展幸福感"的榜單上,銀川均排名第二。就前者而言,銀川僅位列成都之後。銀川人的幸福感,應該與銀川所擁有的自然條件密切相關,那從天而來的黃河水,令這裡溝渠縱橫,灌溉農業發達,從而造就了銀川所在地寧夏平原的富庶,於是寧夏平原自古即享有"塞上江南"、"西北明珠"的美稱,而今依舊是中國西北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特色農業基地。

氣候特徵

南高北低的地形決定了寧夏南寒北暖的氣候,此外,寧夏地處中緯度,溫帶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大,白天太陽直射溫度相對較高,晚間氣流掃射餘熱溫度明顯降低,夏少罪贈放日晝夜溫差在15度左右。訂探雄

雨季集中在夏季,但降水量不大。寧夏的天是明朗的天,"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是寧夏天氣和風情的真切寫照。

寧夏平原灌區農作物單產量不亞於長三角與珠三角,其富裕程度也堪與成都平原媲美。寧夏平原有人口300多萬,以銀川市為例,2006年的人均生產總值為29965元,農民人均收入為3799元,均高於全國平均數;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4.1%,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為102.2%,均低於全國平均數。寧夏平原的大氣質量優良,城市污水處理率已接近60%。但黃河來水的減少,可能對綠洲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

歷史 

歷史發展

寧夏回族自治區具有悠久的歷史。靈武市水洞溝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掘出來的石器、骨器和用火痕跡表明,遠在距今3萬年前後,寧夏境內就有了人類活動,他們創造了舊石器晚期的"水洞溝文化"。

解放後在寧夏境內陸續發現了較多的"細石器文化"、"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遺址。這些遺址表明,距今六七千年到三四千年前,寧夏南北的"居民"已由母系氏族社會進人父系氏族社會、開始從事畜牧業和農業生產,並與中原地區有了密切的聯繫。商、周時期,境內有稱為胡(北狄)、羌(西戎),後又稱為鬼戎、獫狁(熏育、葷粥)的遊牧部落活動。

管理體制

周宣王時,曾在"太原"(今固原端乘盛艱一帶)調查戶口,表明當時不僅已有較多人口,而且有了行政管理體制。春秋戰國時期,固原地區南部屬秦,其餘地區分別為義渠戎、朐衍戎等部族的府腳聚居地。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收復河套,當時的寧夏地區為北地郡,將大批六國臣民移至此地,開荒種地,修渠灌溉。為寧夏平原的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秦代開挖的秦渠仍在使用。漢武帝時,先後又有大批移民湧入寧夏河套地區。隨之也帶來了中原地區先進的耕作技術。為擴大耕地,又新開了漢渠。

東漢末年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中原戰亂。寧夏成為羌族匈奴鮮卑遊牧、逐鹿之地。公元407-431年,匈奴人赫連勃勃興起,建立大夏,成為十六國之一。寧夏的固原、靈武、銀川等地區屬其管轄。李淵滅隋建大唐,分全國為十五道。寧夏屬關內道。在靈州,今靈武縣南,設都督府和朔方節度使,駐軍6萬多人。成為西北的一個政治、軍事、經濟、交通中心。在唐代鼎盛時期,寧夏的經濟也有很大的發展。

西晉末年,匈奴人赫連勃勃於407-431年建立地方政權,自號夏,以統萬城(今陝西靖邊縣境)為都城,寧夏屬其管轄範圍。唐朝分全國為十道,寧夏屬關內道。精料甩唐王朝在靈州(今靈武市西南)設大都督府和朔方節度使。安史之亂期間,唐肅宗於756年在靈武登基。

公元1038年,元昊正式稱帝,國號夏。因在北宋之西,又別於十六國之一的赫連夏,故史稱西夏。興慶府,今銀川市,不僅是西夏的政治、經濟中心,也是水利灌溉的樞紐。在西夏時,畜牧業很是興盛。宋朝所用的馬,大部分購自西夏。成吉思汗也從西夏得到許多駱駝。西夏的手工業也很發達,主要有鞣皮、紡毛線、制氈毯。諒祚時建造的承天寺塔仍屹立在銀川,表現了西夏人的高超建築技術。

遷入回族

公元1227年,在西夏國被成吉思汗督師所滅之後,元在此設寧夏府路,開始遷入回族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寧夏地區為邊防要塞。公元1368年朱元璋下令農民歸耕,承認耕者有其田,墾者享有其地。後來又發詔令,規定寧夏等地的農民墾荒所得土地任其自有,永不徵稅。政府還組織軍隊興修水利,並把大批回民以"屯戍"人的身扮安插在靈州、固原一帶。公元1412年前後,人口繁衍,糧食儲備增加。寧夏等地的倉儲可支當地10年的俸晌。但在明朝中葉以後,起兵禍,生靈塗炭,寧夏經濟也遭到很大的破壞。

元朝設寧夏路,開始遷入回回人。明朝設寧夏衛,大批回回以"屯戍人戶"的身份被安置在靈州、固原一帶。

清朝建寧夏府。乾隆年間,銀川發生大地震,原址受損嚴重,乾隆帝撥下巨銀用於重建家園,在城郊建新城,稱新滿城,乾隆以後,"寧夏至平涼千餘里,盡悉回莊",成為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民國初年設朔方道,1929年改為寧夏省,轄除固原地區以外的現有市、縣及內蒙古自治區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和磴口縣。

1949年9月23日,寧夏解放,仍沿用寧夏省原稱,轄區範圍與民國時相同。1954年,撤銷寧夏省,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和磴口縣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地區併入甘肅省。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轄原屬甘肅省的銀川專區、吳忠回族自治州、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及涇源、隆德2縣。1969年,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的5個公社併入寧夏。1979年,這些地區又劃回內蒙古自治區。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