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守望之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守望之心》是美國傳奇女作家哈珀•李有生之年出版的第二部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出版後的五十多年間作家一直拒絕各種採訪和社會活動,並宣稱不會再寫第二本書。2015年,《守望之心》出版,立刻成為了當年出版界的話題,創造了銷售的奇蹟,日銷量達10萬冊。據說本書源自作者早年的手稿,李本人以為這份手稿早已遺失。《守望之心》的創作年代早於《殺死一隻知更鳥》,講述的是斯庫特成年以後回到家鄉探親的故事,其中穿插了很多斯庫特童年的回憶。在編輯的建議下,哈珀•李以其中的童年片段為基礎,耗費十幾年的時間創作了《殺死一隻知更鳥》。

有人說《守望之心》是對《殺死一隻知更鳥》的顛覆,然而從國外主流的評論來看,其實並不其然,阿迪克斯仍然是阿迪克斯,仍然是那個正義、理性的父親,只是由於人與社會歷史環境的複雜性,他對待不同的事情會有不同的態度。更多問題源於斯庫特在成長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中就包括了她對於父親角色的定位。所以說,與其說這是一種顛覆,不如說是一種延續和豐滿,和《殺死一隻知更鳥》一樣,《守望之心》也是人成長中不可缺少的一課。其中的家庭關係,人步入成年后角色轉換的陣痛,現實與理想的矛盾,以及始終貫穿其中的愛,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珍貴的成長經歷。

毫不誇張地說,《守望之心》會是本年度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知更鳥」傳奇的延續是不分國界的。

作者簡介

哈珀·李,1926年生於美國亞拉巴馬州的門羅維爾。童年就讀於當地的學校,後在亞拉巴馬大學攻讀法律。與著名作家杜魯門·卡波特是從小的至交,《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的迪爾,就是以他為原型的。

曾獲包括普利策獎在內的多個文學獎項,並被授予總統自由勳章,多次受到總統的接見。《殺死一隻知更鳥》更是入選「塑造美國的88本書」。

多年來一直隱居在老家,拒絕媒體採訪和各種社會活動,終生未婚。

2016年,在位於門羅維爾的家中去世,享年89歲。

原文摘錄

她的父親有辦法戳破他妹妹關於芬奇家族任何一員都天生高人一等的說教:他總是私下裡鄭重地告訴女兒剩下的故事,但瓊·露易絲有時覺得,她窺見阿迪克斯·芬奇的眼中閃過一絲明白無誤的鄙夷,要麼那只是他眼鏡的反光?她從沒搞清楚過。 她差不多愛上了他。不,那是不可能的,她想,你要麼愛,要麼不愛。愛是這個世上唯一一件不含糊的事。無疑,存在不同類型的愛,但每一種都只有是和否兩個結論。

書評

《殺死一隻知更鳥》出版後的五十多年間作家一直拒絕各種採訪和社會活動,並宣稱不會再寫第二本書。2015年,《守望之心》出版,一時轟動。

據說本書源自作者早年的手稿,李本人以為這份手稿早已遺失。《守望之心》的創作年代早於《殺死一隻知更鳥》,講述的是斯庫特成年以後回到家鄉探親的故事。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一度非常痛苦。李打破了幾乎所有《殺死一隻知更鳥》里所做的人設,而且斯科特始終處於劍拔弩張的狀態,與一切敵對。而這種敵對,恰又因為她尚為年輕,難以自恰,而衍生出了內里的激烈鬥爭。

在紐約生活後的斯科特,擁有一種大城市的優越感,對整個鎮都有一種居高臨下的蔑視和無所適從的出離。

她離經叛道,對現實不滿時就用「在紐約…」作為自己立場的論據;她開始展現刻薄,恃寵而驕的同時,因父輩教育方式,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知識面,而這些類同於在現在的科普教育下成長起來的青年人一樣,全面但不深刻;有邏輯,但並不嚴密。有時言語裡,還免不了對最親近的人的輕佻和挑釁。

這一切都那麼眼熟。和歸鄉的我們的情感共通。哪怕國別不同,時代各異。

站在閱讀角度你覺得她略微可恨,但實際上,真正面對被我們打上「落後」標籤的父老鄉親和蒼山舊水,我們比斯科特還要理直氣壯得多。

被拉扯開的不僅是同家鄉的空間距離,還有與童年的時間維度。再輔以去世的哥哥、遠走歐洲的迪兒、日漸疏離的親友和情感上傾向依偎、志向上卻分道揚鑣分道揚鑣的竹馬,她始終在懷舊和不滿中,自我顛覆。

甚至最後,她雖然邁出了那一步,卻也還未找到真正舒適的位置。

直到最後兩章,作品漸入佳境。

如果說前段瓦斯泄漏一樣的異物感讓人不適,終於迎來核爆的這刻,無疑金句頻出,酣然暢快——

「一個人可以內心澎湃 ,但他明白 ,溫和的反應比公然動怒更有效 。一個人可以譴責他的敵人 ,但更明智的是認清他們 。」

「每個人身處的孤島 ,瓊 ·露易絲 ,每個人的守望者 ,是他的良心 。不存在集體良心這樣的東西 …小姐 ,你生來有你自己的良心 ,一路走來 ,在某個時刻 ,你把你的良心像藤壺似的緊緊依附在你父親的良心上 。你漸漸長大 ,當你長大成人後 ,你在不知不覺中把你的父親與上帝混為一談 。你從未把他看作一個凡人 ,有着凡人的心靈 ,也有凡人的缺點 ——我得向你承認 ,你也許很難看出來 ,雖然他犯的錯誤少之又少 ,但和我們每個人一樣 ,他也會犯錯 。你在情感上不健全 ,依賴於他 ,從他那兒獲取答案 ,認定你的答案就是他的答案 。 」

「當你碰巧發現他在做某些在你看來似乎與他的良心 ——你的良心 ——背道而馳的事時 ,你簡直不堪忍受 ,甚至給你造成了身體上的不適 。生活對你而言成了人間地獄 。你必須殺死自己 ,或者他必須殺死你 ,使你能夠作為獨立的個體思考活動 。 」

「偏執狂在遇到反對他見解的人時 ,會怎麼做 ?他不讓步 ,他拒絕通融 ,連聽也不想聽 ,一味抨擊 。瞧你 ,你被世上最偉大的父愛搞得顛三倒四 ,所以你逃跑了 ,而且是沒命地逃 。」

「偏見是一個貶義詞 ,信念是一個褒義詞 ,這兩者之間具有某些共性 :它們的起始都是理性的終結 。 」

「朋友在犯錯時才需要你 ,瓊 ·露易絲 ,他們在對的時候不需要你 ——」

像一場辯論賽,你充分了解了對陣雙方——斯科特和她愛的父親、叔叔、姑媽、亨利等人,甚至還把以卡波尼為首的路人姿態看了一個遍(待客的虛禮與其說傷害了斯科特的感情,不如說傷害了斯科特的認知)。

你肯定有自己的站隊,但另一方,卻也「聽着挺在理的樣子」。即使幼稚如斯科特喊出「狗雜種」的字眼,即使為了逼她面對阿蒂亞斯說出「隨你的吧」這樣輕飄而殘忍的話,即便傑克叔叔前後兩次,要麼走玄學,要麼走心理暗示,大徹大悟到透出一股「立場已不重要」的道教意味。

而書的真正宗旨正躲在這一切的後面呢——靈魂和思想的斷奶,發生在人真正長大之後,伴隨着衝擊、潰敗、塌陷,要掙脫要匡正要犧牲,而後才真正踏踏實實地,踩在這個土地上;沒有捷徑,不可速成,既痛苦,又緩慢。

但它無可替代。此後,你是你自己的眼耳口鼻,你是你自己的心。

你繼承了長輩的血脈,沿襲了他們的光榮,沾染了他們的習性;像被他們拌勻的陶泥,在他們的雙手下延展開去…

而後在煉獄般的高溫中,燒成你自己的瓷。

ps,政治立場上我依然站阿蒂亞斯。

「傑斐遜認為 ,完整的公民資格是一項特權 ,應該是每個人靠努力獲得的 ,而不是某些隨便給予或隨便接受的東西 。在傑斐遜看來 ,一個人不能只因為他是人而享有投票權 。他必須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投票 ,對傑斐遜來說 ,是人為自己爭取到的一項寶貴特權 ,在一種 ——一種相互寬容 、互不相擾的經濟體系下 。 」

簡直漂亮到值得我為它倒立鼓掌,精英主義+等級制度說得如此委婉。正義與否不論,說理方式滿分。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