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安東·利奧波德·德沃夏克

安東·利奧波德·德沃夏克(捷克語: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1841年9月8日-1904年5月1日),十九世紀世界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德沃夏克出生於布拉格(時屬奧匈帝國,現屬捷克)內拉霍奇夫斯鎮,早年入布拉格音樂學校,畢業後進行音樂創作,

1890年受聘布拉格音樂學院教授;在此期間他受到祖國民族復興、發展民族文化的思潮的影響,接觸了西歐古典樂派、浪漫樂派的作品;

1892—1895年春應邀在美國紐約音樂學院教學並任院長,回國任布拉格音樂學院院長,1904年去世。

德沃夏克的主要作品有《新世界交響曲》(又名《第九交響曲》或《e 小調第九交響曲》,為作者受邀到美國期間所作)、《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等、《第4交響曲》、《第7交響曲》、《狂歡節序曲》、《奧賽羅序曲》、《胡教徒序曲》、《隨想諧謔曲》、《幽默曲》(又稱《詼諧曲》)、《斯拉夫舞曲》、歌劇《水仙女》、《阿米達》,以及交響詩《水妖》、《午時女妖》、《金紡車》、《野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