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國老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國老調

中文名稱;安國老調

性質;地方戲曲劇種之一

特點;國家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流傳地區;冀中、冀南廣大地區

安國老調,是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屬於國家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流傳於冀中、冀南廣大地區。它源於元明以來流行的民間小曲「河西調」,在近代唱腔板式及文武場伴奏上大致相同,但它卻是獨立發展起來的一個劇種。

歷史

老調是元末明初民間河西調藝人同說書藝人和大鼓藝人合作,穿插故事和人物,經過不斷充實、革新而誕生的一個新劇種。安國老調由流傳於白洋淀一帶的民間小調河西調演變而成,多流傳於冀中冀南地區,經當地藝人加工、補充、發展後,豐富了原有劇目,改進了部分唱腔,逐漸形成的與原老調具有不同風格的戲曲。[1]

安國老調自搬上舞台以來,深受百姓喜歡,流傳至今。其唱腔高亢激揚,擅用高腔,明嗓要求寬厚明亮,背功嗓要求音高質純,明嗓、背功嗓轉換時要和諧統一、不留痕跡。截至目前,安國老調上演劇目多達二百多個,最擅長唱連台本戲,《薛家將》、《呼家將》、《楊家將》、《封神演義》等經典劇目更是久唱不衰。

發展

安國老調是一個流傳冀中、冀南廣大地區,深受觀眾喜愛的民間戲曲。它源於元明以來流行的民間小曲"河西調",在近代唱腔板式及文武場伴奏上大致相同,但它卻是獨立發展起來的一個劇種。 清朝雍正年間(1723-1735),安國藥業蓬勃發展,南北藥材大匯集、大流通,帶來了文化大交流,流傳於白洋淀西部的民間小調河西調,也隨之傳入安國。河西調傳唱一百多年

後,至光緒初年形成地方戲雛形。當時,比較有名的藝人張金奎張林山崔相雲等博採眾長,既融入同台絲弦的高亢激昂,又吸收白洋淀一帶老調的婉轉悠揚,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唱腔。所以,安國老調又稱南路老調。

安國老調於民國初年趨於成熟,不僅有《萬壽山》、《反徐州》、《呼延慶打擂》、《封神榜》等完整的演出劇目,而且文武場齊備,各種行當健全。程各莊、張鄉、大章、西崔章紛紛組建老調戲班,到深澤、武邑、饒陽、安平一帶演出,形成老調一家獨占冀南的局面。

安國縣老調劇團從1958年起開始上演現代戲,編創移植了《野火春風斗古城》、《赤道戰鼓》、《劉三姐》、《三月三》等30多出現代戲,設計出新式布景,加上管弦樂,為適應劇情發展需要,又編創了文腔中低回婉轉的"反調",填補了文腔中哀婉不足的空白,同時還對花臉唱腔進行改革,增加老生垛板的運用,受到觀眾的歡迎。[2]

相關視頻

保定老調安國老調名段欣賞

安國老調yaohuitu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