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塞區高橋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塞區高橋鎮,隸屬於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地處安塞區南部,西川河中游,東與延安市寶塔區棗園鎮接壤,南與樓坪鄉毗鄰,西與磚窯灣鎮相鄰,北接沿河灣鎮、招安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4千米,總面積308.37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高橋鎮下轄11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高橋鎮戶籍人口17724人。2011年,高橋鎮農業總產值1.4185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0.06億元。 [1]

中文名: 高橋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

地理位置: 安塞區南部

面 積: 308.37 km²

下轄地區: 1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高橋村

電話區號: 0911

郵政區碼: 717400

人 口: 17724人(2018年)

歷史沿革

昔以村旁有石砌高橋稱高橋村。鎮以村名。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9月,為高橋鄉。

1949年,仍設高橋鄉。

1958年9月,改設幸福公社;同年12月,劃屬延安縣。

1961年9月,復屬安塞縣,並改稱高橋公社。

1983年9月,復設鄉。

2011年6月,改設鎮,撤銷樓坪鄉併入高橋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高橋鎮轄高橋、徐清、劉坪、張蘭溝、劉塔、北宋塔、閆橋、南屯、宋莊、郭砭,高莊、高興莊、喬莊、南溝、龔圪嶗、黃屯、宋坪、賀坪、馮莊、洛平川20個行政村;下設96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高橋鎮下轄11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高橋村。

地理環境

高橋鎮地處安塞區南部,西川河中游,東與延安市寶塔區棗園鎮接壤,南與樓坪鄉毗鄰,西與磚窯灣鎮相鄰,北接沿河灣鎮、招安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4千米,總面積308.37平方千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高橋鎮轄區總人口1496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860人,城鎮化率25.8%。另有流動人口1500人。總人口中,男性7851人,占52.5%;女性7110人,占47.5%;14歲以下3560人,占23.8%;15—64歲9189人,占61.4%;65歲以上2212人,占14.8%。2011年,高橋鎮人口出生率4.81‰,人口死亡率1.67‰,人口自然增長率3.1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8.6人。

截至2018年,高橋鎮戶籍人口1772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高橋鎮財政總收入848萬元,比上年增長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28萬元,比上年增長4%。

2011年,高橋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037元。

第一產業

2011年,高橋鎮農業總產值1.4185億元。其中農業產值1.0205億元,畜牧業產值1140.53萬元。耕地面積9.8萬畝,林地面積28.6萬畝。2011年,高橋鎮糧食生產7503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油料作物種植面積3400畝,產量0.04萬噸。蔬菜產量3.93萬噸,產值1.01億元。

2011年,高橋鎮水果種植面積5.46萬畝,產量13009噸,其中蘋果種植4.25萬畝,掛果面積1.6萬畝,產量10316噸。

高橋鎮畜牧業以生產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高橋鎮生豬出欄0.46萬頭,年末存欄0.34萬頭;羊出欄0.32萬隻,年末存欄0.91萬隻;家禽飼養量1.82萬羽,年末存欄2.56萬羽。2011年,高橋鎮生產肉類390噸,禽蛋238噸。

第二產業

2018年,高橋鎮有工業企業1個。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高橋鎮有商業網點50多個,商業從業人員150多人,營業面積1500平方米。2011年,高橋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0.06億元,比上年增長6.8%。

截至2011年末,高橋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270萬元,比上年增長17%,比年初增加472萬元;各類貸款餘額2561萬元,比上年增長19%,比年初增加415萬元。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643萬元,比上年增長47%,比年初增加525萬元。

2018年,高橋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3個。

交通運輸

高橋鎮境內S303貫穿全境。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高橋鎮有文化事業單位2個,文化廣場6個;村文化室18個,建築面積480平方米;圖書室1個,藏書2萬餘冊;農家書屋18個,各類表演團體1個,演職人員18人。文化行業從業人員8人。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腰鼓、剪紙、石雕、木雕、陝北說書、刺繡、手工面花、陝北秧歌等。

截至2011年末,高橋鎮有線電視網絡光纜線路27千米,有線電視人口覆蓋率達42.6%,有線電視用戶1239戶。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90%,農村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60%。累計完成覆蓋19個村、2177戶、8709人的「村村通」建設任務。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高橋鎮有幼兒園(所)2所,在園幼兒187人,專任教師13人;小學1所,在校生345人,專任教師3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高橋鎮有專業技術人才20人,經營管理人才10人,技能人才14人,農村實用人才54人。科技示範村9個、示範戶36戶,農民專業合作社6個;組建各類技術服務隊4個,科技協會2個。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高橋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2個,其中中心衛生院2個,村級衛生室20個,病床30張,專業衛生人員33人,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2人。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張。

2011年,高橋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衛生廁所普及率80%,自來水入戶率8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9.8%。

歷史文化

張思德犧牲紀念地

張思德犧牲紀念地,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洛平川村。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初,張思德響應中共中央大生產運動的號召,主動報名參加中央機關組織的生產小分隊,到離延安70多里的安塞縣生產農場,被選為農場副隊長。同年7月,進安塞縣樓坪鄉石峽峪燒木炭。9月5日,天下着雨,張思德帶着突擊隊的戰友們照常進山趕挖新窯。中午時分,炭窯在雨中發生崩塌。危急時刻,張思德把戰士小白推出窯口,自己卻被埋在坍塌的土裡,戰友得救了,張思德卻獻出了年僅29歲的生命。毛澤東主席題寫「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的輓詞,並發表《為人民服務》的演講,高度讚揚了張思德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境界和革命精神。從此,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思想奠定了中國共產黨人立黨治國的根本宗旨。 2019年10月7日,張思德犧牲紀念地被國務院列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視頻

安塞自媒體受邀走進高橋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