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大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書中描述

【1】那少婦收拾藥箱,對袁承志道:「我姓安,你叫我安嬸嬸好啦。這是我女兒,她叫小慧,你就耽在我這裡。」袁承志點點頭。安大娘隨即下廚做面。

【2】次晨醒來時發覺已睡在床上。小慧帶他去洗臉。袁承志道:「我去瞧瞧崔叔叔,他傷勢好些麼?」小慧道:「啞巴伯伯早背了他去啦!」袁承志驚道:「當真?」小慧點點頭。袁承志奔到內室,果然不見崔秋山和啞巴的蹤影。他茫然無主,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小慧忙道:「別哭,別哭!」袁承志哪裡肯聽?小慧叫道:「媽媽,媽媽,你快來!」安大娘聞聲趕來。小慧道:「他見崔叔叔他們走了,哭起來啦!」

【3】安大娘柔聲說道:「好孩子,你崔叔叔受了傷,很厲害,是不是?」袁承志點點頭。安大娘又道:「我只能暫行救他,讓他傷口的毒氣不行開來。

【4】不過時候隔得太久啦,只怕他腿要殘廢,因此啞巴伯伯背他去請另外一個人醫治。等他醫好之後,就會來瞧你的。」袁承志慢慢止了哭泣。安大娘道:「他就會好的。快洗臉,洗了臉咱們吃飯。」

【5】吃過早飯後,安大娘要他把過去的事再詳詳細細說一遍,聽得不住嘆息。

【6】就這樣,袁承志便在安大娘家中住了下來。

【7】安大娘叫他把所學武功練了一遍,看後點點頭說:「也真難為你了。」

【8】此後安大娘每日叫他自行練武,練得好不好,卻從不加指點,在他練的時候也極少在旁觀看。小慧本來常和他在一起,在他練武之時,卻總被媽媽叫了開去。

【9】袁承志從小沒了父母,應松、朱安國等人雖然對他照顧周到,但這些叱咤風雲的大將,照料孩子總不如何在行。現下安大娘對他如慈母般照顧,親切周到,又有小慧作伴,這時候所過的,可說是他生平最溫馨的日子了。

【10】如此過了十多天,這一日安大娘到鎮上去買油鹽等物,還預備剪幾尺布來,給袁承志縫一套衫褲。那日他在聖峰嶂遇難,連滾帶爬,衣服已給山石樹枝撕得破爛。安大娘雖早給他縫補好了,但滿身補釘,總不好看。安大娘叮囑兩個孩子在家裡玩,別去山裡,怕遇上狼。兩個孩子答應了。

【11】安大娘走後,兩個孩子果然聽話不出,在屋裡講了幾個故事,又捉了半天迷藏,後來拿些小碗小筷,假裝煮飯。小慧道:「你在這裡殺雞,我去買肉。」所謂殺雞,是把蘿蔔切成一塊一塊,而買肉則是在門口撿野栗子。

【12】小慧去了一會,好久不見回來,袁承志大叫:「小慧,小慧。」不見答應,想起安大娘的話,怕真遇上了狼,忙在灶下拿了一根火叉,衝出門去。

【13】那大漢又痛又氣,右腿起處,把他踢了個筋斗,舉刀正要砍下,忽聽背後有人喝斥,跟着後腦上咚的一聲,一陣疼痛,後頸中跟着濕淋淋、粘膩膩地,不知是不是給人打得後腦勺子流血,心下驚惶,回過頭來,只見安大娘雙手揚起,站在數丈之外。

【14】那大漢知她厲害,舍了袁承志,抱住小慧要走。安大娘右手連揚,三枚雞蛋接連向他面門打去。大漢東躲西門,避開了兩枚,第三枚再也閃避不開,撲的一聲,正中鼻樑,滿臉子都是蛋黃蛋白。安大娘從籃中一掏,摸到最後一枚雞蛋,又是一下打在他左目之上。她手勁不弱,雖是一枚雞蛋,可也已打得他頭暈眼花。

【15】拋下小慧,左手在眼上抹了幾下,舉刀向安大娘殺來。安大娘手中沒兵刃,只得連連閃避。

【16】安大娘緩出了手,靈機一動,把買來給袁承志做衣服的一匹布從籃中取了出來,迎風抖開,拋入身後的小溪,跟着撿起三塊石子向大漢打去。大漢既要閃避石子,又要招架袁承志的火叉,連退了三步。

【17】安大娘拿起浸濕的布匹,喝道:「胡老三,你乘我不在家,上門來欺侮小孩子,算是哪一門子的好漢?」呼喝聲中,一匹布已向大漢迎面打去。她的內力雖還不足以當真「束濕成棍」,把一匹布當作棍子使,但長布浸水,揮出來卻也頗有力道。胡老三皺起眉頭,抬腿把袁承志踹倒,與安大娘鬥了起來。

【18】安大娘的武功本就在胡老三之上,此時心中憤恨,一匹濕布揮出來更是有力。胡老三背上連被布端打中兩下,水珠四濺,只覺背心隱隱發痛,出手稍慢,單刀突被濕布裹住。安大娘用力回扯,胡老三單刀脫手。

【19】他縱出兩步,獰笑道:「我是受你丈夫之託,來接他女兒回去。陰魂不散,總有一天再找上你。小潑婦,我們錦衣衛的人你也敢得罪,當真不怕王法麼?」安大娘秀眉直豎,將濕布橫掃過去。胡老三早防到她這着,話剛說完,已轉身躍出,遠遠的戟指罵道:「他媽的,今天你請我吃生雞蛋,老子下次捉了你關入天牢,請你屁股吃筍炒肉,十根竹籤插進你的指甲縫,那時你才知道滋味!今日瞧在你老公份上,且饒你一遭。」罵了幾句,向山下疾奔而去。安大娘也不追趕,回頭來看小慧與袁承志。

【20】小慧並沒受傷,只是嚇得怔怔的傻了一般,隔了一會,才撲在母親懷裡哭了出來。袁承志卻滿臉滿身都是鮮血。安大娘忙給他洗抹乾淨,取出刀傷藥給他裹好,幸而兩處刀傷口子都不深,流血雖多,並無大礙。安大娘把他抱到床上睡了,小慧才一五一十地把他剛才捨命相救的情形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