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妮·埃爾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妮·埃爾諾

圖片來源出自The Swedish Academy官網。

安妮·埃爾諾Annie Ernaux,(1940年9月1日-)出生於利勒博訥,並在伊沃托長大。是一名法國作家和文學教授。

她的文學作品大部分是自傳體,與社會學保持緊密關係。迄今已有30多部文學作品面世,其中包括20多本小說和回憶錄。法新社評論稱,安妮 ·埃爾諾通過一系列基本上是自傳體的作品,為一個戰後隨着法國社會的動蕩而發展的女性的私密生活製作了一幅出色的透視圖。[1]

安妮·埃爾諾曾在一採訪中講了很多她的母親對她的影響。她認為,如果沒有她的母親,她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她母親對她的影響是根本性的,她母親的個性,她母親的力量,她母親對世界的看法,特別是她母親對社會問題的看法,都深深地影響了她,並把她帶入反抗。

2022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摘獎理由:「她的勇氣和敏銳揭示了個人記憶的根源、隔閡和集體約束」[2]

第16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人

2022年10月6日,《悠悠歲月》(Les Années)的作者迎來輝煌時刻,現年82歲的法國女作家安妮·埃爾諾(Annie Ernaux)榮獲了今天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埃爾諾是第16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人。

早期經歷

先後就讀於魯昂大學波爾多大學,取得學校教師的資格。

1971年,獲得現代文學高級學位。她曾有一段時間從事關於皮耶·德·馬里沃的論文項目,但沒有完成。

1970年代初,安妮·埃爾諾在博內維爾中學、安內基-勒-維厄的埃維爾學院以及蓬圖瓦茲任教,之後加入國家遠程教育中心。

文學生涯

1974年,以自傳體小說《清空》(Les Armoires vides)一書開始了她的文學生涯。這本書描述了她自己的童年、青年以及隱瞞家人的一次墮胎痛苦經歷。

1984年,另一部自傳體作品《一個人的地方》(La Place)獲得勒諾多文學獎,這部自傳體敘事側重於她與父親的關係和她在法國一個小鎮上的成長經歷,以及她後來進入成人期並遠離父母原籍的過程。

2008年,創作的《悠悠歲月》中,她通過自己的生活反映了整整一代人,即受到1950年代存在主義和性解放為標誌,且經歷過戰爭的孩子們的經歷,書中對物品、文字、歌曲和電視節目的描述還原了她的那個時代真相。受到法國評論界的好評,被許多人認為是她的鉅作。在這本書中,艾諾首次以第三人稱(elle)來寫自己,生動地展示二戰後至21世紀初的法國社會。這是一個關於一個女人和她所處的不斷發展的社會的動人的社會故事。[3]

獲獎與光榮

2008年,《歲月》獲得法蘭西學術院的弗朗索瓦·莫里亞克獎、2008年瑪格麗特·杜拉斯獎、2008年法語獎。

2009年,Télégramme(英語:Le Télégramme)讀者獎。

2016年,《歲月》獲得斯特雷加歐洲獎(英語:Strega European Prize)。由艾莉森·L·斯特拉爾(Alison L. Strayer)翻譯的《歲月》曾入圍第31屆法美基金會(英語:French-American Foundation)年度翻譯獎。

2016年,安妮·埃爾諾出版了她的小說《女孩的記憶》,這是一本關於她青春歲月的感人的書籍。

2018年,她獲得海明威獎(英語:Premio Hemingway)。

代表作品

《空衣櫥》、《位置》、《一個女人》、《單純的激情》、《恥辱》、《事件》、《占領》等。

長篇小說

《悠悠歲月》獲人民文學出版社21世紀2009年度最佳外國小說獎。[4]

自傳體小說

《位置》和《一個女人》分別創造了五十萬和四十五萬冊的銷量,引起了法國文學界的關注。

《位置》榮獲了1984年雷諾多文學獎。[5]

作品改編成電影

《事件》《L'Evénement》和《簡單的激情》《Passion simple》被改編成電影后,讓這位獨特的作家獲得了相當多的媒體曝光度。

根據《事件》改編成的電影曾榮獲和威尼斯影展盧米埃爾獎金獅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