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嶺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安嶺鄉是浙江省生態鄉鎮之一,距縣城78公里,位於台州、麗水、溫州三市交界處,海拔450米,是靈江的源頭,素有"台州西藏"之稱。2007年,通過市級生態鄉鎮驗收,境內轄地48.65平方公里,13個行政村,56個自然村,4917人(2017年)。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182萬元,人均收入2820元。鄉政府駐新表門村。郵編:317314。[1]
簡介
仙居縣安嶺鄉是革命老區鄉,地處台州最西部,與溫州、麗水交界,總面積48.6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以上,素有"台州西藏"之稱,是台州靈江的發源地。境內氣候涼爽,屬亞熱 帶季風氣候,晝夜溫差大,無霜期長,溫暖濕潤,四季分明,擁有省級生態公益林5萬畝,國家級生態公益林1萬多畝,是一個純天然的生態種植基地。全鄉轄13個行政村,總人口4917人(2017年),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鄉,依據安嶺的氣候地理環境,在鄉黨委政府的努力下,逐步形成了"一產業,五基地",一產業即茶葉產業,五基地是指創建高山蔬菜、高山薯條、高山養殖、香榧、紫雲英等五個基地建設。同時註冊了"靈江源"的商標品牌,做為安嶺農副產品的統一商標,走上了品牌+規模+效益的產業化發展之路。
區劃
新表門、橫嶺、上宅、上呂、雙塘、金徐、章乢、里塘、三和、龍源、四聯、石舍、永源。[2]
歷史沿革
安嶺鄉明代歸遂寧鄉,明清時屬一都,如今不少周邊村鎮仍稱安嶺為一都,民國改都為鄉, 稱安仁鄉,至今老安嶺人都自稱安仁村人,解放初歸縉雲縣管轄。1956年,由上宅、後塘、石舍三鄉合併,因上宅至石舍需要翻嶺,故改稱為安嶺鄉。1958年,改建為管理區,屬縉仙人民公社。1961年,建為安嶺人民公社。1962年7月劃歸仙居縣管轄。1984年改為安嶺鄉,1992年仍單設為鄉,直屬仙居縣政府。1993年被省民政廳定為革命老區鄉。
區域經濟
特色農業
現有茶園5500多畝,其中1000畝有機茶葉基地得到了有機茶認證;蕃薯基地2000畝,高山蔬菜1000畝,高山水果800畝,高山藥材500畝,打響"靈江源"茶葉、安嶺果脯、安嶺臘肉三大品牌,培養了一大批種養殖戶和加工戶,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增加了農民收入。
生態林業
安嶺石長坑是靈江源發源地,具有較多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主要以長葉榧為主。龍潭坑是縣級森林資源保護小區,具有豐富的闊葉林樹種。鄉黨委政府非常重視"生態安嶺"建設,1995年建有生態公益林5萬畝。2003年創建省級重點生態公益林2萬畝,享受國家補助。現有山林面積58132畝,森林蓄積量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79%,封山育林5萬畝。
安嶺人
20世紀中期開始,每年勞務輸出都達到3000多人,尤其是近幾年來,外出人員增多到6000多人。2006年,經濟收入1696多萬元,多在義烏、溫嶺、溫州、廣州等地,從事皮鞋加工、油漆、賣烤蕃薯、開小吃店、開旅館等行業為主,尤其是在溫嶺橫峰街道,形成皮鞋加工一條街,共有180家加工店,近2000人。另外,鄉黨委政府也積極鼓勵較早通過勞務輸出成功能人回鄉辦廠,創辦初具規模仙居縣中輝密封件有限公司和以勒陶瓷廠,實現工業企業零的突破。同時,積極出台下山移民優惠政策,充分調動群眾下山移民的積極性,將原先的一家一戶零散式移民向整村移民推進,在橫溪大林村建有一個移民點。[3]
社會事業
新農村建設
開展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已完成6個村集鎮規劃和2個村整治村規劃。下里、金坑口率先完成整治任務和推廣沼氣池建設,全鄉建有垃圾中轉站和垃圾填埋場,新建公共廁所3座,拆除露天糞坑600口,豬舍37間,村居村貌煥然一新。
文化教育
1995年開始,全鄉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現有教學班19個,教師52人,在校學生746人,其中貧困學生就有300多人。先後投資100萬元建成希望小學新校舍,投資150萬元建成友誼教學樓,投資80萬元建成石舍小學,投資50萬元修建後塘小學,安嶺中心校師生宿舍樓危房改造工程準備啟動。
道路交通
1994年,投資35萬元,建成安遼公路,長4.3公里,寬6.5米;1998年,投資150萬元,安嶺至縉雲縣全線通車;投資70萬元,完成表門新大街,金坑口、下里、後塘等5村水泥路面硬化。2001年,投資360萬元,建成長10公里,寬4.5米的石舍片主道路;2004年,投資100多萬元,建成長6.5公里,寬4.5米,鄉政府通往石舍村公路;投資50萬元,建成上門樓至呂墳、徐村至金坑口共計3.6公里長的路面改造工程;2005年,完成了溪港至下洋坑縣道路面硬化。2006年,完成了鄉政府至永坑至石舍至雅樓至陳坑近15公里的通村機耕路改造建設,大嶺頭至石舍、下里至金岙、下里至下會等12公里長的通村道路面硬化工作,15個村村內道路得到硬化。
引水工程
2005年,啟動省水利廳立項的石長坑水庫節水灌溉工程。已完成5000米長的北渠三面光水泥澆鑄,5000米長的南渠"U"型渠澆鑄完成,1000米長的引水隧洞;修復了8口山塘水庫和鄉政府門前河道壩、永坑段明渠;完成了16村的飲水工程。
通訊文化設施
全鄉23個行政村全部通上了程控電話,移動信號覆蓋20個村;有線電視和廣播覆蓋17個村,已建遠程教育站點21個村,文化俱樂部7個村。[4]
傳統文化
三十六行:是一種對三十六個行業的職業形象進行表演,以歌頌勞動、讚美勞動為主的藝術表現形式。表演以說為主,以唱為輔,載歌載舞,寓教於樂,歌頌勞動光榮,鞭撻不勞而獲。演員均要開額畫臉,穿戴自己所扮演行業的典型服飾,操自己行業的代表器具,然後登場說唱,各行的扮相都極為,很像戲劇中的"丑角"。表演盛會往往會吸引人山人海的觀眾,所以俗名叫"人會"。其說詞和唱詞一般是方言俗語的順口溜,通俗易懂,明白暢曉,幽默風趣,節奏強烈,朗朗上口,易於記誦。大多說詞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性,思維跳躍性強,構思巧妙。道具五花八門、琳琅滿目,動作誇張傳神、滑稽可笑,色澤絢麗斑斕,陣勢變化多端,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疊羅漢: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是一種集古代雜技、武術、舞蹈於一身的民間藝術表演。每年在農曆七月七日,村民們為表達美好祝願與祈禱國富民安,組織100多人,排成十八羅漢陣,由大刀隊、盾牌隊等十一支隊組成,擺出梅花陣、四柱陣等十多個陣容,打鬥場面驚險刺激,氣勢非常壯觀。
特產
茶葉
現有茶園5500畝,2005年,1000畝有機茶通過認證,打響"靈江源"品牌。2006年,茶葉總產量60噸,總收入600多萬元。2007年,發展350戶茶葉加工戶,重點扶持1家茶葉加工企業,擴容4台變壓器,解決茶葉加工過程中用電緊張問題,推動全鄉茶葉產業可持續發展。
果脯臘肉
2007年,引進省農科院"浙薯13號"優質蕃薯新品種,發展1000畝蕃薯新品種基地。創有1家果脯、臘肉加工龍頭企業,形成企業與農戶合作生產、銷售模式。
茭白野菊花
2007年,在金坑口、徐村、麻山等村發展300畝茭白基地;在橫嶺、後塘、章乢等村發展500畝野菊花基地。茭白總產量1500噸,總收入150多萬元,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