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安岳縣隸屬四川省資陽市,位於四川盆地東部,距離省會成都166公里。全縣幅員面積2690平方千米,2010年常住人口1141347人,戶籍人口159.6萬人 ,轄69個鄉鎮,926個行政村、35個社區。是四川第一人口大縣。縣人民政府駐岳陽鎮。
安岳是"中國檸檬之都(檸都)"、"中國民間藝術(石刻藝術)之鄉"、"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四川省勞務開發基地縣"、"全國產肉十強縣"、"四川省無公害生豬生產基地"。安岳的生豬年出欄數全國第一,檸檬產量全國第一,粉條產量西南第一,水稻產量全省第一。[1]
歷史沿革
西漢時,安岳縣境界於犍為郡的牛鞞(今簡陽)、資中(含今資陽)及巴郡的墊江縣(今合川)之間。
東漢時,縣境分屬於牛鞞、資中、德陽、墊江4縣。蜀漢時相同。
南朝時在今安岳縣境設普慈郡,將僚人編入戶籍,令其完糧納稅。為安岳縣正式設立行政區域之始。
北周建德四年(575)置普州及安岳縣,州、縣同治一城,即今安岳縣城。
隋開皇三年(583)廢郡,普州及安岳縣如故。普州轄安岳、普慈、安居、永康縣,直屬於西南道大行台(成都)。
大業元年(605)年廢普州,所領各縣隸屬資州;三年,廢資州為資陽郡。
唐武德二年(619)復置普州。
天寶元年(742)改為安岳郡。
乾元元年(758)廢郡復稱普州,屬劍南東道,領安岳、普康(今安岳所轄)、崇龕(今潼南縣轄)、安居(今遂寧市轄)、普慈(今樂至縣轄)、樂至6縣。州治在安岳縣城。
前蜀和後蜀仍沿唐制。
宋初仍設普州及安岳縣,州縣同治一城。
乾德五年(967)崇龕並於安居,普慈併入樂至。
熙寧五年(1072)普康併入安岳。普州隸屬潼川府路(今三台)。
南宋時,於縣境東南部分置石羊縣(據南宋《輿地記勝》)。
寶佑年間(1253年至1258年),安岳縣城被元軍攻陷,州縣俱廢。
元至正四年(1344)復置安岳縣,安居、樂至兩縣併入,屬遂寧州。石羊同屬。
明洪武四年(1371)於縣復置普州。九年州廢,合併石羊縣地,隸屬潼川州,川北道。
清順治十五年(1658)併入蓬溪。
康熙五年(1666)併入遂寧,十九年改並樂至共為一縣。
雍正六年(1728)又各分一縣。雍正十二年屬潼川府,川北道。
民國二年(1913)廢府、州、廳,安岳縣直屬於省。
民國三年(1914),川北道改為嘉陵道,安岳屬嘉陵道。
民國九年(1920),川軍割據,安岳屬李家鈺部所轄。
民國二十四年(1935),安岳隸屬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區。
行政區劃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四川省劃分為川西,川東、川北,川南四個行署區,安岳縣屬川北行署區遂寧專區。
1958年,撤銷遂寧專區,將安岳縣劃入川南行署區內江專區。
1968年,改專區為地區,安岳縣屬內江地區管轄。
1997年,安岳縣面積2689平方千米,人口152.2萬,轄20鎮38鄉:岳陽鎮、鴛大鎮、通賢鎮、龍台鎮、姚市鎮、林鳳鎮、毛家鎮、永清鎮、石羊鎮、兩板橋鎮、護龍鎮、李家鎮、元壩鎮、興隆鎮、天林鎮、鎮子鎮、文化鎮、周禮鎮、馴龍鎮、華嚴鎮、新民鄉、城北鄉、思賢鄉、石橋鄉、臥佛鎮、來鳳鄉、天馬鄉、人和鄉、長河源鎮、悅來鄉、雲峰鄉、岳新鄉、偏岩鄉、東勝鄉、乾龍鄉、永順鄉、高升鄉、橫廟鄉、白塔寺鄉、雙龍街鄉、頂新鄉、高屋鄉、忠義鎮、合義鄉、努力鄉、護建鎮、清流鄉、天寶鄉、協和鄉、魚龍鄉、大平鄉、九龍鄉、岳源鄉、千佛鄉、拱橋鄉、寶華鄉、南薰鄉、大埝鄉、朝陽鄉。縣政府駐岳陽鎮,距內江市區62千米。
1998年2月,經國務院決定,將資陽、簡陽、樂至、安岳等四縣市劃出,另成立資陽地區。自此,安岳屬資陽市管轄。(1998年2月26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8]15號):調整內江市行政區劃,設立資陽地區,將內江市的安岳劃歸資陽地區管轄)
2000年,安岳縣轄22個鎮、46個鄉。
2004年,安岳縣轄22個鎮(岳陽、龍台、通賢、石羊、興隆、鴛大、姚市、林鳳、毛家、李家、永清、周禮、馴龍、鎮子、兩板橋、護龍、元壩、天林、文化、華嚴、石橋鋪、永順)、48個鄉(新民鄉、思賢、來鳳、高升、合義、白塔寺、雙龍街、八廟、長河、乾龍、忠義、護建、清流、協和、太平、千佛、南熏、朝陽、城北、人和、天馬、悅來、岳新、偏岩、雲峰、東勝、頂新、橫廟、高屋、努力、天寶、魚龍、九龍、岳源、寶華、拱橋、大埝、城西、石鼓、團結、坪河、瑞雲、和平、建華、龍橋、自治、共和、白水)。
2004年,安岳縣轄22個鎮(岳陽、龍台、通賢、石羊、興隆、鴛大、姚市、林鳳、毛家、李家、永清、周禮、馴龍、鎮子、兩板橋、護龍、元壩、天林、文化、華嚴、石橋鋪、永順)、49個鄉(龍居、思賢、來鳳、高升、合義、白塔寺、雙龍街、八廟、長河、乾龍、忠義、護建、清流、協和、太平、千佛、南熏、朝陽、城北、人和、天馬、悅來、岳新、偏岩、雲峰、東勝、頂新、橫廟、高屋、努力、天寶、漁龍、九龍、岳源、寶華、拱橋、大埝、城西、石鼓、團結、坪河、瑞雲、和平、建華、龍橋、自治、共和、白水、新民、太平),共946,9,689個村民小組。
2005年底,安岳縣轄69個鄉鎮(22鎮,47鄉)、927個村、9586個村民小組。
2010年,安岳縣轄69個鄉鎮(22鎮,47鄉)、926個村、32個社區、9586個村民小組。
2011年,安岳縣轄69個鄉鎮(22鎮,47鄉)、926個村、35個社區、9586個村民小組。
2015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和資陽市人民政府批覆(川府民政〔2015〕21號、資府函〔2015〕270號),同意安岳縣長河源、八廟、護建、忠義、南薰5個鄉撤鄉建鎮。
撤銷長河源鄉,設立長河源鎮,以原長河源鄉的行政區域為長河源鎮的行政區域,長河源鎮人民政府駐政府街61號;
撤銷八廟鄉,設立臥佛鎮,以原八廟鄉的行政區域為臥佛鎮的行政區域,臥佛鎮人民政府駐上府街6號;
撤銷護建鄉,設立護建鎮,以原護建鄉的行政區域為護建鎮的行政區域,護建鎮人民政府駐半邊街6號;
撤銷忠義鄉,設立忠義鎮,以原忠義鄉的行政區域為忠義鎮的行政區域,忠義鎮人民政府駐政府街47號;
撤銷南薰鄉,設立南薰鎮,以原南薰鄉的行政區域為南薰鎮的行政區域,南薰鎮人民政府駐薰殿街北段72號。
上述5個鄉撤鄉建鎮後,我縣轄27個鎮42個鄉。[2]
地理環境
位置
安岳地處東經104度56分,北緯29度40分,位於四川省東部邊陲,東鄰大足74公里,南連內江76公里,西接資陽110公里,北靠遂寧70公里,到成都166公里,到重慶174公里,是古成渝道上的陸路交通要衝。
地質
安岳縣城位於川中平緩褶皺帶中部,介於龍女寺半環狀構造與威遠輻射狀構造間。地表以褶曲位住,斷裂罕見;地層平緩,傾角0至6,一般為1至3;構造簡單受力甚微,捲入不深,下至三疊系地層構造形跡已消失;新構造運動不顯著,表現為大面積緩慢間歇性上升運動形成丘陵地貌。縣城地表以NE向褶曲位主,含EW、SN向弧形等18個小型背斜、向斜,組成排列有序的水平狀褶曲構造格局。
地貌
安岳縣城海拔247至551米。丘陵占縣面積81.7%,一淺丘、中丘為主,丘坡起伏度20-200米,嶺脊連綿,多台階丘、方山丘、饅頭狀丘;河谷壩地、丘間谷地,緩丘平地占全縣面積18.3%,溪河交錯,河壩零星分布,沱、涪江中游分水嶺是安岳縣丘陵骨架的綱,從西北向東南穿過縣境,丘陵海拔多在450至550米之間,分縣城為西南沱江流域片與東北涪江流域片,形成自然分界線。縣域地勢西北向東南傾斜,中部高,兩邊低。最高處在西北部王玽廟坡,海拔551.2米,最低處在龍台河出縣境處,海拔247米。
氣候
安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度。 具有春旱、夏長、秋涼、冬暖,風速小等特點。年均氣溫17.6℃,無霜期314天,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
水文
縣域無大江過境,但沱江、涪江水系、小支流較多,計70 余條。多源於沱江、涪江分水嶺,分別向嶺西南和嶺東北匯流出縣,注人沱江和涪江最大支流--瓊江(關濺河),瓊江主要支流有岳陽河,龍台河,書房壩河;沱江主要支流有大蒙溪河,小蒙溪河,大清流河和小清流河。[3]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安岳縣年降水量1026毫米。建有書房壩、磨灘河、報花廳等中型水庫。
礦產
縣境內礦藏有石料、鹽、天然氣、石油、銅等,以石料和鹽分布為最廣。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424522人。[2] 戶籍人口159.6萬人。
民族
安岳縣除漢族外,有回族、藏族等38個雜散居少數民族,共有5000餘人,散居在全縣69個鄉鎮的邊遠農村,其中通賢、龍台、永清等邊遠鄉、鎮、村、社居住占80%以上。
經濟
綜述
2013年安岳縣實現生產總值251億元,同比增長11.5%;地方公共財政收入9.13億元,同比增長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50元,同比增長10.5%;農民人均現金收入9088元,同比增長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實現156億元,同比增長34.5%;實現旅遊收入44.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92億元,同比增長14.8%。
農業
2008年,安岳縣糧食總產量達到80.2萬噸,同比增長6.6%,總產量全市第一。全年新增特色產業基地面積達134.5萬畝,新引進檸檬業主95戶,在新農村示範村和"國道319"檸檬斷檔帶補植檸檬2萬餘畝,檸檬種植面積達26萬畝,總產10萬噸。安岳檸檬列入全省10大產業規劃,被確定為川中檸檬產業發展核心區。建設生豬二級良繁場261個,出欄生豬200.05萬頭,畜牧業產值實現44.1億元,發展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2戶,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496個。
工業
2010年1-6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83億元,同比增長43.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億元產值企業達到27戶,同比增加5戶。農副產品加工業、絲綢紡織業、包裝裝飾業、製藥業四大支柱產業實現產值66億元,占全部規模工業產值的77.9%。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銷售產值81.7億元,同比增長43%,產銷率達到96.4%,產銷銜接良好。[4]
社會
文化事業
2011年投資1200多萬元的縣圖書館已完成主體工程,占地9.54畝的體育健身場館完成招投標工作,建成39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鄉鎮站點和6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全面完成280個農家書屋的圖書和設備配送工作。同時,舉辦檸檬歌會等大型文化活動。
教育事業
2009年全縣學前一年入園率達97%,7至12周歲適齡兒童入學率99.98%,小學畢業率99.95%,均達到全省平均水平。2006年本科硬上線2704人,升學率達41.5%,2007年突破3000人大關,升學率達41.6%;2008年升學率達43.2%,2009年在參考人數減少的情況下,本科硬上線3520人,升學率達44.6%,超過全市1.7個百分點,全市理科前3名、文科狀元在安岳縣產生。
2012年,由安岳縣城鎮職業中學、安岳縣岳城高級職業中學、安岳縣鎮子職業中學三校合併為安岳縣職業教育中心--四川安岳職業中學,形成三校合一的職業教育新模式,該校於2012年元月搬入工業園新校區。
科技發展
2013年,科技創新對安岳縣域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到49.2%,並榮獲國家科技進步先進縣稱號。
醫療衛生
2013年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成功創建省級衛生應急綜合示範縣,4所縣級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縣人民醫院急診大樓等醫院業務用房即將投入使用。
新聞媒體
2011年全縣擁有文體新實體696個,其中新聞出版業431家,文化娛樂業235家,體育產業30家,產業總投資額達14311萬元,解決就業人員2188人,年創收28349萬元,實現稅收1056.78萬元。
人民生活
2013年,安岳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達72.5%,10大項、117小項民生工程和9大項、85小項為民辦實事工程全面完成,貧困人口比2011年減少5.4萬人。
社會保障
2010年全縣轉移輸出農村富餘勞動力49萬人,實現勞務收入50億元,城鎮登記失業率3.7%;積極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新型農村、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55.3萬人,新農合參合率99.8%;城鄉低保實現應保盡保,城鄉醫療救助和困難群眾臨時救助多元化實施,建成減災救災應急體系,五保供養金按月上卡直發,孤兒保障工作全面實施,殘疾人"量服"工作創新開展。
基礎設施
2013年全縣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常態化、長效化實施,第三屆四川省文明城市創建通過驗收,成功創建省級生態鄉鎮5個。[5]
交通
安岳位於成渝經濟區腹心,公路密布城鄉,客貨運輸四通八達。國道319、省道206及建設中的內資遂高速公路、成安渝高速公路和規劃建設的資安潼廣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穿境而過,使安岳處於成都、重慶1小時經濟圈,內江、遂寧半小時經濟圈內。
省道:安內公路(安岳-內江)、安大公路(安岳-重慶大足)、安遂公路(安岳-遂寧),均為二級標美柏油路面。
縣道:文雙公路(文化鎮-大足雙河)、鎮馴公路(鎮子-馴龍)、周資公路(周禮-資中縣)、周南公路(周禮-南薰)、大周公路(大平-周禮)、鎮趙公路(鎮子-趙坪)、龍通公路(龍台-通賢)、永高公路(永順-高升)、城新公路(縣城-岳源-新民)、通八公路(通賢-八廟),以及遍及鄉鎮村社的鄉村碎石公路。
縣城客運中心:各種豪華型大、小客車流量大,班次多,準時啟動。長途客車可直達成都、重慶、南充、宜賓、樂山、綿陽、瀘州、橫崗、廣州、深圳、台州等地。
內遂高速公路:四川內遂高速公路(川高速S11)南起內江,經安岳縣,北止遂寧,全長120.47公里,項目概算總投資60.68億元,全線設有13處互通立交、安岳境內設 文峰、石佛、石橋、長河、通賢5處出口。
2012年5月10日,內遂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從安岳到內江、遂寧行程均縮短至30分鐘左右。成安渝高速公路:四川成安渝高速(渝蓉高速,G5013)西起成都市,經簡陽、樂至、安岳、大足、銅梁、璧山、東止重慶市,全長252公里,安岳設1處互通(文化)安岳、興隆、李家3處出口 2009年底開工,預計2016年建成通車。
旅遊
景點
臥佛院 臥佛院位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八廟鄉臥佛溝。距安岳縣縣城北40公里,八廟鄉場鎮5公里,地處安岳、安居交界處。臥佛院在長約一公里的臥佛溝兩側高約20米的崖壁上,其造像區長達865米,龕窟142個。有石刻造像1613尊,石刻佛經15窟。
毗盧洞
毗盧洞位於安岳縣城東南的石羊鎮赤雲片區油坪村塔子山上,距縣城45公里。安岳至大足的公路橫穿塔子山腳。這裡山巒疊翠,岩石峭立,毗盧洞就鑿在這些磊磊秀石之中。毗盧洞其實是毗盧洞、幽居洞、千佛洞和觀音堂的總稱,現存摩崖石刻造像465尊,碑刻題記32處。
圓覺洞
圓覺洞 圓覺洞位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岳陽鎮金花村雲居山上,距縣城東南1公里,省道206線直達景區。始於唐代,盛於五代、北宋,因有北宋時期開鑿石洞雕刻十二圓覺而得名,是集石刻文化、自然景觀、科普教育、遊客接待中心為一體的綜合性風景旅遊區。
千佛洞
千佛寨位於安岳縣城西北2.5公里的大雲山上,因山頂四周天然形成的岩寨的崖壁上雕刻有大小佛像3千餘尊而得名。千佛寨,唐代名"棲岩寺",清代康熙年間更名"千佛寺"。千佛寺原有殿宇5重,千百年滄桑,幾經興廢,至1974年,一精神病患者又將僅存的大雄寶殿付之一炬。只留下了寨崖上那幾千尊造像,故群眾又稱它為千佛寨。
千佛寨
華嚴洞 大洞為華嚴洞,因內刻"華嚴三聖"而得名。洞高6.2米,寬11.1米,深11.3米,窟正面呈矩形。華嚴洞造像,以密宗為主,是釋、道、儒同窟造像,題材達39種。其布局嚴謹,造型奇妙,動靜結合,虛實得體,採光科學,殿堂似的石窟燦爛輝煌,氣韻生動,在中國石窟造像中獨樹一幟,是北宋石刻藝術精品,是安岳石刻旅遊區造像窟中最大的、保存較完好的洞窟。
茗山寺
茗山寺 茗山寺,又名虎頭寺。該寺位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頂新鄉民樂村的虎頭山巔。距安岳縣城60公里,因"唐道佛骨禪宗更播於名山"造寺得名,該寺始建於唐元和年間而盛於北宋。是集石刻文化、登山觀景、求知為一體的山嶽型風景旅遊區。
木門寺
木門寺位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石鼓鄉木門村清泉山麓,距安岳縣城北20公里,八廟鄉臥佛院4公里。始建於明洪熙元年(1425),是集古建築景區和自然風景為一體的旅遊區。
玄妙觀 玄妙觀位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鴛大鎮白羊山麓。距安岳縣城20公里,鴛大鎮5公里。玄妙觀開創於唐代,玄妙觀是我國道教造像勝地,摩崖造像分布於一蘑菇狀的平頂巨石周圍,前後各長約10米,左右長約6米,高約5米,頂平。四面立壁鑿為造像龕、大小龕窟達79個,石刻造像1293尊,全為唐代的精美雕刻。
孔雀洞 孔雀洞位於安岳縣雙龍街鄉孔雀村孔雀寺岩壁間,與茗山寺景區相鄰,距縣城60公里。這裡溝深岩險,綠樹成蔭,是遠近聞名的避暑勝地。明代隆慶四年(公元1750年)僧崇智在此建寺。因先人刻有孔雀明王,故命名為孔雀寺。其洞依岩而鑿,高4.7米,寬4.3米,進深2.7米。
名優特產
安岳檸
安岳有名,名在檸檬。安岳地跨沱、涪兩江分水嶺,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適宜種植業發展。20世紀二十年代,安岳從美國引入尤力克檸檬品種,廣植檸檬,培育出了豐產、優質的檸檬新株系。安岳檸檬果實美觀,品質上乘,許多理化指標超過了世界檸檬生產大國。安岳檸檬多次榮獲國優果品稱號,並獲得泰國國際果品博覽會金獎,產量占全國檸檬總產量的80%,是全國惟一的檸檬商品生產基地縣,榮獲"中國檸檬之都"榮譽稱號。
通賢柚
中國通賢柚因產於四川安岳縣通賢鎮而得名,素有"貢橙"美稱,經過科技人員的優選提純,通賢柚已經具有品質優良、豐產、穩產、抗逆性強等特點。經過近十多年來的大力發展,現已形成了800萬株,10萬畝,5萬噸的生產規模,盛產期產量可達30萬噸。
通賢柚果大、形美、色艷、皮薄、無核、汁多,維生素含量豐富,從九二年以來,通賢柚邊疆六次獲得全國優質柚類質量評比金杯獎,並獲得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牌獎。並以"通賢牌"商標登記註冊。
紫竹姜(仔姜)
原產於安岳縣紫竹觀音附近的鼎新鄉,鮮嫩指長,筋少香脆,清香可口。生薑既是人們喜愛的蔬菜,也是烹飪中不可缺少的佐料,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安岳紫竹姜現已擴大到以鼎新鄉為主的石羊管委轄區、以天林鎮為主的興隆管委轄區共計12個鄉鎮成片種植,面積達2萬畝,年產量已達20萬噸,是成(成都)渝(重慶)等地生薑供應的主要產地。 2003年2月,紫竹姜生產被四川省農業廳列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無公害農產品"
九龍核桃
九龍鄉位於安岳西南部,於1999年開始發展核桃種植。全鄉集中定植優質薄殼核桃1800畝、10萬株,2003年可產乾果18萬公斤。盛果期乾果產量可達240萬公斤。
伍堡紅花藕
伍堡紅花藕以含粉量高、爽口、塊頭大、適宜燉食而遠近聞名。因原產於忠義鄉伍堡寨,故稱伍堡紅花藕。忠義鄉大量種植。
紅苕
安岳盛產紅薯,紅薯又稱甘薯、番薯、山芋。由於地區不同,人們對它的稱呼也不同,山東人稱其為地瓜,四川人稱其為紅苕,北京人稱其為白薯,福建人稱其為紅薯。它的故鄉是南美洲,16世紀末傳入我國。紅薯中含有多種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
著名人物
秦九韶(1208年-1261年)字道古,自稱魯郡(今山東曲阜)人,南宋官員、數學家。
陳摶(872年—989年)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學者。
許黃玉東漢普州人,三韓伽倻國金首露王王妃,後世稱其為「普州太后」。
康白情(1895-1959)字鴻章,「五四」時期著名的白話詩人,又是名噪一時的學生領袖。
劉宜國,神刻奇門、五柱、求證論、易學公理等創始人,職業易學家,中華易學文化促進會委員。
胡曉義,1954年出生於四川安岳,現任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陳希同(1930.6~2013.6.2),曾任北京市市長、市委書記、國務院國務委員,十二屆、十三屆中央委員。
蔡紹序(1909-1974),中國聲樂教育家、男高音歌唱家。
劉彪,華語流行樂壇歌手,樂評人,音樂製作人 。
王岳川,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唐濤,華語流行樂壇歌手,《中國紅歌會》2008年度全國亞軍,被媒體譽為「紅歌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