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德魯•姆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德魯•姆辛 Andrew Motion( 1952年10月26日 -)出生於倫敦英格蘭,英國詩人,傳記作家,和小說家。是詩人約翰·富勒的學生。他曾擔任英國1999年至2009年的桂冠詩人。[1]

1974年,獲得牛津的Radley學院文學學士。

1977年,獲得牛津大學學院M.Litt。

1976年-1980年,在赫爾大學任教。

1996年,擔任英格蘭藝術委員會文學委員會主席。

1995年-2003年,任教於諾里奇的東英吉利大學。

2005年,在倫敦大學任教。

2015年,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任教,[2]

2016年,《詩歌檔案》創始人。

敬畏平凡的奇妙之處

詩人堅持一首詩需要有明晰的主題和思想,這讓他在當代詩歌的龐雜地貌中,像一塊農田那樣質樸、自足並充滿了人情味兒。在他講理抒情時也體現著一種農民般的真誠——理想、關懷、熱愛、糾結。

他直言要「敬畏平凡的奇妙之處」,可以說是點出了他的詩歌特色。

姆辛給人較深印象的作品,都是那些挖掘日常生活經驗、表達個人真摯情感的詩。他的詩質樸,充滿真情,看似寫痛,實則是愛痛交融,寫愛高於痛。因其洞察力和同理心而著稱,他經常撰寫有關孤立和失落的文章。

桂冠詩人任內

1999年,被任命的英國桂冠詩人。(桂冠詩人的來歷是:據希臘神話所述,當阿波羅快要追上達佛涅時,她變成了一棵月桂樹。阿波羅隨即把月桂作為他的標誌,並決定把月桂枝條或桂冠作為給詩人及優勝者的榮譽獎賞。)

政府或是王室,都希望桂冠詩人能夠盡職盡責,多寫高明的讚美詩。然而這個希望,對安德魯·姆辛來說他足足有5年的時間,除了為交任務而寫詩外,甚麼也沒寫。即使在2005年,為查爾斯王子結婚紀念日所寫的詩中,他也是如此表達自己的體驗:「我把您的消息帶到戶外,默默地/在我家花園中散步。 」沒有皇家的輝煌和莊嚴,卻隱約透露出一種普通生活的恬淡與閒適。[3]

一個好的詩人,就是要將詩歌中的準則貫徹到生活的品德中,不然,詩歌失去了真實,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安德魯·姆辛只在桂冠詩人的職位上呆了10年,之後的繼任者也從終身制改成了10年任期。[4]

《消亡一族》

《消亡一族》這首詩是他的早期作品,寫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是一首感懷家庭、痛悼時間流逝的詩。通過寫父母於慘淡境況中的愛與痛,寫出了個人之愛、個人之痛。上來兩句,直接表明了因久違而生的「思家」之情,承接的五句,是對回家的一個描述或想像:燭光照亮的栗樹、似被閃電照亮的白牆,清晰生動,讓人感到親切。他寥寥幾筆營造了一個家的氛圍,通過描述的客觀性獲得了一個基本支撐。[5]

姆辛十六歲的時候,他的母親騎馬墜傷,在醫院昏迷十年後去世。父親在這期間照顧妻子並承擔起全部家務,詩人把對父親的感激,對母親昏迷的哀傷、無法接受都掩藏在了平實的敘述後面,他把心跡交由事實去表現,並用:「你已經這樣走過了六載,/將每個破碎的日子,/似禮物送於你的至愛。」這樣的句子,寫出了父親對母親的深愛。最後一節,前兩句仍然落在細微的回憶上,丟棄在閃光犁頭上的藥瓶——它如此微不足道,又如此清晰動人,就像時間與回憶的深深水面上太陽的閃光。

詩作[6]

《消亡一族》

回家次數愈少,

思家之情愈濃。

小巷筆直穿過

燭光照亮的栗樹,

通向四方形的家,

刺眼的石灰白牆

似乎被閃電照亮。


回家看的總是地方

不是你。

十年前,

屋外你揮手送我離家。

我甚至已經看不見

離你遠去的情景,看見的只是

青苔覆蓋了你足下的台階,

一片孤寂。


我住在四個縣區以外,

但是你要走更遠的路,

每晚驅南行去你妻子的病房,

這樣還要多久?

你已經這樣走過了六載,

將每個破碎的日子,

似禮物送於你的至愛。


我能記起你穿過的田地,

被丟棄在閃光的犁頭上的藥瓶。

如果我仍然在那兒,

看見你撫去

她死灰樣臉上的髮絲,

我肯定會清楚的看見

令人心痛的愛的模樣。

著作

詩歌

《歡樂遊艇》(1978年)

《秘密敘事》(1983年)

《危險劇作》(1984年)

《自然原因》(1987年)

《生命中的愛情》(1991年)

《萬物的代價》(1994年)

《鹹水》(1997年)

《公共財產》(2002年)

《煤渣之路》(2009年)

《和談》(2015年)

《走進土地:1975至 2015 年詩選》(2017年)

小說作品

《蒼白的伴侶》(1989年)

《著名的生物》(1991年)

《威紐賴特毒藥》(2000年),19世紀畫家,雜文家和涉嫌殺人犯的托馬斯·格里菲斯·懷紐賴特(Thomas 《Griffiths Wainewright )的「虛構告白」

《蛋糕博士的發明》(2003年),這是一位不起眼的詩人醫生威廉·塔博爾(William Tabor)的小說傳記。

《重返金銀島》(2012年)

《新世界》(2014年)是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的流行冒險小說的續集,其中以吉姆·霍金斯(Jim Hawkins)為中心。

名人傳記

《蘭伯特家族的傳記》(1986年)

《約翰·濟慈傳記》(1997年)

回憶錄

2006年,出版回憶錄《在血液中》

2008年,發表了一系列題為《生活方式:在地方,畫家和詩人之間的生活方式》的文章。

獲獎

1975年,榮獲Newdigate獎。

1986年,獲得毛姆獎。

2015年,榮獲泰德·休斯獎。並因對詩歌的貢獻而被封為爵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