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徽祁門牯牛降國家地質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徽祁門牯牛降國家地質公園,位於中國紅茶之鄉安徽省祁門縣境內,距市中心屯溪126公里,總面積達6700多公頃,主峰海拔1728米。牯牛降地處揚子板塊與華南板塊結合部位。地質內涵豐富,有多期次侵入的複式花崗岩岩體構成景觀奇特的花崗岩峰叢地貌,有流水淘蝕形成的花崗岩洞穴,有泉、潭、瀑布等水文地質景觀,有對中國南方地層演化具有重要科學研究價值的青白口紀地層剖面,是一座天然的地質博物館。同時牯牛降是著名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保存着大面積的天然原始林植被,生態系統完整,自然分布着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達42種,被譽為「亞熱帶邊緣的綠色自然博物館、珍稀物種的天然基因庫」。[1]

主要景點

同時牯牛降是著名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保存着大面積的天然原始林植被,生態系統完整,自然分布着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達42種,被譽為「亞熱帶邊緣的綠色自然博物館、珍稀物種的天然基因庫」,公園境內散落着大量的明清村落,這裡民風淳樸,有着豐富的文化遺存,古老的民居、水口、牌坊、祠堂、戲台、墓塋,是人們探索體驗文化徽州的絕好去處。

祁門牯牛降國家地質公園是集怪石、奇峰、雲海、洞穴、奇松、秀水、佛光、民俗文化於一體的著名的地學考察、生態旅遊風景區。 安徽祁門牯牛降等41處地方成為全國第三批國家公布的「國家地質公園」。祁門牯牛降是安徽省此次惟一成為國家地質公園的地方。牯牛降是華東最大的一處國家級以森林生態型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是黃山山脈向西延伸的主體,主峰海拔1728米,為皖南第三高峰,總面積約18535公頃,被視為「未開發的另一座黃山」。

景區簡介

牯牛降古稱「西黃山」,山嶽風光以雄、奇、險、秀著稱,自然景觀古樸原始,祁門牯牛降景區是唯一一家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三項桂冠於一身的生態旅遊風景區。

景點分布

牯牛降風景區坐落在石台、祁門兩縣交界處,主峰海拔1727.6米,總面積6700公頃,區內森林覆蓋率達到了97%以上,蘊藏着極其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有「綠色自然博物館」之稱。

牯牛降共分為五大景區:牯牛峰景區(主峰景區)、龍門峽景區(龍門景區)、靈山景區(奇峰景區)、雙龍谷景區(雙河口景區)和觀音堂景區。其中觀音堂景區位於中國紅茶之鄉安徽省祁門縣境內,距市中心屯溪126公里,範圍包括牯牛降保護區的大曆山、小歷山、駱駝峰之間的山谷和位于山谷中人工築壩修成的牯牛湖。

景區資質

景區特色-國家4A級景區

觀光科普、休閒娛樂、生態游、登高、避暑、遺址、水庫、名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原始森林、瀑布、峽谷。

地理環境

牯牛降地處揚子板塊與華南板塊結合部位。地質內涵豐富,有多期次侵入的複式花崗岩岩體構成景觀奇特的花崗岩峰叢地貌,有流水淘蝕形成的花崗岩洞穴,有泉、潭、瀑布等水文地質景觀,有對中國南方地層演化具有重要科學研究價值的青白口紀地層剖面,是一座天然的地質博物館。牯牛降層巒疊嶂、溝壑縱橫,山體雄偉,懸崖壁立,峰險石奇,峽谷幽深流泉飛瀑,有「三十六大峰,七十二小峰,三十六大岔,七十二小岔,峰連着峰,岔套着岔」之稱,且日出、晚霞、彩虹、雲海美不勝收,而佛光彩暈,尤屬奇觀。

旅遊

牯牛降景區內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開展垂釣、攀岩、森林天體浴、野戰探險等戶外有氧運動,白天遊客不僅能欣賞到景區內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而且能根據自己的喜好有選擇的參加各種活動。可以在環境幽雅的紅茶坊一邊品味世界著名的祁門紅茶,一邊欣賞清麗的女孩為您表演茶道。入夜可以在親水平台上品嘗別具風味的燒烤大餐,觀賞極富當地特色的目連戲、黃梅戲;並且景區還特別奉獻由佤族表演團傾情演出原始粗獷的民族風情舞蹈。同時還可以參加激情喧鬧的篝火晚會,跳跳別具風味的竹竿舞,在這裡能使人忘卻大城市的喧囂與浮燥,陶冶您的性情,使您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鬆,盡情地融入到大自然的懷抱當中。[2]

參考來源